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哪两位学者先后变法图强,却失败告终?
在北宋的历史上,有两次非常有名的变法运动,分别是范仲淹主持的“庆历新政”和王安石主持的“熙宁变法”。
两者虽然都是变法,但是也有很大的不同之处,比如说王安石变法的时候可是得到了宋神宗的大力认可的,所以方式也比较激进,讲究的是“开源”;而范仲淹当时是被宋仁宗临危受命的,所以方式也比较温和,讲究的是“节流”。虽然方式不同,但是二位的目的都是为了能够改革朝政,改革财政,只可惜结果是一样的,统统都失败了。
范仲淹变法属于是临危受命,在范仲淹变法之前,北宋当时刚刚和西夏来一场大对决。结果战绩不是很理想,多亏了负责守备的范仲淹,韩琦等人建立的稳固的防线,最后成功的抵制了西夏的扩张,最后无奈,走上了谈判桌。
北宋从赵光义开始这个习惯好像就定下了,打不过就议和,议和就赔钱,西夏让北宋每年给西夏人拿钱,这个时候结果不巧的是,辽国也来趁火打劫,趁着北宋这个危机的时候,要求北宋增加岁贡,北宋当时没办法啊,打又打不过,只能赔钱了,这就导致了原本就贫困的北宋财政,更加的雪上加霜了。
这个时候仁宗就觉得范仲淹防守有功,所以就临危受命给范仲淹,范仲淹的主张是如果想要与外敌对决,那么必须就要先整理好内政问题。想要兵强,应先富民。范仲淹变法的主要内容就是,一,官员的选拔一定要任人唯贤,不能任人唯亲,而且还必须要能为人家解决后顾之忧;二,社会方面也要搞好,要兴修水利,要退出政策鼓励民众,并减少百姓的负担;三,在行政决定方面,绝对不可以朝令夕改,要绝对执行到底;四,建议府兵制在武器装备,硬件方面一定要加强。
范仲淹的改革方式就是整顿官吏,减少朝政负担,减少官员的数量,提高战斗力,而且还节省了开支。其实范仲淹的变法手段还是比较保守的,并没有对朝政整体有什么大刀阔斧的改革,但是既然是变革,就一定会涉及到减少某些人的利益,会的做其他的官僚集团。
所以当时大家都是听范仲淹说,但是谁也不干,不敢说话的就暗地里不配合,敢说话的,位置高一点的就开始明面上抵制范仲淹的变法,还有很多人背地里去跟仁宗打小报告,讲范仲淹的坏话,说变法怎么怎么不好,慢慢的仁宗就开始怀疑起了变法,甚至开始担忧范仲淹一派人的用心。
在加上当时有人实名向仁宗打小报告,说改革派的大臣们私自撰写了废立的诏书,这仁宗一听,这还了得,这都要谋反了。其实当时仁宗真的相信了这个谗言吗?其实也不一定,仁宗更大的概率是因为变法是一个很漫长很煎熬的过程,并且这其中还会有很多的阻碍,仁宗已经想放弃了,所以才会“借坡下驴”,停止了变法。
后来到了宋神宗时期,北宋的财政问题还是很严重,一点都没有减轻,国库还是空虚,在加上当时还发生了一系列的天灾,财政问题真是难上加难啊。所以神宗当时对于这个金钱的渴望,就显得非常的迫切。
王安石当时的变法和范仲淹的情况是完全不一样的,当时的神宗非常的看好王安石,并且无论当时但对的声音有多大,无论当时有多少的人反对,但是神宗都坚定不移的相信变法,相信王安石,势必是要将变法进行到底。
当时王安石的变法主张加强中央集权,采取更有效的理财方式,增加财政收入,但是这个方法得到了司马光的坚决反对,司马光认为,王安石所说的理财,不过就是换个方式继续压榨百姓而已。
当时王安石主要是想通过扩大土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以此来提高农民的收入,然后在增加税收,这样一来还让百姓有钱赚,还让市场有保障,减少徭役,还让国家有钱收。但是当时的这些官员们可以说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政策等落实到了基层之后俨然已经变了味道,水利和耕种同时进行,还要强迫农民贷款,导致最后富的更富,穷的更穷。
王安石对于军事方面提出的政策,对战斗力确实有了逐渐的提升,但是那些被裁员的士兵们,没有社会福利的保障,又没有田地可以耕种,根本无法生活,在加上当时的天灾时有发生,所以当时王安石不仅仅触及到了文官,文人们的利益,还有很多百姓其实也过得很是怨声载道。
原本呢,王安石和司马光的矛盾仅仅只是因为变法的意见不合而已,王安石有王安石的理想,司马光有司马光的道理,但是后来慢慢的逐渐变成了党派之争,后来两党干脆就是无论是什么事,只要是对方觉得对的,我就一定要唱反调,所以最后即使王安石的办法没错,但是自己人和对面人都紧着给你挖坑,所以当时就把司马光和王安石算是都给坑了。党派相争其实都是为了各自的利益,根本没有人为了国家的利益。
其实范仲淹和王安石的办法都是好的,但是当时北宋的官僚已经是腐败不行了,而且变法触动了很多人的的利益,所以最后两次变法都死于对于基层落实的不够彻底,范仲淹治标不治本,王安石到了基层根本就是变了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