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中的文章质朴无华但善于逻辑推理还提出了三表原则?
先秦诸子中《墨子·非命上》提出了三表原则。
三表法是墨子提出的立言标准,三表法的提出与百家争鸣时代人们对辞令的普遍重视有关。《墨子·非命上》提出“是非利害之辨,不可得而明知。故言必有三表。”“表”即“仪”,法、准则之义。三表分别是“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有本之者意谓有历史经验佐证,有原之者意谓有现实评价佐证,有用之者意谓有实践后的效果佐证。
孟子提出的语言标准三表法?
三表法是墨子在认识论方面提出的判断是非真假的一种标准。三表分别是:第一表,“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第二表,“原察百姓耳目之实”;第三表,“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三表法的出发点是唯物主义的,主张根据前人的间接经验、群众的直接经验和实际效果来判断是非,在认识发展史上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但他过分夸大了感觉的作用,忽视了理性认识的重要性,因而不能分辨古书记载和众人见闻的真伪,也不能区别不同阶级对事物的不同态度,在实际运用中不能不陷入经验论的错误。
三表法名词解释?
三表法是墨子提出的立言标准,三表法的提出与百家争鸣时代人们对辞令的普遍重视有关。《墨子·非命上》提出“是非利害之辨,不可得而明知。故言必有三表。”“表”即“仪”,法、准则之义。三表分别是“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有本之者意谓有历史经验佐证,有原之者意谓有现实评价佐证,有用之者意谓有实践后的效果佐证。
墨子天人观的主要内容?
前期墨家在战国初即有很大影响,与儒家并称显学。它的社会伦理思想以兼爱为核心,提倡“兼以易别”,反对儒家所强调的社会等级观念。它提出“兼相爱,交相利”,以尚贤、尚同、节用、节葬作为治国方法。它还反对当时的兼并战争,提出非攻的主张。它主张非命、天志、明鬼,一方面否定天命,同时又承认鬼神的存在。前期墨家在认识论方面提出了以经验为基础的认识方法 ,主张“ 闻之见之 ” 、“取实与名”。它提出三表作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方法 。 后期墨家的传承情况不详,有分为两派或三派之说。它对前期墨家的社会伦理主张多有继承,在认识论、逻辑学方面成就颇丰。后期墨家除肯定感觉经验在认识中的作用外,也承认理性思维在认识中的作用,对前期墨家的经验主义倾向有所克服。它还对“故”、“理”、“类”等古代逻辑的基本范畴作了明确的定义,区分了“达 ”、 “类”、“私”等3类概念 ,对判断 、推理的形式也进行了研究,在中国古代逻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墨家的主要思想汇集在《墨子》一书中,其中《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6篇又称《墨辩》,一般认为是后期墨家所作。
先秦文学的三大形态?
先秦文学大致可分为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三个时期。
一、 夏商文化。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说:“夏商二代文化略同。”即贯通夏商文化某些相同的制度及其背后的意识形态,都以原始宗教为主。夏商文化与此时的宗教文化密切相关。
(一)诗歌。
传说南音起于涂山氏所咏《候人歌》; 东音起于夏孔甲的《破斧歌》,
夏商时代已有较完整的诗歌出现。
如夏启时的《九歌》,与祭天活动有关,应该是祭祀歌谣;商代如《诗经·商颂》五篇,歌颂咏祖先,歌舞娱神,都用于祭祀;商代韵文还包括《周易》中某些卦爻辞。
诗歌内容或怨上刺世、申诉痛苦,或抒发爱情、歌咏劳动,运用象征、比兴、白描、叠咏等手法,用韵参差多样,显示了古代诗歌萌芽状态特点。
(二)散文。
巫史文化昌盛促进散文发展。
商代出现了完整的散文作品,其代表为《商书》;《商书》中《盘庚》是记录盘康迁都于殷时发表的训辞,文字古奥,是商人作品。
二、周公“制礼作乐”到孔子“克己复礼”,巫术宗教文化被礼乐文化取代,自西周始中国进入以礼乐为标志的新文明(理性文明)阶段。
(一)“礼乐”精神实质是对社会秩序自觉地认同,目的在于维护等级制度,它的核心是“德”、“仁”等一些政治伦理观念。周代文化改革家们通过“神道设教”法,完成理性文化对原始文化突破。
(二)周代文学更加关注历史、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史官文化”因此成熟,也随即出现了历史散文。
1.《周书》“诰”、“誓”以文献形式,记录周初征服商人历史,反映周初社会关系和政治理想;
2.鲁《春秋》经孔子修订,基本精神是“道名分”(《庄子·天下》),即讲社会伦理秩序,并通过对历史事实选择以寓褒贬,寄托社会理想;
3.《左传》和《国语》继承发扬了《春秋》现实精神和表现手法,倡导儒家敬德崇礼、尊王攘夷、固本保民等思想。
4.《左传》是先秦史传散文顶峰之作,把中国叙事文推向成熟,开《战国策》、《史记》等史传散文之先河。
5.《国语》记言为主,言辞典雅、精练,并通过人物语言描绘情节和人物形象。
(三)说理散文出现《论语》、《墨子》和韵散结合的《老子》。
1.《论语》是对孔子言行记录,是先秦礼乐德治思想最集中的体现,表达了孔子对现实关怀,它所昭示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
2.《墨子》站在小生产者立场,倡导一种平等简朴、和平、宗教型的社会生活方式,发展了文章逻辑性,文风朴实无华;
