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精神在当代的实现形式和路径?
90年前,在积贫积弱的中国爆发了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运动——“五四”运动。这既是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也是一场高张“民主与科学”大旗的思想启蒙运动。今天,在国力日益强盛、政治走向民主、文化不断繁荣的背景下,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反思“五四”精神的影响,探究其传承与发展,有利于更好地把握“五四”精神在当代青年中的价值定位。
(一)“五四”精神的实质内涵。首先要厘清“五四”的时间界限问题。放在中国思想发展史的长河中来考量,“五四”时期并不是仅指爆发“五四”运动的1919年,而应该是从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始,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止。《新青年》的编者和读者是青年,“五四”运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是青年,组建“新民学会”、“觉悟社”、“改造社”等著名社团的也是青年,参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多数还是青年。“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李大钊语)整个“五四”时期,青年思潮激荡着社会思潮,青年精神改变社会精神,因此也就有了后来的“五四”青年节。
关于“五四”精神,研究者见仁见智。诸如“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精神”、“科学与民主”、 “人文启蒙”、“奋斗与牺牲”、“探索与创造”、“思想解放”、“反传统”等等。但真正能够起统领作用的当属“爱国主义精神”、“民主与科学精神”。
时代精神塑造着青年,青年创造着时代精神。
(二)“五四”精神在历史中蜿蜒前行。不论是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还是延安时期的青年运动,都因处于战争动乱年代,在某种意义上是“救亡压倒了启蒙”(李泽厚语),但“五四”的基本精神依然在中共根据地与国统区爱国知识分子中传承延续。毛泽东在延安提出的跳出“历史周期率”和“实事求是”两大命题,正是民主与科学精神的具体体现。与之相辉映的是,以李公朴、闻一多为代表的国统区爱国知识分子追求民主自由的不屈精神。
两股力量最终汇成一处,催生出一个青春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三)由激情到理性——当代青年追求民主的路径。民主,对于有着几千年封建文化传统的中国来说,首先是一个全面理解、科学认识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国门初开带来的中外政治文化的强烈反差,导致了某种极端情绪,好像一提及民主,就等同于“三权分立”、“多党执政”、“普选制”等等。部分知识分子鼓吹简单搬用西方现成的民主政治制度模式,显现出焦虑、亢奋与浮躁的激情,一度偏离理性的轨道。
进入新世纪以来,从《民主是个好东西》到《让民主造福中国》,俞可平以学者身份第一次把民主这一深奥的学术概念讲得如此通俗淋漓,清晰地勾画出中国的民主路线图。这恰似“一石激起千层浪”,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引发了强烈反响,“很解渴”。民主不应是概念性的、平面的,而是正如俞可平所言,“既是一个实体,又是一种程序”,“就像陀螺,必须运转起来才有意义。”
现代是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
现代是指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