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最早发现茶树的树龄多大?
1823年,一位入侵印度的英军少校Bruce,在印度阿萨姆省的萨地亚地区发现了一颗野生大茶树,树高13.1米。1833年,Bruce的兄弟又在锡比萨加发现了成片的野生茶树。
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云贵高原上发现很多野生大茶树,有些面积甚至多达数千亩。1962年,在云南巴达贺松地区,学者发现了一颗有1700年、高32.12米的野生大茶树,是印度这株茶树的两倍多高。
且,目前世界上一共有山茶科植物24属、380余种,中国就有15个属、260余种。根据物种起源理论,中国毫无疑问的就是山茶物种的起源中心。
学者研究确认:印度发现的野生茶树,与从中国引入印度的茶树同属中国茶树的变种。
印度学者:青藏高原正在释放有毒物质,毒水将流入印度,你怎么解释这件事...
造谣,又要搞事情。
现在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证明青藏高原正在释放有毒物质,而且毒水流入印度也是无稽之谈。若真有此事发生,早会引起我国的重视,怎会等到印度学者来发现?
因为新事物的不断出现才会让地球上出现了一些未知动物,人们对这些东西做不出解释。
印度与中国差距到底有多大?印度学者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作为同在亚洲大陆上的两大文明古国,印度向来都喜欢跟中国比一比,尤其是这些年印度背靠美国,在软件信息技术上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不仅带动了印度的其他产业,还大大培养了印度的科学自信后,他们就更喜欢跟中国比了。
大概是软件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给印度的自信太过,甚至到了膨胀的地步,在有位记者采访印度软件信息技术方面的一位专家:您认为中国还有多久能赶上印度的时候,竟然骄傲满满答道:至少还要三十年。
这两人还真是一个敢问一个敢答,借用一下如今的网络流行语来说就是但凡有粒花生米,也不至于醉得这么厉害。
既然印度如此自信,那我们就来彻底比一比,看看到底是谁差了谁三十年?
首先既然为同一块大陆上的不同两个文明古国,我们就先从历史底蕴来比一下。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分别为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以及中国。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一个细节没有,唯独中国前面没有那个古字,为什么?因为我们可以大声自豪地说,因为中国文明传承从未断过!
那些前面加了古字的,文明璀璨而又辉煌的只是它们的过去,之后在各种战争以及其他情况下,另外三个文明古国被彻底消灭,虽然像是埃及还有印度现在依旧存在,可断裂了的文明却始终无法寻回。
其次我们从一个最有力度也是最直观的方面来比,那就是经济实力。
我们以2018年的数据为例。印度2018年的整体GDP是2.726万亿美元,人均GDP为2016美元;而中国2018年的整体GDP为13.8948万亿美元,人均GDP是9976美元。
但中印两国的人口数呢?这里因为年份需要对应,所以就采用一下2016年的人口数。2016年中国的人口总数为13.827亿,印度则为13.26亿。
明明人数差不多,创造的经济价值却差了我们好几倍,这到底是谁赶超谁?印度的这个GDP大概是我国2006年左右的数据,我国2005年GDP数据为2.75万亿,可这个时候印度的GDP是多少?9402.6亿美元。
怎么时间越发展,喊着让中国至少追赶三十年的印度,跟中国的经济差距却越大了呢?
最后,我们再来从百姓的幸福程度上来说一说。
根据2019年《全球幸福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排在第86位,的确不算一个很靠前的名次;但印度却排在第133位,比我们落后了50多个名次。
中国跟印度都存在整体发展不平均的问题,但是在中国不论是官方还是大众,都很关注一些贫困地区,一直都在积极施以援手,目的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印度却始终保留着种姓制度,这是一种划分社会阶层的制度,且壁垒难以打破,最底层的达利特如果没有特殊奇遇,一辈子无法改变自己的人生,最可怕的是他的后代依旧如此。
除了上面比较的三个方向外,其实还有很多可以对比的,不过零零散散的方向太多,这里就不一一点出。
中国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飞速发展,跟我们一直以来的谦逊与努力有很深的关系,唯有看见别人的优点,我们才能够更好地意识到差距,才能够拥有更强的斗志去发展、去拼搏,我们从来不跟别人比,我们只跟自己比!
参考资料:《全球幸福指数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