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上古文明的历史发展过程
考古学的发现关于古印度土著文明的时期的研究,现从考古学方面发现的证据加以推测、研究。
根据1921年1922年在现在的巴基斯坦的考古挖掘,发现在公元前三十世纪左右,印度河流域当时就有了人类文明活动的出现,主要以两大城市为中心(或称“聚集地”更为准确):一个在现在的旁遮普(Panjab),即印度河上游支流的五河流域;另一个在现今的信德省(Sindh),即印度河(Sindhu)流域。
其中在第二个信德省的印度河流域,发现了两个古村庄的旧址。一个在今日的哈拉巴(Harappā),位于印度河流域的上游,今巴基斯坦东北部。哈拉巴文化埋藏在一个古佛塔废墟的下面,该地发现了距今约四、五千年以前,原始人类的古城遗址,印度历史学家认为这是典型的原始社会,处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之间。另一个位于印度河中下游,分布范围很广,东起新德里附近,西到伊朗边境,南达坎贝湾,北抵西姆达丘陵,分布的面积东西距离1500多公里,南北1100多公里,在这个辽阔的原野和河流上发现了很多城市和农村遗址,犹如星罗棋布。不过,其中以现在的莫亨朱(Mohenjo)和达罗(Dāro)两个地方为规模最大,两地相距六十多公里。
考古学的发现可以推测当时技术发展和经济制度的一些情况。在上述古代遗址中,挖掘出古印度帝国的一些艺术品:有石雕、砖屋、陶器、铜器以及生活用具和武器,这些可以推断一点当时的社会面貌。但是关于政治制度,所知甚少。尽管在印章和器皿上刻有文字符号,这样的物品达数千件之多,可惜至今无人能够识别,因此不能确定古印度人是何种族,就一般文化意义而言,只能称之为土著人,而印度后来的某些种族的居民就是他们的子孙,这些土著人最大的可能就是达罗毗荼人Dravidian(属于泰米尔人Tamils的近亲)、或者干脆就是泰米尔人、又或者是南印度其它民族的祖先。可以确定的是,古印度人肯定不是雅利安人(所有的考古证据都否定雅利安人那么早从中亚来到印度)。
间接的证据的研究关于古印度人的宗教文明,我们没有任何的直接的证据。除了考古挖掘上的发现可以隐隐约约推测当时的宗教情况之外,还有一个间接证据我们不容忽视,那就是从婆罗门教前期和后期的一些神话传说的差异中,我们可以推测古印度人宗教的端倪。
婆罗门教的内容并不完全是雅利安人的东西,至少后期如此。它是一个多神的宗教,其中,有些神祗、祭祀形式和种姓内容实际上都或多或少与被征服地区的土著人有关。雅利安人在印度北部由西向东扩张的过程中,他们对土著人的信仰的吸收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主动或被动吸收一些土著人的宗教,把他们的图腾和神祗加以融合和消化,使之成为自己的神祗或祭礼形式;另一种是刻意丑化土著人(可能是达罗毗荼人的祖先),将其刻画成与雅利安神相对抗的妖魔鬼怪。
吠陀经是研究印度民族历史文化发展和宗教哲学思想的源泉,其中我们可以发现雅利安人是如何吸收土著民族的信仰,这部分的事实有很多。婆罗门教的四吠陀经中《梨俱吠陀》出现时间最早,保留雅利安人最原始的资料比较多;而《阿达婆吠陀》出现时间最晚,乃雅利安人吸收了土著民族若干信仰要素后集成的。通过不同时期的吠陀经的比较研究,可以或多或少对土著民族的信仰有些了解。
