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帝王劝臣子读书的故事
孙权劝吕蒙:有“士别三日,刮目相看”的典故。
起初,吴王孙权对大将吕蒙说道:“你现在身当要职掌握重权,不可不进一步去学习!”吕蒙以军营中事务繁多为理由加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钻研经史典籍而成为学问渊博的学者吗?只是应当广泛地学习知识而不必去深钻精通。你说要处理许多事务,哪一个比得上我处理的事务呢?我常常读书,自己感到获得了很大的收益。”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等到东吴名将鲁肃路过寻阳,与吕蒙研讨论说天下大事,鲁肃听到吕蒙的见解后非常惊奇地说:“你如今的才干谋略,已不再是过去的东吴吕蒙可相比的了!”吕蒙说:“对于有志气的人,分别了数日后,就应当擦亮眼睛重新看待他的才能,老兄你为什么看到事物的变化这么晚呢!”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然后告别而去。
宋太宗劝赵普要多读书:半部论语”
本来赵普读书很少,平素又不喜欢说话,所以人们总以为他没有读书。宋太祖赵匡胤常常劝告他,甚至于很严厉地批评过他。据说有一天,宋太祖“登明德门,指其榜问赵普曰:明德之门,安用之字?普曰:语助。帝曰:之乎者也,助得甚事!普无言”。类似这样的故事,在宋人的笔记中还能找到一些。可见赵普的文化水平确实不高,连拟定一个门楼的榜额都不会,啰里啰嗦地叫做什么“明德之门”。宋太祖看了很不高兴,所以责问他为什么要加个“之”字。
但是,深入一步看去,赵普实际上早已知道读书的重要,而且暗地里很努力学习。特别是对于《论语》这一部书,赵普读得烂熟。所以后来在宋太宗赵光义的面前,赵普就敢于说:“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在这里,他说的分明是一部《论语》,想不到人们却把他的话断章取义,变成了“半部论语”,并且历代相传,居然成了典故
诚实比什么都重要
在我小学的生涯中,经历的事犹如繁星点点,但发生在那次三年级的事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那天上午,我们全班进行了一次数学考试。当天下午放学老师就把成绩公布出来了。当我听见老师念到我的名字时,而且还是一百分,心里高兴的不得了。我拿到卷子,无意中看到了有一道错题,我把一道六十乘八十四这一题算错了,心里特着急,不知道该不该向老师说明情况。就在这时,班里的同学纷纷来向我祝贺,我怕他们看到我的错题,就把卷子遮盖了起来,装出假笑,可我却巴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在回来的路上,我不断地想:我不是满分,让妈妈看到的话,不得说死我吗?到了晚上我茶不思饭不想,只吃了一点饭,就回房间睡觉了。躺在床上,我翻来覆去怎么都睡不着,心中好像有一块千斤大石头,放也放不下。心想:我该怎么办?如果让妈妈和老师知道,我不就没脸见人了。但是,如果我不去承认,同学们就把我看成不诚实的孩子。我想了想,还是决定不去承认错误。这时妈妈走了进来,笑着说:“怎么还不睡觉呀?”“妈妈,有错误不承认的孩子是好孩子吗?”“当然不是好孩子了。”我沉默了片刻,说:“妈妈我跟你说件事。”“什么?”“我们今天考试了。”“哦,是吗。考得怎么样?”面对妈妈的质问,我无言以对。空气好像凝固起来,心怦怦跳。我忍不住了,说:“妈妈我得满分了,但是我发现了一道错题。”我一口气说了出来,心里平静了许多。“哦,是吗,你打算怎么办?”“妈妈,你怎么不说我或是……”“你知道了错误,还向我提出来了,这样的表现值得表扬,为何要说你呢?行了,睡觉吧。”妈妈慢慢走出了房间。我躺在床上,不断地想着妈妈说的话,于是我便下定决心明天去学校向老师承认错误。到了第二天,我拿个面包就向学校跑去。“铃铃铃”上课铃响了,我向讲台走去,向老师承认了错误。只见老师站起来,大声向同学们说道:“同学们满分重不重要。”“重要!”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昨天老师说她是满分,但她自己发现了一道错题,今天主动向老师承认,这种精神可不可贵?”“可贵!”同学们大喊到。并纷纷向我投来了钦佩的目光。我心想:没想到,我承认了这件事还受到表扬了,我真是太高兴了,这种感觉比考满分要舒服多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