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降水哪里最多,山麓,山腰还是山顶,为什么?

bdqnwqk1个月前问题20

一、山地降水哪里最多,山麓,山腰还是山顶,为什么?

如果你有爬山经历可能对这个问题体会的更深一点。需要注明一下山地地形海拔高度500米以上的高低,虽然平原上也有起伏不平的地形,但如果海拔没达到要求就不能成为山地。

记得我爬黄山的时候,山下还是晴天,半山腰就阴雨绵绵,需要穿雨衣才不至于把衣服弄湿,继续往上面爬天又再次放晴。

如果解释的话,跟楼上说的差不多,首先我们知道温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水汽上升,遇冷凝结成雨滴或冰晶,聚集成团而后落下。因此在山麓,水汽凝结还不够充分,降水不会是最多的,而山顶由于太高的缘故,水汽到达一定高度后会减少,也不会是最多的,因此最多的是山腰。

如果细追求这个问题可能有很多答案,山麓山腰山顶都有可能,但是如果作为考试来看,我们要考虑一般情况,还是山腰降水多的可能性大一些。如果要说的科学一些,可以做一个统计,把全国的山地降水情况归总一下,得出各个地形所占比例(比如,山麓最多的占20%,山顶最多的20%,山腰最多的60%),那样更具有说服力

二、世界雨极是哪个城市? 被称为世界雨极的是哪个城市?

雨极就是地球上雨下得最多的地方.乞拉朋齐是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邦的一个村庄,堪称地球上的雨极.历年来,它的降雨量总是名列世界前茅.1861年,出现了年降雨量20447毫米的最高记录;1890年8月到1891年7月,出现了26461毫米的最高记录;1960年8月到1961年7月,出现了26461.2毫米的最高记录.这些记录,为它创下了世界之最的桂冠.

乞拉朋齐下起雨来,真是够大的,用倾盆大雨形容似还不够.雨势就像是小瀑布,雨点有如棒球,打在身上还会击伤人呢!所以那里的居民下雨天出门总是穿一种用竹子或者是用草编的雨具,形状就像是一种倒扣的簸箕.

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麓的南边,这里平均降雨量高达10866毫米.

一年下 10 866毫米的雨,的确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上海是我国雨水比较充沛的城市,年平均降雨量为1134毫米,要下10866 毫米的雨,就需要9年多时间.如果拿降水十分稀少的地区来说,下10毫米的雨量,就需上千年,在气候反常的1861年,乞拉朋齐一年里曾下过22990毫米的雨水,平均每天要下63毫米的雨,按照气象学上的规定,日雨量50毫米以上,就是暴雨.

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麓的南边,北部高人云霄的山峰,就像一座“天壁”.来自孟加拉湾的十分潮湿的气流碰到山地时,受山脉的抬升作用而产生强烈的上升运动,升到高空的潮湿空气便凝成云雨.由于这股潮湿空气“源远流长”,不断流人,雨水便源源不断地制造出来,并被巍巍的高山全部阻挡在山的南部,这就是乞拉朋齐成为“世界雨极”的原因.

更形象点来说这个地区的东面、西面和北面都是高山,只有南面向孟加拉湾开口,山间的谷地就像一只漏斗.高山就像是一道巨大的天然屏障,尤其是北面的那一道屏障是世界最高的喜马拉雅山脉.每当夏季,南面的季风夹带大量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从漏斗口进入,饱含水汽的气流遇到三面高山的阻挡,被迫上升,一到山坡,形成地形雨,铺天盖地的雨滴便势不可挡地降落下来.

喜马拉雅山的“天壁”使南侧的乞拉朋齐如此多雨,而北侧的我国新疆却干燥异常.科学家们设想:如能想个办法在喜马拉雅山山脉的一些地区,打开几个缺口,让孟加拉湾的潮湿空气流人新疆,那么新疆就会一改干旱少雨的局面,而变得处处生机盎然.愿这个愿望早日实现.

三、世界降水最多的地方:母系社会,以树为桥

很多朋友都不怎么喜欢雨天,虽然下雨天可以和很多东西更配哦,但是不能去逛街、不能去购物,只能窝在家里,是不是很烦恼呢?

对于这样的朋友,如果告诉他们世界上有一个地方,在特殊的月份里有28天都是在下雨,不知道他们会不会感觉不可思议呢?

在印度东北部的梅加拉亚邦,有一个叫做乞拉朋齐的地方,它被称为“世界雨极”。看到这样一个词语,相信大家都不难理解,这里肯定是经常下雨的。

没错,在这个地方,每年的5-9月的雨季中,月平均降雨天数为25-28天,居世界首位。

1.记录的创造者。

让我们用数字来看看乞拉朋齐的“世界雨极”的称号。

在1860年8月―1861年7月一年的时间里降雨量达到了20,447毫米,首次夺得了世界“雨极”的称号。

时隔99年后,即1960年8月―1961年7月,乞拉朋齐再一次以26,461毫米打破了自己的记录。

我国雨极的记录是1912年台湾火烧寮创造的,只有8,408毫米。差不多只有乞拉朋齐的1/3。

2.因何降雨众多?

印度洋是世界最潮湿的地区,当著名的西南季风从孟加拉湾吹向青藏高原时,巍峨的喜马拉雅山不让它越过,湿润空气被迫发生上升运动,凝结成大量雨滴。

所以乞拉朋齐的降雨属于一种地形雨,暖湿气流和高山阻隔是形成关键。

3.“世界雨极”仍有人住。

在降水如此之多的地方,是不适合人类居住的。潮湿的空气不利于保存食物,正常人也会因此患上很多的相关疾病。

可是在乞拉朋齐,仍生存着一种古老的少数民族:卡西族。

据印度2001年人口统计,乞拉朋齐还有10,086人,49%男性,51%女性,多为卡西族。

4.母系社会。

至今卡西族仍保留一些母系社会的传统。比如男子结婚后要搬到妻子家里去住,子女随母亲姓,家里的遗产由家里最小的女性继承等等。

(似乎这里终于不用男性买房了~~~)

5.“种”出一座桥。

卡西族在当地创造了一种奇特的建筑:树桥。

在日常生活中,卡西族人发现一种叫做印度榕的植物具有非常发达的次生根系统。所以当人们遇到一条河阻拦了去路时,就去寻找印度榕,然后把槟榔树的树干挖成中空横跨在河上,引导印度榕的根系往槟榔树做成的管子里生长。到了河对岸的土壤,次生根就扎根了,一座桥就这样被“种”出来了。

一般的桥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老化,而树桥始终在成长和自我修复。据说当地最古老的树桥已经使用了500多年了。但一座树桥要10-15年才能成形,看来越是牢固持久的东西,越是需要时间的打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