其中,我们发现,早期《梨俱吠陀》中战神兼雷神因陀罗(Indra)、火神阿耆尼(Agni)、酒神苏摩(Soma)和医神双马童(Asvinau)等神祗,在以后的三部吠陀经中的地位越来越低;而在《梨俱吠陀》中名不见经传的湿婆(iva)等神祗到了后来却成了最受欢迎的神。这种湿婆崇拜形式在公元前三千年至公元前二千年左右就存在,考古学上发现的一些物品可能与此类宗教信仰有关。比如人们崇拜椭圆形的石头(象征男根,也叫林加Linga崇拜),求得生命和力量,或让女人受孕,至今这种“神像”在众多湿婆庙里仍随处可见,成了湿婆的象征之一。另外,吠陀经中提及神祗,不见得全部就是雅利安种,尤其是那些战败的神祗。如晓天女神邬霞曾同因陀罗进行过的激烈的战斗,她的战车被砸烂了,女神也逃跑了;再比如因陀罗曾杀死了工匠之神多施德利的儿子、长着三个鸟头的恶魔多瓦施德尔,被割掉的三个鸟头又变成了鸟,其中有两个成了婆罗门氏族中的著名图腾。无论是邬霞还是多瓦施德尔,都可能是当地土著的神氏,在经过与因陀罗等天神的数次战斗,以及后来婆罗门的口耳相传的演变后成了婆罗门教的神。另外,按照印度神话,阿修罗和因陀罗是表兄弟,都是梵天的后代,阿修罗先于因陀罗统治天庭,但治理无方而为因陀罗等天神驱逐替代,也许阿修罗可能就是雅利安人劲敌、某一土著民族的神祗。
以上一些神话可以看出雅利安人是如何把土著人的信仰的神祗主动或被动吸收的。至于那些被大加丑化的神祗,通过世界上其它宗教发展作类比,这种战胜者丑化战败者的情况在世界上是普遍存在的,所以,那些被雅利安人过渡丑化的神祗也极有可能就是土著人的信仰神,其中最有名的要数罗刹族。
按印度神话,罗刹为一种半神性的妖魔,身世说法不一,出于梵天之足(婆罗门教种姓制度的最低一级首陀罗也出自梵天之足),是众神之敌,专门干坏事:破坏祭祀、惑乱人心、弄鬼乍尸、咬食人畜、食肉(侧面反映当时有一些土著民族可能尚未进入农耕社会)。男罗刹丑陋残狠,黑身、朱发、绿眼(可能让雅利安人的侵略吃了不少苦头),女罗刹极美,为绝色之妇,飞空行地、食人血肉。从以上传说不难看出,所谓“罗刹”也许就是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对某些土著或其图腾、神祗的称呼,这些土著很可能就是锡兰国(今斯里兰卡)人的祖先,因为罗刹国在神话中被认为在锡兰国。由于这些土著常凭借丛林袭击入侵的雅利安人,破坏其祭祀并擅长躲避,因而被误认为会法术或巫术,被雅利安人大加丑化。最后终于战败,被雅利安人赶到了印度的最南边,乃至锡兰国。
第一种相互融合的情况也许发生于雅利安人进入印度不久,刚刚在印度西北部立足的阶段,出于某种妥协,把当地土著的神祗通过联姻等方式转化成了雅利安人的神祗,一些印度学者认为婆罗门教中的多数女神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受到雅利安人祭祀的。而后一种情况可能发生于雅利安人在印度西北部立足已稳,开始向东向南扩张的过程中。这时的雅利安人可能已经吸取了土著人的先进的生活方式(如从游牧生活转变成为定居生活),进入农耕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大提高,这时的婆罗门教多半已经成形,雅利安人在战斗中屡战屡胜,不需要再与土著民族进行妥协,可以对其所敬神祗尽情丑化,或直接将土著居民描绘成各种鬼怪。这种情况在世界很多其它宗教中非常常见,屡见不鲜。
不过,无论是主动被动的吸收也好,还是过分的丑化也好,这些都成了推测古印度人(土著人)文明的间接的材料,如果再加上考古学上的有力证据,将会使得古印度的土著文明研究更加深入。
三吠陀、婆罗门文明
(一)背景
