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关系,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在这一生态系统中...

bdqnwqk3周前问题10

(1)生态系统由生物成分和和非生物成分组成.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分、土壤等,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分解者主要包括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等,其作用是通过分解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促进物质循环,B为土壤中的细菌、真菌等,是分解者;(2)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是吃与被吃(捕食)的关系,图中A与C是指草与牛,所以是吃与被吃(捕食)的关系;(3)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即能量往下一级传递只是传递上一级能量的10%~20%.动物的营养级越高,所获得的能量就越少.
故答案为:
(1)B   (2)吃与被吃(捕食)   (3)逐级递减

某生物课外小组对一个草原生态系统进行了相关的生态学调查.请分析回答...

(1)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应随机取样,调查不同的植物类型时样方面积应不同,样方大小根据调查的对象来确定.种群密度分别是n1、n2、n3、n4、n5,则该植物的种群密度约为其平均值.
(2)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λ值小于1时,种群数量在减少,所以在30年间种群数量最少的是在第20年;第20~30年间,λ值等于1,说明种群数量保持稳定,基本不变.
(3)在食物链草→鼠→蛇→鹰中,草属于生产者,鼠属于初级消费者,蛇属于次级消费者,鹰属于三级消费者.在食物链中,当能量的传递效率为10%时,蛇获得的能量最少,所以单位时间内草固定了105kJ的能量,蛇至少可获得105×10%×10%=103kJ的能量.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普遍存在着反馈调节,所以在草原中,当鼠数量增加时,蛇数量也会增多,这样,鼠种群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
故答案为:
(1)随机取样     

(n1+n2+n3+n4+n5)

5


(2)20  保持稳定
(3)次级消费者  103 (负)反馈

下图为草原生态系统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消费者

5条

数量基本不变

分解者

鹰与狐

草  鼠 鹰

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关系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草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图中的草属于生产者.蛇、鼠、鹰等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以草为食,因此蛇、鼠、鹰等动物属于消费者.要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2)食物链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图中食物链有: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共5条.营养级越多,食物链越长,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草→鼠→蛇→鹰.
(3)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所以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相对数量越少,营养级别越低,相对数量越多.在该生态系统中,草位于第一营养级,因此该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应该是草.
(4)鼠吃草,因此如果鼠的数量大量增加,则短时间内草会减少.
故答案为:(1)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        
(2)5;草→鼠→蛇→鹰              
(3)草            
(4)减少

如图是某地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几种生物,请你结合所学的生物与环境的知识...

(1)竞争; 捕食.
(2)草; 兔、鼠; 细菌和真菌; 非生物部分.
(3)鹰.



试题分析:(1)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主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该生态系统中,青蛙与吃虫鸟竞争食物昆虫、蜘蛛,属于竞争关系;吃虫鸟以食草昆虫为食,因此它们之间是捕食关系.
(2)生态系统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组成,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植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该态系统的生产者是草;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是动物,如兔、鼠、蜘蛛、青蛙等;在图中没有出现的草原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是细菌和真菌.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生物成分外还应包括非生物部分.
(3)由于有毒物质不易分解也不易排出,所以在食物链中逐级积累,其营养级别越高,体内的有毒物质就越多.图中鹰的营养级别最高,其体内的铅含量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