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不可以不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是 谁说的?

bdqnwqk3个月前学者15

程颢程颐指出:“学者不可以不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诚,则是欺其心而自弃其忠;与人不以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十五)“诚”不仅是德、善的基础和根本,也是一切事业得以成功的保证。

正确答案是程颢之弟程颐所说

古今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要什么?解释吗?

孔子有两句名言:“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之学者为己,为自己兴趣,不是为别人,也不想拿学位。今之学者为人,说读书求知识,是为了将来替社会服务,替国家做一番事业。

中国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是谁?

杜亚泉是近代中国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翻译家和科普出版家,是百科全书式的启蒙学者。

1918年,他在《东方杂志》发表《战后东西方文明之调和》,说“此次大战使西洋文明露明显之破绽”,“十九世纪科学勃兴,物质主义大炽,达尔文之生存竞争说,叔本华之意志论,推而演之,变成强权主义。其尤甚者,则有托拉邱克及般哈提之战争万能剥论。不仅宗教本位途之希伯来思想被其破坏,即理性本位之希腊思想亦蔑弃无遗。现在道德观念,竞以权力或意志为本位,而判定是否道德,则在力不在理。战争责倾向于不归咎于强国盛乙凭陵,而委罪于弱国之存在,于是弱者劣者为人类罪恶之魁。“

在这种背景下,他提出东西文化调和论,主张用中学调和西学,弥补西洋文明之不足。由此引发了陈独秀的严厉批判,掀起了近代史上有名的东西文化论战。

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是什么意思?

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1.这两句选自唐·韩愈《师说》。

不必:不一定。

术业:学术和技能。

专攻:专门研究,专长。攻,研究。

2.【赏析】

韩愈在《师说》中倡言“师道”,批评了士大夫之流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在强调为什么要从师学习时,他说: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意思是: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强。因为掌握知识学问有先有后,学术修业各有专长罢了。

韩愈认为,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强。因为掌握知识学问有先有后,各人的知识结构、专业特长也不一样,所以,他人之所长或许正是己之所短,他人之所短或许正是己之所长。以他人之所长补己之短,他可以为我的老师;以己之所长补他人之短,则我可以为他的老师。

3.这个道理,早在春秋时代,作为教育家的孔子就认识到了。《论语·子张》篇中子贡说孔子:“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孔子自己也说:“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孔子不仅这样说,也是这样身体力行的。

4.据记载,孔子曾向郯国(在今山东郯城县)的国君请教少皞氏(传说中的古代帝王)时代的官职名称,向周敬王时的大夫苌弘请教古乐、向鲁国的乐官师襄学习弹琴,还曾向老聃(老子)请教过周礼。圣人孔子尚且向人请教自己不懂的东西,更何况一般的凡夫俗子呢!

所以,为师与为学者之间的关系其实是相对的,老师与弟子的角色也可以相互转换。自己不懂的地方,向老师请教,懂了之后,又可以为人之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