雅利安人的征服根据考古学的证据,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大概是古印度文化的崩溃时期,约公元前十六世纪。这些雅利安人是一群游牧民族,属印欧语系,原住于中亚西亚高加索一代。他们跨越兴都库斯山的崇山峻岭,先后一群又一群的侵入南亚次大陆,先占据了喀布尔(今阿富汗),逐渐侵入山明水秀的西印度河流域,和本地的古印度人(也许是达罗毗荼人)进行了长期而残酷的斗争,最后征服了土著民族,破坏了印度河流域的文化环境的生态平衡,印度原始社会从此瓦解,进入了等级森严的奴隶制社会。雅利安人先是在印度河流域建立和壮大了新的部落,然后,继续向东迁徙,扩张殖民地,最后侵占了恒河流域的广大地区。到了公元前一千年到五百年左右,他们的势力又从恒河扩展到南印度和海上的锡兰岛,经过几个世纪的侵占和殖民蕃殖,雅利安民族的后裔遍及整个南亚次大陆,征服了整个印度。
在这些游牧野蛮人的手中,印度文明一度遭受挫折。按照雅利安人的传统说法,宇宙的本性是自由的。他们毁灭了敌人的城堡,因为这些游牧民族不赞成定居生活;解放牲畜,因为他们不希望牲畜被束缚住;释放河流等等。早期的吠陀文字中,尤其是《梨俱吠陀》中的一些诗歌赞颂了帝释天因陀罗的事迹,可以隐隐约约的反映出当时的征服情况,因陀罗也许就是当时雅利安人的民族领袖,下面一首诗描写了因陀罗的丰功伟绩:
杀死弗栗多;斧劈森林般的城堡;又掘开了许许多多河流;劈开大山像新造瓦罐;因陀罗和他的队伍带来了群牛。固定摇晃的大地,稳住颠簸的群山,拓宽天空,撑住天国,人们啊,他是因陀罗。杀死巨龙,释放七河,打开洞穴,赶出牛群,从两石中间产生火,人们啊,他是因陀罗。促使宇宙变化不停,征服和驱逐达娑人,像赌徒赢得敌人财富,人们啊,他是因陀罗。
然而不久之后,这些野蛮人又接受了被征服人民的生活方式:首先在村庄然后在城市长远的定居下来,在牧场里饲养牲畜(也许印度的牛群从此享有任何其它地域无法比拟的行动自由),学会了治理河流从事灌溉。
帝国出现虽然一切王朝都认为自古以来就是整个古印度的统治者(甚至包括现在的阿富汗),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后来雅利安人在编集和注释经典时,忘记了真实的历史背景,很可能是按照人为伪造的年历纲领重新编排的。后期的经典提到了太阳王朝和太阴王朝:日朝为日神之子摩奴(Manu)所建立;月朝乃建于月神之孙,即摩奴的外孙布富罗婆(Purūravas)。然而早期的吠陀原文却只提到一些月朝帝王,日朝帝王显然从未提及,而是出现在后期的吠陀经文中。可以猜想:日朝帝王是古印度人(土著人),他们的后来被结合到雅利安人的历史传说中,而月朝的帝王则是雅利安人,这样,便产生一种综合性的历史,当然这纯粹只是一种猜想,缺乏证据。
婆罗门教的发展与帝国的兴衰息息相关,关于这一点,我们将在下文的“婆罗门教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来。
以上是婆罗门教产生的一些背景,下面先对婆罗门教的内容进行总结。
(二)婆罗门教的内容
婆罗门教什么是婆罗门教(Brahmanism),它不仅是一种宗教,它还是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方式以及其他。印度的正统保守思想,从保拉法帝国编纂而法典化了的吠陀中,从公元九世纪一些思想家的著作中,逐渐引导出了印度的宗教以及礼仪、哲学、英雄史诗、古代历史传说、法律、几何、天文学和语言科学,所有这些构成了一般所谓的婆罗门教。
梵文婆罗门(Brahman)一词在初期吠陀中表示圣典,具有伟大优越的含义。后来当保拉法时代婆罗门这个词被人格化了,成为梵天(阳性主格为“婆罗摩”,Brahmā),宇宙即由它演化而成。从梵文Brahmā又派生出婆罗摩那(Brāhmana),意为掌握圣典的教士,即梵天的教士。
