历史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一、历史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知识迁移能力是将所学习知识和掌握的基本技能熟练地运用到新情境中去的链接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如注重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可使学生在学习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有利于提高教和学的效率。那么,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对学生进行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呢?为了实现“为迁移而教”的目标,我作了以下的尝试。一、使学生准确、完整、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是知识迁移的根本前提所谓基础就是《考试大纲》中确定的那些最基本的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原理、规律、数据等,基础知识好比一栋大厦的地基,基础知识越扎实、越广泛,提高能力的可能性就越大,展示能力的区域越广。同样道理,能力越强,知识迁移、组合、融合的程度就越高,创造性就越强。要使学生准确、完整、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在教学中,首先要对基础知识中重要的历史概念作结构性分析。在进行结构性分析时,还应注意历史概念各要素构成因素的地位和作用的分析。如原因中哪些是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直接原因;影响中哪些由主观愿望产生,哪些是客观效果等。
二、关于知识迁移与学习迁移?
所谓知识迁移法就是利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启发学生进行新旧知识对照,由旧知识去思考、领会新知识,学会学习的方法。一种学习中习得经验对其他学习的影响,在心理学上称之为学习的迁移。这种作用有时是积极的,有时是消极的。凡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的称为正迁移(以下简称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的称为负迁移。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维方法都可产生迁移作用。根据不同的维度,对学习迁移可有不同的分类办法。如前所述数学学习迁移有正、负和顺向、逆向迁移之分。除此之外,按迁移的方向将迁移分成了纵向迁移和侧向迁移,前者指低级的概念或规则向高级的概念或规则的迁移,比如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有助于学习解一元二次方程。
从以上论述我们不难看出,正迁移能够有力地促进学生的学习,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有一些影响迁移的因素,但这同时也给我们的数学教育提供了诸多启示。
三、孩子学习思维僵化,怎样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
一、沟通联系,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意识。
传统的教学方法把教学过程简单地视为“讲”和“听”的过程,学生习惯于机械记忆、模仿,对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不能进行“迁移”,以之解决新问题。我在教学中,注意帮助学生沟通知识联系,以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意识。如在教“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学生看到除数是小数,不好计算。有些学生从直觉上感到假如除数变为整数就好办了。除数能不能变为整数呢?我因势利导,启发学生思考:有没有办法“变”?学生很快想到“商不变”的规律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从而得出了小数变为整数的转化方法,掌握了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法则。这样做,使学生知道数学知识有着很强的系统性,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迁移”意识,逐渐形成探索新旧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习惯。
二、做好储备,建立知识迁移的基础。
进行知识迁移,首先要有“知识”可迁移。这就要求教师狠抓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教师要对教材的来龙去脉了如指掌。在教学中,瞻前顾后,哪些知识之间有“亲缘”关系,哪些知识是解决后续教材的关键,做好准备。例如:在四则计算的教学中,对加法和减法、乘法和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能熟练运用,因为这些知识是解方程的依据。对简单应用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速度、时间、路程;……这些知识是解答应用题的基础。教学时,应要求学生掌握这类题目的解答方法,并通过多种形式反复训练,进一步掌握他们之间的关系。扎扎实实地教好这些知识,就能为解决后续问题做好准备。
三、引导思维,扫除学生知识迁移的障碍。
学生知识迁移的障碍,往往是由于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不明确,加之知识迁移无模式可套,有些学生感到无从着,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思维活动进行有意识的引导,使学生的思维合乎逻辑地进行知识迁移。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时,我首先帮助学生明确探索的目的和思维方向,并使学生从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中获得启示。这样,学生就迅速想出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也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在用学具拼接的过程中,我要求他们注意观察比较,使他们从图上看出:所拼平行四边形的底是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在此基础上,学生很自然地得出:
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四、鼓励探索,促使学生在知识迁移中再创造。
学生在学习中,易受思维定势的影响,解题思路狭隘,不善于从变中找不变。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鼓励学生探索、推测、联想。学生通过捕捉新旧知识的联系,可能产生创造性的火花,产生出新的设想。例如:在教三角形的面积计算之后,我组织了一次实践活动,在操场上画了一些三角形,让学生计算出它们的面积。在计算三角形的面积之前,要测出三角形的底和高。学生测定底边没有困难,测定高时就只会用三角尺画。但画在操场上的三角形都比较大,哪有这样大的三角尺呢?他们感到束手无策。我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回忆有关旧知识,展开联想。学生由“高”联想到“垂线”,由“垂线”联想到“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线段中,垂线段最短。”最后提出了富有创造性的设想:从三角形的顶点向底边拉绳子,并沿着底边移动,当绳子最短时,这段绳长就是三角形的高。这次实践活动,既加深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又创造性的解决了实际问题。
五 课后练习,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强化知识体验
课堂知识教授完毕,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具有生活趣味的题目交给学生完成。目的是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并能通过课后的实践操作体验来巩固强化课堂知识。比如,学习了“浓度”之后,要求学生回家根据家人的喜好程度亲手给他们泡一杯糖水,喜欢甜东西的放两勺糖,不太喜欢的放一勺糖,爷爷奶奶身体不允许吃大量糖的放一点点或者不放,分别尝一下每杯水的甜度,根据自己所放糖的多少与水的比例算一下浓度。类似的课后作业十分受学生喜爱,甚至不用监督都能圆满完成。
小学数学教材结构是小学数学教材改革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合理的教材结构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而且还可以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纵观我国小学数学教材,九年义务教材的结构是比较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的,在情境活动中生趣。数学教材有自己的特点,蕴含着丰富的可产生学生兴趣的因素。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接近和探究事物本质及其因果联系的实质,这一过程本身乃是兴趣的源泉。”教师应挖掘这些因素,充分发挥教材中内在的潜力作用,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兴趣。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由学生出题,教师与学生比赛,看谁判断快,学生对教师的“秘诀”产生了兴趣,迫切想要了解,强烈的求知欲望已经成为一种求知的“自我需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各种情境的创设已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利用多媒体设计情景,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课堂效率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