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柏庐的(学问在性命,事业在忠孝)怎么解释?

bdqnwqk2个月前学者11

《中庸》开篇两句便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是给所有学者提出的求道方向。

简单地说,“性”指生命的内在部分,是对自己而言的;“命”指生命的外在部分,是对天地、自然、历史而言的。儒家确立的两个人文修养原则就是,一要尽性,二要知命。尽性就是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本性良能,让它经历成长的磨砺、圣人的教化,才能恢复人天然的良善本性。同时,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又要知晓外在,也就是自然、历史、时代所赋予的使命。所以说,学问在性命。忠者,忠于职守,敬业,忠于自己的良知。孝者,善事父母也。顺於道,顺天之经;循於伦,循地之义。《诗经》中有这么一段话:“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所谓「百善孝为先」。为人处世,以忠立身,以爱敬事亲,所以说,事业在忠孝。

学者的义务是什么?

学者的义务,首先是要坚持用事实说话。作为一个学者,要时刻说真话,用自己看到的学到的知识或者科研的结果来客观公正地说反映事实,而不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或者随利益屈服,这不是一个学者的风范

其次作为学者,应该有义务时刻保持谦虚,每个学者就像一个杯子要时刻谦逊,让自己能够做到空杯取水。虽然在一些方面,一些学者确实做出了比较大的贡献,但是他们也非常的谦逊和蔼,就像最近很火的袁隆平爷爷,他就是那种具有大家风范的学者,但是他也为人特别的谦逊。

学者还要不断的进步,作为一个学者。不能躺在自己已有的功劳簿上,要时刻保持着学习的姿态,要不断的创新,不断的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提升自己,让自己在学术方面更加有成就,让自己的学术能够解决更多目前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

学者还要有牺牲精神,这是学者必备的一个条件。很多学者终其一生都是在研究自己领域的一个学术问题,他们可能牺牲了,自己小家的温暖换取的是更多的社会的进步,这种牺牲机身让人钦佩。

主张文章若不关六经之旨,不关当世之务就可不必动笔了?

顾炎武治学,“凡文之不关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顾炎武主张关注社会现实,主张经世致用。

顾炎武批判道学脱离实际的学风,主张发挥孔子的“博学于文,行已有耻”的积极思想,提倡走出门户,到实践中求真知。他重视对社会实际的了解,关注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强调经世致用。学术上,反对空谈,注意广求证据。

顾炎武(1613年7月15日—1682年2月15日),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顾炎武一生辗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学方法,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被誉为清学“开山始祖”。顾炎武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诗多伤时感事之作。顾炎武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正月初四(2月10日)在山西曲沃韩姓友人家,上马时不慎失足,呕吐不止,初九(2月15日)丑刻卒,享年七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