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推荐

bdqnwqk2个月前百科7

最近我比较喜欢看外国类的侦探文学,因为很多大文豪的文学作品现在我还没办法静下心来看,体会其文学内涵和人生阅历。推荐看《福尔摩斯》《阿加莎侦探小说》

卢梭的新爱洛绮丝是如何体现自然情感的艺术创作原则的?

卢梭《新爱洛绮丝》(1761)宝贵的认识价值;它是爱情小说,可又别同一般。和卢梭那些振聋发聩的启蒙论著一样.这部小说在揭示“人与人之间,特别是两性之间的感情关系”方面、表现了爱情受到封建势力摧残时的纯与真,不俗不卑,情操高尚,促人清心明目,具有深刻的启蒙性质。
《新爱洛绮丝》书名的全称是《尤丽,或新爱洛绮丝――阿尔卑斯山麓下一个小城市中两个居民所写的情书》,它是卢梭著名的书信体小说。
爱洛绮丝本是法国12世纪时的一位美丽而钟情的少女,她与老师、哲学家阿贝拉尔相爱而酿成悲剧;启蒙思想家卢梭,借用这个古老的爱情故事推陈出新,展现出他那个时代的新的爱情悲剧:贵族小姐尤丽与平民出身的家庭教师圣・普乐相爱甚笃,尤丽的父亲却出于封建的等级偏见,以圣・普乐的出身不配而从中拦阻,终于迫使尤丽含恨死去。书名在爱洛绮丝的名字前冠以“新”字,题意含蓄,透露出作者对封建罪恶的强烈愤怒。人们只要把尤丽的悲剧与昔日的爱洛绮丝悲剧两相对照,便可深入―步地领会这部作品的反封建主题:时代,已由中古前进到18世纪的启蒙时期;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却旧迭新换,戕害人间正当感情的封建偏见和家长制依然悠意横行。卢梭感到反封建的任务时不我待,新的“新爱洛绮丝”悲剧再也不能重演。
《新爱洛绮丝》采用书信体格式来展开悲剧主人公的命运,相互通信的除尤丽和圣・普乐外,还有尤丽后来迫嫁的丈夫德・沃尔玛、尤丽的表姐克雷尔、圣・普乐的好朋友英国爵士爱德华等人。说来是件憾事,这部书信体小说的全部译本目前很难看到;《外国文学作品选》中节选的《离别》和《游湖》(题目为编者所加),是《新爱洛绮丝》所有书信中最著名的两封情书。信中集中描写尤丽和圣・普乐这一对恋人纯真而炽热的感情,历来为人们所珍视。

卢梭是法国思想家、文学家和音乐家,他的思想标志着浪漫主义的诞生。歌德说:“伏尔泰是旧世界的终点,卢梭是新世纪的开端”。
卢梭家境清寒,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他一辈子都几乎在流浪,做过学徒、杂役、家庭书记、教师、流浪音乐家等,他去世后被安葬在巴黎先贤祠。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画像
他长期寄人篱下,但从没有失去个性的独立,他的自信、幻想和多愁善感,是他成功的源泉,《科学与艺术》是他的成名作。
卢梭他相继出版了《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他的小说《新爱洛绮丝》引起轰动,该书是法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把爱情当作人类高尚情操来歌颂,并描写了大自然美丽风光的小说,对后来的法国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社会契约论》《爱弥儿》都是他的重要著作,晚年最著名的著作是《忏悔录》。

《新爱洛绮丝》插图
卢梭是感伤自然主义的代表和“浪漫主义之父”。所谓“浪漫主义”,就是强调以自我的情感、个性和自由,而不是以理性作为评判事物的标准,卢梭为浪漫主义运动奠定了哲学基础。
卢梭发出“回归自然”的呐喊,劝告人们返回自然,追怀太古时代的纯朴,并为文明社会人类远离自然而遗憾。
卢梭所说的自然,不仅是淳朴的大自然,更重要的是自然的情感,自然的天性,他把自然状态这个概念作为一个标准和规范来使用。在《爱弥儿》中,他认为“一切真正的美的典型存在于大自然之中”。

卢梭《爱弥儿》
卢梭反对那种违背自然的“臆想的美”,所谓“臆想的美”是指完全由人兴之所至和凭权威来断定的美。
从卢梭开始,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一直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主题之一。卢梭强调人类情感中固有的直觉、自发性、本能、热情、意志和欲望等创造作用。
为了追求真正的美,卢梭提出了审美力这个概念。审美力就是对大多数人喜欢或不喜欢的事物进行判断的能力。他认为审美力是人的一种天赋感受力。审美力因人而异,一定的社会环境可以培养审美力。
卢梭把自然美作为审美的标准,他说:“假如美的性质和对美的爱好,是由大自然刻印在我的心灵深处的,那么只要这形象没有被扭曲,我将始终拿它做准绳”。
卢梭还认为审美的标准有地方性的特点,许多事物的美或不美,要以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和政治制度为转移,而且有时候还要随人的年龄、性别和性格的不同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