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专精特新排名前十名?
智洋创新、亿嘉和、力合微、新天科技、通达股份、高澜股份、尚纬股份、科林电气、智光电气、华明装备、创意信息、宝馨科技、长城电工、申昊科技、华菱电缆、特变电工等等。
智洋创新:是国内专业的电力智能运维分析管理系统提供商,通过对输电、变电、配电环节电力设备运行状况和周边环境的智能监测及数据分析,提供集监控、管理、分析、预警、告警、联动于一体的智能运维分析管理系统。
智能电网技术包括些什么?
智能电网技术包括:综合与规划、智能发电、智能输电、智能变电、智能配电、智能用电、智能调度、通信信息8个专业分支、26个技术领域、92个标准系列的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国家电网将分三个阶段制定智能电网技术标准。
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相比有哪些主要技术优势?
智能变电站能够完成比常规变电站范围更宽、层次更深、结构更复杂的信息采集和信息处理,变电站内、站与调度、站与站之间、站与大用户和分布式能源的互动能力更强,信息的交换和融合更方便快捷,控制手段更灵活可靠。智能变电站设备具有信息数字化、功能集成化、结构紧凑化、状态可视化等主要技术特征,符合易扩展、易升级、易改造、易维护的工业化应用要求。智能变电站的优势见表5-1。
智能化变电站的系统结构
在变电站自动化领域中,智能化电气的发展,特别是智能开关、光电式互感器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出现,变电站自动化技术进入了数字化的新阶段。在高压和超高压变电站中,保护装置、测控装置、故障录波及其他自动装置的I/O单元,如A/D变换、光隔离器件、控制回路等将割列出来作为智能化一次设备的一部分。反言之,智能化一次设备的数字化传感器、数字化控制回路代替了常规继电保护装置、测控等装置的I/O部分;而在中低压变电站则将保护、监控装置小型化、紧凑化,完整地安装在开关柜上,实现了变电站机电一体化设计。
智能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在物理上可分为两类,即智能化的一次设备和网络化的二次设备;在逻辑结构上可分为三个层次,根据IEC61850通信协议定义,这三个层次分别称为过程层、间隔层、站控层。所谓“过程层”就是由数字化变电站技术引进的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组成。
智能数字化变电站与常规的变电站有什么区别?通信方式有什么不同?
国家电网在2009年12月25日推出了新的变电站标准《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并在随后又发布了一系列相关细化标准,详细规划了智能变电站的设计、改造原则与技术规范。与此同时,数字化变电站的建设在方兴未艾时,即宣告结束。那么智能变电站与数字化变电站有什么异同?还是只是概念上的一个提升,而在实质上并没有明显差别?本文试就此问题做一浅显的探讨,主要依据相关标准并结合变电站项目实践中积累的经验。 国家电网在《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的宣讲资料中详细罗列了现有数字化变电站所存在的问题: 1、数字化变电站仅实现两大应用:电子式互感器、IEC61850 2、缺乏相关的建设标准、规范 3、过程层/间隔层设备与一次设备接口不规范 4、没有解决IEC61850/IEC61970接口 5、主要局限在自动化系统本身,无整个变电站的建设体系(计量) 6、变电站没有信息体系,没有形成更多的智能应用 7、缺乏检验、试验评估体系 其中2、5、6、7可划归到管理范畴,确是指出了数字化变电站的不足。因没有相关标准可供遵循,各地、各企业对数字化变电站的理解有些微的差别,但电子式互感器和IEC61850作为数字化变电站的特征代表却是所有人的共识。在实际中很多人也习惯把数字化变电站与IEC61850等同起来(虽然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如果说数字化变电站在应用上仍有很多的不足,那么因数字化变电站的建设,而扩大了IEC61850标准在中国的推广确是不争的事实,研究IEC61850标准与开发相关产品也一度成为电力行业的热门之一。 IEC61850标准仅是一种通信标准,主要用于解决变电站内设备间的互换和互操作问题,淘汰规约转换装置,实现变电站内统一模型和统一标准。至于各设备的数字化改造,以及其它非通信问题,则不在IEC61850的范畴内。在国家没有发布相关标准前,主要是各大厂商在实践中摸索,寻求解决途径。国家电网曾在2007年发布了《DL/T860系列标准工程实施技术规范》,主要用于消除各厂商在理解上的异同,统一IEC61850标准在中国的实施。 用电子式互感器替代常规互感器,大幅增强了数据采集装置的数字化、智能化,但受限于成本及稳定性,电子式互感器的推广仍有待时间的考验。国家电网计划在110kV以上变电站逐步推广电子式互感器,以下则继续沿用常规互感器。
数字化变电站可看做是从传统变电站到智能变电站的中间过渡状态,以推广遵循IEC61850标准的智能电子设备和电子式互感器为基础,促进变电站的数字化改造。智能变电站则在数字化变电站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高级应用,完善变电站的智能化应用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