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院校目前实施的学分制,最早是什么时候提出的?
高等教育中学分制管理模式最早是从美国发展起来的。19世纪下半叶美国经济迅速发展起来,新的人才需求,促使高校的课程设置及管理模式要为之适应。首先是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于1869年创导并推广“选修制”,大量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从而培养出新型的工程师或技术人员。但是,同时也出现了学生选修一些容易过关的课程凑数毕业的消极现象,于是一种用以衡量课程学习时间及脑劳动量的学分应运而生,这可谓学分制之雏形。之后,作为一种管理模式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至20世纪初已基本完成体系性的模式构建,各个国家或学校亦结合自身的实际建立或采用相应的学分制。由此可见,学分制的形成及产生,本身就是经济、社会、时代发展的产物,而且一直在不断完善,极非固定不变,这是实施学分制首先必须确立的认识。 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管理方式,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初创时期至20世纪50年代初主要是借用西方的学年兼学分制;50年代到70年代则全面移植了前苏联的学年制,改革开放后重新推行学分制,由于市场经济尚未全面建立,基本上执行的仍是学年学分制。 我国高等艺术院校最早试行学分制,可能是蔡元培先生任名誉所长的“北大音乐传习所”,实际执行的是1920年由德国留学回国的萧友梅先生。德国是最早产生选课制的国家,后来在美国发展和完善成学分制。1927年“上海国立音乐院”成立,萧友梅和黄自先生将学分制全面地贯彻于音乐教学管理之中,从现存的1928-1929学年的各科各课程及学分规定的文件看,即使以今天的要求而论,其科学与完整性仍不失其优秀的光彩。 学分制,说到底无非是一种体系性的教学管理方法,它是服务于既定的培养目标的。不同的人才需求(即培养目标)必须有相应的管理模式为之服务,学年制服务于计划经济体制,学分制服务于市场经济体制,过渡阶段采用学年学分制,都是势所必然,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关系的具体体现。以此而论,作为教学管理模式本身,并无所谓高下优劣之分。 学年制与学分制各有特长。学年制强调专业对口,课程按计划决定的毕业分配目标设置,既完整又系统,教学次序及质量比较稳定,如果能分配到预定的工作岗位就能较快地进入工作状态,当然,如果专业不对口就会造成学非所用的尴尬局面。学分制的特点是通过选课制、目标管理、弹性学制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自立、自我塑造的学习环境,学校则要本着“厚基础、广实用、保技能、重素质”的原则,以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通过充分引导、充分支持、充分服务的管理方式,使学生首先成为社会的人,之后是职业的人,当然亦是高素质的人。这种人才,不仅是善于找到“饭碗”的就业者,更是能推动事业进步的创业者。
希望采纳
函授/首先要明白一个概念“函授”,它是成人高考录取后授课的一种方式。
函授:该种学习形式也适合上班族人,业余时间少的考生。函授教学主要以有计划、有组织、有指导的自学为主,并组织系统的集中面授,函授教学的主要环节有:辅导答疑、作业、试验、实习、考试、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及答辩。每学年安排3次左右为期10天或半个月的集中面授。面向教师招生的院校,面授时间一般为寒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