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文学是什么?
西班牙的资本主义发展的时间较意大利晚一些。直到16世纪初,它基本上还是一个农业国。在15、16世纪,它国势强盛,统治了北意大利、尼德兰,又在中南美洲、非洲、亚洲掠夺了幅员广大的殖民地,因而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加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当时海外贸易兴隆,有1000艘商船在世界各地航行,西班牙成了称霸全球的强国。但到了1588年,它在和英国海战时惨败,无敌舰队覆灭,再加尼德兰革命,它从此一蹶不振,丧失了世界强国的地位。
由于资本主义经济一度繁荣,西班牙在16世纪出现了人文主义文学发展的高潮。
在16世纪前期,由于反动教会百般阻挠先进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人文主义文学不可能顺利发展。当时贵族骑士文学在全国广泛流行,而市民们所喜爱的是流浪汉小说。到16世纪后期,西班牙涌现了一批优秀的人文主义作家,使西班牙文学进入“黄金时代”。
流浪汉小说是城市发达后的产物。它主要反映新旧交替时期城市中下层人民的生活。作品的主人公处于被压迫的阶级地位。为了求得个人生存,往往不择手段。作品比较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黑暗现象,具有一定的揭露和讽刺意义。
《小癞子》(1553)是流浪汉小说的代表作。作者不详。作品用第一人称叙述故事。主人公小癞子谈他的个人经历。他是一个穷人家的孩子。从小就离开家庭出外谋生。他曾为一个瞎子领路,又曾当过一个吝啬的教士的仆人。以后又侍候过各式各样的主人,如绅士、僧侣、教堂神父、公差等。这些人大都刻薄自私,贪婪狡诈。在这些人的影响下,小癞子也成了一个寡廉鲜耻的人,居然靠妻子和神父私通来获得金钱。
小说广泛地描写了西班牙的社会生活,以幽默讽刺的笔调,揭露了贵族和僧侣们的种种丑态。人物性格鲜明,但性格没有发展,情节不够完整严密。由于作品写的是市民所熟悉的人和事,语言又生动流畅,因此深受市民群众的欢迎。
西班牙的另一部流浪汉小说《阿尔法拉契人的古斯曼》上下两部(1599~1604)也颇受读者欢迎。它的作者是马提欧・阿列曼。这类小说风行一时,持续到17世纪初期。流浪汉小说一般采用自传体形式,人物个性比较鲜明,语言生动自然,对欧洲近代小说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
西班牙的人文主义文学以小说和戏剧的成就最大。塞万提斯的长篇小说《堂・吉诃德》是西班牙文学史上的高峰,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16世纪中期,西班牙戏剧进入繁荣时期。为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戏剧开始崛起。一些固定的公共剧场也先后建立。
民族戏剧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是洛卜・德・维伽(1562~1635)。这是一个才华出众的作家,写过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但他的主要成就是戏剧。是当时声誉最高、最受群众欢迎的剧作家。他在《当代写作喜剧的新艺术》(1609)中,提出了人文主义的戏剧理论。主张戏剧模仿生活,逼真地反映现实,悲喜剧因素应掺杂在一起。他认为戏剧创作应满足群众的要求,重视戏剧情节的巧妙安排。他的剧本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有写爱情和家庭问题的剧本,歌颂恋爱自由,宣传人人平等。如《干草上的狗》(1618)、《带罐的姑娘》(1627)等。有写社会政治问题的剧本,如《塞维勒之星》(1623)。他的代表作是描写人民群众反封建斗争的《羊泉村》(1609~1613)。
《羊泉村》取材于15世纪发生在羊泉村的一次农民起义。
剧本描写骑士团队长费尔南・高迈斯仗势欺人,企图奸污羊泉村长老的女儿劳伦霞。青年农民弗隆多梭救出了劳伦霞。后来在弗隆多梭和劳伦霞举行婚礼时,凶残的费尔南竟劫走新娘,还要绞死新郎。勇敢的劳伦霞逃回村中,号召村民起来和封建势力斗争。全村农民起来,攻战了城堡,杀死费尔南。后来国王赦免了他们,将羊泉村收归自己管辖。
这个剧本突出地表现了农民的集体反抗精神和人文主义者反封建的思想。但从作品结尾可以看出,作者在反对暴虐的封建主的同时,也拥护开明君主和王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