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可以从文化角度谈一下对科学与人文关系的理解

bdqnwqk2个月前学者18

摘 要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是当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一方面带来物质资料的空前丰富,另一方面也对人类的生存提出了严重的挑战。人类已认识到这一问题,并开始赋予科学技术以人文关怀。社会各界都在致力于寻求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之链。 关键词 科学文化 人文文化 伦理价值1 两种文化的分野与对峙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是社会整体文化的两个重要方面.两种文化概念的提出,是20世纪50年代英国著名学者斯诺,他在《两种文化》一书中指出:当今社会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种文化,一种是人文文化,一种是科学文化”,并认为两种文化截然区别,互不相干,互不理解。 纵观文化发展史,不难发现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并非与生俱来就是分裂和对立的。而与此相反的是在文艺复兴时期,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曾实现了黄金般的联姻。通过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被神学禁锢的思想,通过理性主义恢复了人的尊严,既为科学也为人文的发展开拓了道路。在这一时期所产生的许多巨匠身上,充分体现了人文与科学的融合,例如:列奥纳多・达・芬奇、亚尔培蒂、米开朗琪罗等等。到了19世纪中叶后,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而带来的物质资料的空前繁荣,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在这一背景之下科学文化取得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人文文化处于相对劣势,并导致科学主义思潮的兴起。科学主义思潮把科学视为人类唯一客观的知识,科学方法无所不能,一切人生问题、伦理首先问题可以用科学理性和科学方法加以解决。这种激端的科学观势必将造成心智社会空乏和人的精神空虚,在这种环境下压抑了的人文学者势必要抗争,从而又产生了提倡“人性”而反对“理性”的人本主义思潮。两种思潮的争论与对立将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人为”地分裂和对峙起来了。人类进入20世纪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加迅猛,但其负面效应如资源的短缺、能源的危机、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道德沦丧等等问题日益暴露出来了,人们对科学技术又一次陷入深沉的反思之中。正是在这一情形下,西方学者主要是人文主义者再一次掀起了一起声势汹涌的批判科学技术、批判科学文化的运动,从而造成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分裂和对峙的加剧。2 两种文化的伦理价值 科学文化在广义上是指人类所创造的各种科学成果与财富的总和,它大体上可以划分为物质、规范、精神三个基本层次。物质文化主要是指科学文化的外层和硬件,科学的规范文化是科学文化的中介和软件部分,包括科学的伦理规范、科学的法律规范和科学的政治、组织规范,科学的精神文化主要是指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方式。从伦理的角度来考察科学文化,主要是从精神文化的层次来考查。 科学活动的直接目的是创造知识, 科学知识是人们从事科学劳动的产物,它反映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它构成了科学文化的基础,科学知识不仅是描述事物的表面现象,而且是以科学的概念、定理、公式、学说等抽象形式来概括存在现象和揭示现象背后的规律。科学知识作为认识成果是科学精神文化的基础和依托,同日常生活知识相比具有一些显著特征,这主要就是它鲜明的客观真理性、可检验证实性、逻辑系统性以及累积发展性;科学思想方法是科学工作者在认识、探索复杂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所创造并运用的有效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其主要特征是理性思维,如逻辑的、系统的、实证的方法等等;科学精神是古今中外的科学家在探索和追求真理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精神气质,是整个科学文化系统的核心与灵魂,它的基本内容和规定就是探索与献身精神、批判与创新精神、求实与理性精神以及平等和自由精神,从以上科学的精神文化的三个方面可以看出,科学知识追求的目标是真,科学知识要与客观规律相一致,为做到这一点,在科学活动过程中所运用的科学方法必须是客观的,并且科学活动的主体也具有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求真求实是科学文化的伦理内核。 什么是人文文化?在汉语中,人文旧指诗书礼乐等,与以自然为对象的那些文明文化现象相对应。在西方,人文一词来源于拉丁词humanitas,强调是与人有关的人文现象或人文世界。现在我们通常说的人文文化是人类对自身精神世界的探索、体认和追求的结晶,它关注对象是“人”,而人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强烈的情感、意志等非理性是人作为社会存在物的特征。