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课程理论是谁提出的?

bdqnwqk2个月前学者10

一般认为,美国学者博比特于1918年出版的《课程》一书,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这也是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

课程是教和学相互作用的中介和纽带。一方面连接着并受制约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础;另一方面连接并制约着教学的形式、方法,有怎样的课程及其内容就决定着要采用相应的教学形式和方法。

活动中心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杜威。主要观点包括:

一是课程以儿童活动为中心;

二是课程的组织应心理学化;

三是课程要考虑到儿童的需要和兴趣。

概括马思络需要理论

按马斯洛的理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所组成,各种需要之间,有先后顺序与高低层次之分;每一层次的需要与满足,将决定个体人格发展的境界或程度。


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高到低。它们是:
自我实现
尊 重 需 求
社 交 需 求
安 全 需 求
生 理 需 求

什么是马洛斯人的需求理论

应该是是马斯洛理论才对,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