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情意三分法的诞生?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Kant,1724-1804)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和辩证法哲学的创始人。康德的心理学思想主要来自于莱布尼兹、沃尔夫和休谟。他在心理学史上虽无重大建树,但是却有不可低估的影响。 康德坚持知、情、意三分法。
虽然提顿斯(Tetens,J.N)早已经将心理活动区分为认识、感情和意志,但是没有引起人们注意。在近代欧洲是康德使三分法真正流行起来,他这样的区分的理由是:这三者各自独立存在,它们之中任何一种都不是由其他任何一种派生出来的
七分真实三分虚构是谁说的?
章学诚(1738-1801,清代史学家、文学家。字实斋。)称《三国演义》的特点是“七实三虚”
三国演义乃七实三虚惑乱观者。 ——(清)章学诚
章学诚,清代史学家、文学家。字实斋。汉族,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乾隆四十三年(1778)进士,官国子监典籍。曾主讲定州定武、保定莲池书院,并为南北方志馆主修地方志。章学诚倡“六经皆史”之论,治经治史,皆有特色。所着《文史通义》共9卷(内篇6卷,外篇3卷),是清中叶著名的学术理论着作。
据说是清代学者章学诚对《三国演义》评价时说的。
谁知道”三分损益法”由来?
秋时期管仲提出了三分损益法,已计算出五声音阶的律度。
三分损益包含两个含义,三分损一和三分益一。根据某一特定的弦,去其1/3,即三分损一,可得出该弦音的上方五度音;将该弦增长1/3,即三分益一,可得出该弦音的下方四度音。从一律出发,将上述两种方法交替、连续使用,各音律得以生成。三分损益法的记载最早见于《管子·地员篇》,只算到5个音 , 到《吕氏春秋·音律篇》时,用此法已经算全了十二律的长度规范。按三分损益法生律的次序 , 求上方五度音之律 , 古代称为“下生”;求下方四度之律,古代称为“上生”。从一律出发,下生5次,上生6次,便可得出十二律。
三国演义三分虚构七分真实的特点?
《三国演义》所谓“七分史实,三分虚构” 据说是清代学者章学诚对《三国演义》的评价用了“七分史实,三分虚构”这个断语,后来评论者多赞同此说。
以致很多热心的历史、文学爱好者甚至研究专家寻找其“七分史实”是哪些,其“三分虚构”又是哪些。
这是很荒唐的。《三国演义》是一部精心构思的小说,不是还原真相的历史。《三国演义》中的历史、人物、掌故文化都是似是而非的,是一部百分之百的文学作品,不是历史书,不但不是七分历史,连三分也没有。
《三国演义》的叙事自成体系,完全不是一个历史知识的传承体系,而是一个文学作品的形成体系。《三国演义》由民间传说—评书词话—戏曲曲艺—小说故事这样的文学体系发展而来,最终由罗贯中等将这个体系进行了一番颇为接近历史的改造,定格于《三国志通俗演义》。
这个发展、形成过程完全文学的,不是历史的。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也不是真实历史人物的再现,而完全是文学形象。《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张飞等人,无论行实、资历、性格、观念,都与真实人物存在很大的距离。
另外,在描写、叙事方法上,《三国演义》还有很多“巧安排”。
所谓“巧安排”,有二:
一是巧妙地将野史、传闻融入正史,其中很多内容早已被证明是“莫须有”的故事;
二是一些可能真实的历史事实却被进行了一番大手术,或张冠李戴、或移花接木。
这样,小说中的人物,与真实历史人物之间的距离就更大了。 《三国演义》中写了很多战争场景、政治场面、文化风物、建筑器物、历史掌故等等,这些场景和文化,未必是汉代历史和文化的再现,很可能是唐宋元各时代的一个大杂烩。
尤其战争场面的描述,大半源于戏剧文学而不是历史叙述,是文学的,不是历史的。 总之,《三国演义》不过是借用了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运用了丰富的历史素材,编撰了一个更为丰富多彩的文学故事,既非真实的历史,也非真实的人物,而是自成体系的故事面貌和生动鲜活的小说角色。
不要把小说当历史看,正如不要把历史当小说看。“七分史实,三分虚构”之说,容易混淆历史与文学的界限。
把小说当历史,诱导读者在小说中找历史,诱导专家学者参酌厘定“七分”、“三分”的内涵,容易对历史史实、历史人物和掌故文化发生错误理解。
把历史当小说,将评价小说人物形象误作评价历史人物,误入歧途,发出如“壮诸葛之多智而近妖”的荒谬之论。
其实,文学作品的人物,都不是真实的、呆板的,而是鲜活的、生动的,好的文学形象一定超乎人的想象,达到人的审美极限,也就是到达了极致。
这样的人物,才是有冲击力的。
换句话说,成功的文学形象——多“近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