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久收入假说的假说提出的背景
经济学家在分析、解释某个经济现象时,通常都需要作出一些必要的假定,然后以此为前提,进行符合逻辑的推理,提出自己新的理论主张和政策建议。米尔顿・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就是其中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例子,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现代货币主义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经济学家研究收入问题,最终目的是要探讨人们收入与货币需求之间的关系。其实,在弗里德曼之前的经济学家也早已认识到,人们的收入与货币需求是一种连动的因果关系,然而他们注意的只是现期收入,并没有对收入作更深层次的研究,而弗里德曼继承了传统的货币数量论中的“现金余额数量说”,同时又受到了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的重要影响,并增添了自己独特的因素,他运用实证经济学的方法论,并在分析各种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时,运用了大量的统计资料,强调持久性收入对货币需求的主导作用便是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从而成为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的一大重要特点。
比较优势理论中的相对收入水平是什么意思
比较优势理论是大卫・李嘉图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的一种理论。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比较优势是指各国在土地、劳动力及金融资本等有形资源禀赋上存在着差异,而使一个国家可以在某类产品的国际贸易中形成比较生产费用优势,据此说明其参与国际分工的依据和条件。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论把各国比较优势的差异归结为要素禀赋的不同,以及生产不同商品需要不同的要素投入比例。认为由于各国的生产要素相对数量不同,它们的相对价格也不同,如果一个国家某种生产要素相对丰富,则要素价格便相对便宜,用这些要素生产出来的产品便成本小、价格低,具有比较成本优势。根据该学说,由于发展中国家普遍资本匮乏,技术水平低下和劳动力丰富,因此,发展中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资本密集型产品和知识密集型产品则不占优势,发达国家的情况则正好相反,具有比较优势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和知识技术密集型产品。比较优势理论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今这种比较优势已经影响到了中国经济的继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