四吠陀吠陀(Veda)一词,意为“知识”,所以吠陀经典即是婆罗门僧侣学问的总集或丛书,包括诗歌、礼仪和哲学。婆罗门教典有四部吠陀:《犁俱吠陀》、《夜柔吠陀》、《沙摩吠陀》和《阿达婆吠陀》。其中,《犁俱吠陀》是最早的吠陀经,但其内容到十四世纪下半叶才在印度南部被适当地被书面编辑起来,之前很少有书面整理,流传也多靠一字一字地记忆,口耳相传。
1、犁俱吠陀(赞颂明论),全书10卷,主要是对自然界诸神的赞歌和祭祀的祈祷文。由1017首长短不一的祭祀圣歌组成,其中大约仅十分之一是关于一般世俗的,其他十分之九都是宗教方面的,尤其以“礼敬太阳神歌”为最重要,为婆罗门僧侣朝夕祷颂。其内容成立的时代不一,最迟于公元前十世纪被编集而成,此书是考察雅利安人最原始状态的唯一资料,受到古印度土著人的影响较少。
2、娑摩吠陀(歌咏明论),总计收集赞歌1549首,将梨俱吠陀中的部分赞歌配上音调曲谱,为婆罗门僧侣酒祭时所唱颂。形成时期在公元前十世纪之后。
3、耶柔吠陀(祭祀明论),此于娑摩吠陀大致相同,是教导祭祀的轨则以及祭祀用的各种颂歌。形成时期也在公元前十世纪之后。
4、阿达婆吠陀(禳灾明论),全书20卷,包括730首咒语。此系雅利安人与印度原居民接触融合后,吸收其若干信仰的要素集成,多数神咒。形成时间亦在公元前十世纪之后,最后出现。
四阶级雅利安人的入侵之后,印度开始进入阶级森严的奴隶社会,出现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又称为瓦尔那(种姓)制度,关于四阶级的产生,最早出于吠陀经得“原人歌”:最初由原人之头口生婆罗门,由躯臂生刹帝利,由双手生吠舍族,由腿生首陀罗。这样就把人分成四个不同的等级:
1、婆罗门,处于最高的阶层,祭司阶级的宗教士,历代子孙的繁衍而形成的一大种姓,他们生来就是僧侣,到了年老的时期开始林居的出家生活。
2、刹帝利,王者阶级的武士阶层,对内加强统治,对外抗御外来的侵略,是由于武艺的世袭,战士的专职而形成,他们要籍婆罗门的祭司而得神佑,所以处于第二阶级。
3、吠舍,除了祭司和武士之外,从事其他农工商业的雅利安人,成为第三阶级。
4、首陀罗:这些事战争中的俘虏,达罗毗荼人等,他们是奴隶、是贱民,处于社会的底层。
此四大阶级中,前三者有诵念吠陀经以及祭司的权利,死后得再投生于世,称为“再生人”。婆罗门族死时只需拜神诵经,即可归返宇宙本体之梵天,为顿悟法,而刹帝利及吠舍族,除诵经祭司外,还必须苦练修禅,方生梵天,为渐证法。而非雅利安人的首陀罗族,既无诵经祭司的权利,又无转世投生的希望,故称为“一生族”。
生活四阶四个阶级中的前三姓,有宗教信仰的自由。人的一生被划分为四个阶段,生活四阶(āramas)被婆罗门教视为正统社会的基础之一:
1、梵行期,少年七岁至十一岁的严净身,在此阶段出家学习吠陀,受戒,完成学业,到一定的年龄后回家。
2、家住期,为中年时代的在家生活,从事各种事业,娶妻生子,履行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
3、林栖期,壮年时再行出家,进入森林进行苦练修行,以禅定思维悟入真理。
4、遁世期,老年的修行生活,修行完毕,身心得到清静,开始游行各地如闲云野鹤。
三大纲领雅利安人从印度河迁入恒河的时代,大约发生在公元前十世纪左右,此时期刹帝利阶层的势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婆罗门教也到达了鼎盛的时期。四部吠陀经被编纂起来,以这四吠陀为基础,形成了婆罗门教的三大纲领,即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和婆罗门至上。
