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学派的文化学派的提出和产生背景
1979年Pettigrew(1979)将文化的概念引入组织理论,之后Schein作了大量的研究,逐步形成了企业文化的清晰的概念框架,以便于对企业文化进行分析和构建。 早期研究企业文化的书籍是Townsend 1971年的畅销书《Up the Organization》,1981年和1982年出版了Ouchi的《Z理论》;Pascale和Athos合著的《日本的管理艺术》;Deal和Kennedy合著的《企业文化》;Peters和Waterman合著的《追求卓越》,对企业界和公众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得企业文化一词深入人心。文化学派产生的背景:
1、经济背景。
20世纪80年代,美国商业处于恐慌之中,作为世界经济的领先者,美国受到了的挑战。日本企业在美国市场的成功导致了许多美国企业陷于严重的经济困境。日本资源缺乏,无论是技术还是人力资源都不优于美国,却在美国市场取得了成功,使得美国企业和学者进行反思,重视对民族文化和企业文化的研究,用企业文化解释为什么美国企业不如其竞争对手尤其是日本公司经营得好。
2、方法论背景。
20世纪40-50年代,人类学、社会学、社会心里学和试验心理学等学科共同协作相互促进。到了80年代,人类学方法、定性研究和试验研究、比较研究等成为常用的研究方法,使得企业文化理论的研究具备了方法论的基础。
3、理论背景。
卢因提出了团体动力学和开放系统理论,拜昂等人对团体和组织应用心理分析模式加以发展,为团体成员之间以及团体成员与领导之间如何相互联系提供了重要的认识基础;领导理论及其研究使得人们能够认识企业所有者和领导者在团体和企业中如何创造和内化其假设;学习理论,尤其是研究认知学和减少焦虑的方式,可以用来解释企业文化的学习过程。这些理论都为探寻文化的起源和解释文化动态变化提供了基础。另外,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行为科学,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工作环境中人和群体的行为,也为企业文化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