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的设备安全包括?
(1)设备安全
设备安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设备的稳定性为:设备在一定时间内不会发生故障的概率。
设备可靠性为:设备在一定时间内正常完成任务的概率。
设备可用性:设备在任何时候都能正常使用的概率。
任何信息设备的损坏都会危及信息系统的安全。例如,人为破坏、火灾、洪水、雷电等可能导致信息系统设备的损坏。在信息安全行业中,“信息系统设备的稳定可靠工作是第一安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刻地说明了信息系统设备安全的基本作用。
(2)数据安全
采取措施确保数据不受未经授权的披露、更改和破坏。
未经授权的属性不知道数据的机密性。
数据完整性包括数据正确、真实、不变、完整。
数据可用性即数据通常可以在任何时候使用属性。
信息系统的设备安全还远远不够。由于危害数据安全的行为在许多情况下没有留下明显的痕迹,因此当数据安全受到威胁时,用户可能无法发现它。因此,保障数据安全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3)内容安全
内容安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信息的内容在政治上是健康的;
信息内容符合国家法律法规;
信息内容符合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
数据是用来表达某种意义的,所以不足以保证数据不泄漏和不变。它还确保数据的内容是健康、合法和合乎道德的。如果数据中充满了非法、不健康和负面的内容,即使是机密的,不被篡改,也不能说是安全的。因为它会危及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精神文明。因此,在保证信息系统设备和数据安全的基础上,必须进一步保障信息内容的安全。
(4)行为安全
行为安全是一种动态安全。
行为过程和结果不影响数据的保密性;必要时,行动过程和结果也应保密。
程序和程序这些行为不应损害数据的完整性。
行为可控性即当行为过程偏离预期时,可以发现、控制或纠正。
信息系统安全主要包括哪三个方面
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密包括4个方面:
(1)物理安全。物理安全主要包括环境安全、设备安全、媒体安全等方面。处理秘密信息的系统中心机房应采用有效的技术防范措施,重要的系统还应配备警卫人员进行区域保护。
(2)运行安全。运行安全主要包括备份与恢复、病毒的检测与消除、电磁兼容等。涉密系统的主要设备、软件、数据、电源等应有备份,并具有在较短时间内恢复系统运行的能力。应采用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的查毒杀毒软件适时查毒杀毒,包括服务器和客户端的查毒杀毒。
(3)信息安全。确保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抗抵赖性是信息安全保密的中心任务。
(4)安全保密管理。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密管理包括各级管理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和管理技术三个方面。要通过组建完整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安全保密管理人员,制定严格的安全保密管理制度,利用先进的安全保密管理技术对整个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管理。
扩展资料
防护策略
1、数据库管理安全防范
在具体的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中经常出现各类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隐患,对数据库安全造成了较大的不利影响。例如,由于人为操作不当,可能会使计算机网络数据库中遗留有害程序,这些程序十分影响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运行,甚至会给用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基于此,现代计算机用户和管理者应能够依据不同风险因素采取有效控制防范措施,从意识上真正重视安全管理保护,加强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安全管理工作力度。
2、加强安全防护意识
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经常会用到各种用户登录信息,比如网银账号、微博、微信及支付宝等,这些信息的使用不可避免,但与此同时这些信息也成了不法分子的窃取目标,企图窃取用户的信息,登录用户的使用终端,将用户账号内的数据信息或者资金盗取。
更为严重的是,当前社会上很多用户的各个账号之间都是有关联的,一旦窃取成功一个账号,其它账号的窃取便易如反掌,给用户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用户必须时刻保持警惕,提高自身安全意识,拒绝下载不明软件,禁止点击不明网址、提高账号密码安全等级、禁止多个账号使用同一密码等,加强自身安全防护能力。
3、科学采用数据加密技术
对于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工作而言,数据加密技术是一种有效手段,它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和控制计算机系统受到病毒侵害,从而保护计算机网络数据库信息安全,进而保障相关用户的切身利益。
数据加密技术的特点是隐蔽性和安全性,具体是指利用一些语言程序完成计算数据库或者数据的加密操作。当前市场上应用最广的计算机数据加密技术主要有保密通信、防复制技术及计算机密钥等,这些加密技术各有利弊,对于保护用户信息数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因此,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日常安全管理中,采用科学先进的数据加密技术是必要的,他除了能够大大降低病毒等程序入侵用户的重要数据信息外,还能够在用户的数据信息被入侵后,依然有能力保护数据信息不出现泄露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计算机系统存有庞大的数据信息,对每项数据进行加密保护显然不现实,这就需要利用层次划分法,依据不同信息的重要程度合理进行加密处理,确保重要数据信息不会被破坏和窃取。
4、提高硬件质量
影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因素不仅有软件质量,还有硬件质量,并且两者之间存在一定区别,硬件系统在考虑安全性的基础上,还必须重视硬件的使用年限问题,硬件作为计算机的重要构成要件,其具有随着使用时间增加其性能会逐渐降低的特点,用户应注意这一点,在日常中加强维护与修理。例如,若某硬盘的最佳使用年限为两年,尽量不要使用其超过四年。
5、改善自然环境
改善自然环境是指改善计算机的灰尘、湿度及温度等使用环境。具体来说就是在计算机的日常使用中定期清理其表面灰尘,保证在其干净的环境下工作,可有效避免计算机硬件老化;最好不要在温度过高和潮湿的环境中使用计算机,注重计算机的外部维护。
6、安装防火墙和杀毒软件
防火墙能够有效控制计算机网络的访问权限,通过安装防火墙,可自动分析网络的安全性,将非法网站的访问拦截下来,过滤可能存在问题的消息,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系统的抵御能力,提高了网络系统的安全指数。
同时,还需要安装杀毒软件,这类软件可以拦截和中断系统中存在的病毒,对于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大有益处。
7、加强计算机入侵检测技术的应用
入侵检测主要是针对数据传输安全检测的操作系统,通过IDS(入侵检测系统)入侵检测系统的使用,可以及时发现计算机与网络之间异常现象,通过报警的形式给予使用者提示。为更好的发挥入侵检测技术的作用,通常在使用该技术时会辅以密码技术、数据分析技术等一系列技术,确保计算机网络安全。
8、其他措施
为计算机网络安全提供保障的措施还包括提高账户的安全管理意识、加强网络监控技术的应用、加强计算机网络密码设置、安装系统漏洞补丁程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