3.《老子》见于社会混乱和罪恶,提出“无为而治”社会政治理想,表达对现实的反省和批判,直接导致道家成立。
(四)文学精神和风格体现为和谐、典雅,婉而多讽特征。
1.《春秋》、《左传》等“书法”,即体现了作者的良苦用心;
2.《诗经》以“比兴”为主要艺术手段,加以复沓叠唱的结构形式,造成含而不露、回环往复效果。
三、 战国时“百家争鸣”局面。
1.西汉初,司马谈曾把“诸子百家”总括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
2.西汉末,刘歆于六家之外,又增加了农、纵横、杂、小说四家。
这些学派从不同出发点,探讨了自然、社会、人生、政治、学理等问题。就其影响言,以道家庄周、儒家孟轲与荀卿、法家韩非及纵横家最为重要。
特点:
(一)立足现实,着眼现实,对社会现实深刻认识与尖锐批判。
(二)自觉创作精神,突破了春秋时温文尔雅风尚,表现出强烈个性和激情。最有代表性的是孟子“吾善养浩然正气”和庄子“讽刺、批判入木三分”。
(三)文学风格百花齐放。
1、原因:诸子生活经历、文化教养、所处具体环境、政治观点、文学观念不同。
(1)庄子运用“寓言”、“重言”、“卮言”等文学手法,使其文章充满奇思逸想,以“不言之言”、“不言之辩”,让人们“得意忘言”,自觉运用言在此而意在彼,心神交汇的表现手法,从而达到“求之于言意之表,而入乎无言与意之域”(《庄子·秋水》郭象注)的境界;
(2)孟子道义感和使命感使他具有强大人格力量,极具气势。《孟子》之文纵横捭阖,凌厉逼人,比喻生动,文风至大至刚,饶有韵味;
(3)《荀子》有辩才,述理密,善譬喻,长铺排,郭沫若以“浑厚”二字概括其风格,
(4)纵横家充分运用夸张、排比、寓言、用韵等各种文学手法,务使其语言具煽动性。《战国策》奇谲恣肆、雄隽华赡、姿态万方;
(5)韩非子蔑视传统的礼乐德治思想,对现实政治有深刻认识,所论“势”、 “法”、“术”,显示功利主义倾向。文章无所顾忌,峻峭犀利,入木三分,淋漓酣畅;
(6)屈赋以参差错落句式,奇伟瑰丽词藻,丰富奔放想象,表现屈原美好政治理想和高尚人格情操。
清·章学诚,评论“盖至战 国而文章之变尽,至战国而着述之事专,至战国而后世之文体备。故论文于战国, 而升降盛衰之故可知也。”(《文史通义》内篇《诗教上》)”
第四节 先秦时期的文学思想
一、文学的目的和功用
先秦的文学成就,不仅体现在诗文作品上,也体现在作品中的文学观念和思想上。这些观念和思想,虽然没有形成逻辑严谨、结构完整的理论体系,但是能展现出对文学的深刻体察和思考,对后世的文学活动产生了深远的思想。
文学的目的和功用问题,是文学的基本问题。《尚书·尧典》提出了“诗言志”说,认为诗歌刻意表达诗人的思想和情感。
二、墨家尚质的文学倾向
战国时期,各家学派都提出了自己的社会助长和人生理想,也提出了各自的艺术思想和审美观,并对如何表达情感和思想有着不同的主张:
在文学方面推崇简约、实用的表达方式。墨子反对华丽的言辞,是因为担心在游说君王过程中,君王只陶醉于文辞,忽略游说人的真正意图。这一观点对后世的尚质之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墨子谈到文章的“三表法”,关乎论述的可信性和有效性;还首次对“征引”进行了理论探讨;对逻辑学也有深入的研究。
三、儒家文学主张
儒家将文艺看作一种道德实践。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认为诗和礼乐一样,可以成全一个人的品德,也就是说,文艺可以节制和疏导人的性情,可以感化人。
1.“兴观群怨”说:
“兴、观、群、怨说”是孔子在《论语·阳货》里提出来的,文中说:“子日: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兴”,就足说诗歌有感发人的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
“观”—“观风俗之盛衰”(郑玄注),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看到世风的盛衰得失;
“群”,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
“怨”—“刺上政也(孔国安注)”,就是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
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对后世影响极大,更加强调感悟功用、认识功用、教育功用和批判功用成为后世文学批评的一个标准,影响我国文学中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
2.儒家认为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应当并重。在文学风格上,提倡“温柔敦厚”,强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讲究“中和之美
3.孟子强调人格与人格之间的紧密联系,认为解读作品之前首先应该“知人论世”
“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万章下》)
“以意逆志”,“说诗这,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万章上》”)认为读者应该通过对作品本身的准确解读,推求作者在创作时的真正意图。
四、道家的文学追求:自然朴素
(一) 道家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审美倾向。
道家推崇人的自然性情,认为只有真情才有价值;道家讲“平淡”看作是自然性情的极致,并不主张放纵自己的情感和意志,而是主张泯灭自己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