1、吠陀天启主义,婆罗门教的吠陀经最初是天神所启示,是由古代圣哲传述下来的,为一切知识的源泉,只有婆罗门才有资格和能力讲授这种书。
2、祭祀万能主义,祭祀能左右一切,可免祸灾求福寿,祭祀是梵天的旨意。其意义有三:为供养,为赎罪,为求福。祭祀的种类特别繁多,上至帝王的灌顶典礼举行马祭,下至平民举行的香火祭祀等等。
3、婆罗门至上主义,婆罗门的至高无上是先天赋予,称为“人神”,与自然界诸神并立,不受法律制裁,其阶级地位不容侵略。在《摩奴法典》中说:“无论学问又无,婆罗门皆为大神。”
三大圣书婆罗门教有三大圣书,即《吠陀经》、《奥义书》、《薄伽梵歌》。其中吠陀经的出现发生在佛教产生之前,奥义书与佛陀的时代相连接,而薄伽梵歌创作佛教产生之后。现分别阐述如下:
1、吠陀经(Vedas):即上述四种吠陀的总集。其萌芽于公元前十六世纪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时,成形于公元前十世纪至公元前九世纪。早期的梨俱吠陀是对众神的赞歌,在梨俱吠陀的末叶,由于对向来所崇拜的自然诸神的怀疑,而在诸神之上,安立一个最高唯一的真理,这样,有情与非情的本体被称为生主(Prajapati)、造一切主(Visvakarman)、原人(Purusa)等名。在吠陀时代,还包含一个梵书的时代,其中耶柔吠陀开启了梵书时代思潮的序幕。根据耶柔吠陀等其他吠陀经,各种各样的梵书(Brahmana)、“婆罗门那”应运而生,被婆罗门奉为仅次于吠陀经的经典,“婆罗门那”意思为“神事释”,为专门教授弟子祭祀法的神学书。
2、奥义书:奥义书的梵文名为Upaniad,意为“侍坐”,其目的在于教人不知的秘密的教义。奥义书作为梵书的一部分,在形式上是婆罗门教正统的产物,产生于公元前七世纪至五世纪,产生的原因:由于时代思潮所趋,自由思想抬头,尤其是王者的权力升高,鼓励反传统的内容。最早的五部奥义书时严格的吠陀正典,保存了保拉法时代的各种思想观念,五奥义书为:《歌者奥义书》(Chāndogya)、《广林奥义书》(Bhadāra)、《他氏奥义书》(Aitareya)、《佼尸多吉奥义书》(Kauitaki)、《泰帝利亚奥义书》(Taittirīya)。奥义书有两种集本,一是五十二种本,另一个是一百零八种本。此书有两个中心内容:梵我一体论和轮回解脱论。叔本华曾说:“余得是书,生前可以安慰,死后亦可以安慰。”然而,这种新兴婆罗门教的代表奥义书盛行一时之后,逐渐衰落了,其原因有两点:其一,义理太深,无法大众化;其二,实行起来成为思索概念,其中的妙境很难实现。
3、薄伽梵歌(TheBhagarad-Gita):这是“大战诗”第六卷毗虚摩品第二十五章至四十二章的一段,创作于公元前四百年至二百年之间,当时正处于佛教取代其他一切宗教处于印度最主要宗教的时候。此时婆罗门教的学者将奥义书的思想,平民化于薄伽梵歌之中,并把不合理的重新组织,把矛盾的重新调和,赋予新的力量。从佛教中吸收了大量的营养,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婆罗门教终于复兴成为现在的印度教。此书被享波尔(WillianVonHumboldt)描写为:“最美丽、甚或是任何已知言语中唯一的真正哲学之歌。”此书在印度教徒心目中的重要意义,相当于基督徒心目中的《新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