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是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

bdqnwqk2个月前学者19

教育学 的创立发展过程为:

1、培根 1623年,首次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来。

2、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开始了教育学的独立探索阶段

3、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一些基本概念组成的科学体系,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所以,培根首次提出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

在公元前约403—221年期间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但是,作为教育科学体系中一门独立的学科,教育学是在总结人类教育实践经验中逐步形成,经过长期积累而发展起来的。英国学者培根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1623)一文中,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

美学之父是谁?

鲍姆嘉通是18世纪德国哲学家和美学家,他首先提出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成就了他在美学史上的功绩和地位,被誉为“美学之父”。


1750年,鲍姆嘉通出版了他的美学专著《美学》第一卷,标志着这门新科学的诞生。


鲍姆嘉通图


鲍姆嘉通的美学是建立在莱布尼茨和伍尔夫的哲学系统上的。在《美学》第一章里,鲍姆嘉通这样界定了美学的对象:“美学的对象就是感性认知的完善,这就是美,与此相反的就是感性认识的不完善,这就是丑。美学是以美的方式去思维的艺术,是美的艺术的理论”。


莱布尼茨画像


鲍姆嘉通的美学以理性主义的哲学为基础。他认为人的认识分为两部分,一是低级的感性认识,二是高级的感性认识。研究理性认识的理论是逻辑学,研究感性认识的理论则是美学,美学是研究“感性认识的完善”,而“感性认识的完善”也就是美。


鲍姆嘉通不仅把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美学与逻辑学对立起来,而且,他关于美的定义也是承袭了理性主义者“美在于完善”的传统看法。


由此可见,美学虽然是作为一种认识论提出的,同时也就是研究艺术和美的科学。这两项任务之所以结合成一个,是因为鲍姆嘉通把莱布尼茨的“混乱的认识”和伍尔夫的“美在于完善”两个概念结合在一起,认为美学所研究的对象是“凭感官认识到的完善”。


完善是事物的一种属性,它可以凭理性认识到,也可以凭感官认识到。凭理性认识到的完善,例如一个数学演算式的完善,是科学所研究的真;凭感官认识到的完善,例如一首诗或一朵花的完善,就是美学研究的美。


鲍姆嘉通把“凭感官认识到的美”和“对象与物质的美”严格区别开来。他承认离开认识主体的对象与物质”本身可以有美,但认为美学所研究的是凭感官认识到的美,这种美不能脱离认识主体的认识活动。“美是凭感官认识到的完善”一个定义就同时顾到客观性质和主观认识。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什么意思?

这段话所要表达的含义是:我们先是发现自身之美,然后发现、欣赏他人之美,再到相互欣赏、赞美,最后达到一致和融合。

这句十六字箴言出自于1990年12月,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80寿辰聚会上就“人的研究在中国——个人的经历”进行的主题演讲,讲的是如何处理不同文化的关系。

“各美其美”,是说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因为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美人之美”,就是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即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繁荣。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