人文文化活动充分体现人的主体性,侧重于人类生存意义、方式与价值的关怀与维护;其文化体系的主体内容是人文学科知识体系及体现人的道德情操、理想信念、价值理性、精神境界的价值观念体系。后者体现人文精神,是人文文化的核心。 由此我们看到,人文及人文视野中的世界,是一个以人的内在精神为基础,以文化传统为负载的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它是以求善、求美作为其内在价值。 表面上看来,科学文化的求真与人文文化的求善、求美是对立的, 大多数人在潜意识中把科学规定为至真的圣地,把人文文化设想为美和善的家园,这使得人们已然在文化选择时把二者对立起来。而对于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主体来说,既崇尚实现至真的科学创造,也渴望着人文文化来满足对于善和美的需要。在真、善、美的伦理价值上,这三者是相互包容、相互渗透的。求真要以善作为一条基本准则,而善则要以真作为其内涵,美则是建立在真与善的基础之上的,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都具有统一的伦理价值,这便是真善美。3 两种文化的内在核心是交互交融,相互补充,相互促进3.1 科学文化蕴含人文文化,是真善美的统一 首先从科学思维方式上看,主要有两个方面: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科学思想是科学文化和精髓,它与科学知识不同,并不是指具体科学事实、定律和理论,而是科学的深层次哲学和文化内涵。科学思想不是某个科学家的思想与思维方式,它是一代又一代科学活动累积的结果,一种新的具有革命性的科学思想形成,它往往会决定几代人乃至十几代人的思维方式,对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产生巨大的影响。尽管科学方法多种多样,但概括地说它们基本上分属三个大类:经验方法,理性方法,审美方法。这三种方法显示了科学的实证精神、理性精神和美学精神,能够潜移默化地使人们树立求实、尚理、爱美的思想情操。其次从科学精神看:美国科学社会学家默顿把科学精神分为五个方面:普遍性、公有性、无私性、独创性,有条理的怀疑主义。这五条科学规范不仅是维护科学共同体稳定秩序的基石和科学发展的保障,而且与社会文明的进步和人的自我完善的大目标是相通和一致的,即科学精神也和人文精神一样,始终都在追求着“真善美”的统一。科学的真,就是指科学知识的客观性,而要做到这一点,科学家就必须有怀疑精神和勇于创新,勇于与传统观念决裂,勇于向科学权威挑战。科学的善,是指科学知识在求真的过程中,必须从公有和无私出发,要充分考虑科学知识运用到社会后对整个人类、对自然及对子孙后代所产生的后果。从某种意义来讲,求善是科学事业健康发展的保障。科学的美,是指科学内在结构的和谐统一与外在形式上的赏心悦目。对美的追求是科学家进行科学活动的一个主要动机。爱因斯坦在谈到他进行科学活动动因时曾明确表示是被宇宙间和谐的美所吸引。现代科学大师,如海森堡、狄拉克、杨振宁等对科学探索中美的体验、美的论述和美的推崇,已使科学美成为现代科学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切都表明,随着科学的深入发展,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已使得科学文化富有丰富的人文意蕴。3.2 赋予人文文化以科学内涵,是科学文化健康发展的导航 提起人文文化,人们自然把它与非理性联系起来,模糊性、情感性、跳跃性是它的代名词.这其实是一种偏见,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一样,都要求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即求真。那么人文文化要达到真善美的统一,就必须一方面要有对未知世界孜孜不倦的探求,都要求对理想事业的无畏献身,即要具有科学精神;另一方面,要使人们克服传统思维的随意性、模糊性,也必须将科学的思维方式纳入人文文化中。科学思维方式有利于克服人文文化中的不足,有利于清除了前科学时代人文精神中蒙昧的成分。 另外,科学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人文关怀,科学要被赋予道德力量才能保证科学的善,但没有科学的发展,人类对自然和自身的认识,不可能深化发展,科学是促进道德进步的最有力的武器,它清除道德发展的道路,摒弃了道德中虚伪的和不合理的成分。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虽然研究对象不同,但在伦理价值上,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并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科学在追求知识和真理的同时,也在追求人类自身的进步和发展;人文在探求人的世界时,也在注入科学精神和方法;二者两者的内存价值是统一的,都是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参考文献1 王忠武 .对当代科学文化特征的系统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第17卷,第4期2 谢清果,王明新.构建科学文化学的几点思考〔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第23卷第3期3 杨爱华.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分裂的原因探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第14卷第4期2001年8月4 肖峰.论科学与人文的当代融通〔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