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概念经历了几次抽象?产生了什么哲学派别?它们有什么观点?如何评价他们的观点?
您好,您的问题比较深刻且涉及面较多,我恐怕难以回答得完美,但我愿尽自己的努力,尽可能的帮助你。
西方哲学史上最初并没有物质这个概念。在古希腊哲学时代早期,泰勒斯、赫拉克利特等人把万物的本原归结为水、火等具体物质形态,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物质概念。到了古希腊哲学中期德谟克利特完成的对物质概念的第一次抽象,他提出了原子论。他的原子已不再是具体物质而是不可分的物质意义上的点(有别于莱布尼茨的单子论,莱布尼茨的单子是精神意义上的点)。但他仍然没有提出物质这个概念。在古希腊哲学时代亚里士多德完成了对物质概念的第三次抽象,他提出了四因说,这其中包含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即质料。质料在亚里士多德指构成一物的材料,它有可能是水火土气等具体物质,也可能是原子,这就比德谟克利特更进了一步。每一个质料是下一等级的形式。如砖瓦是房屋的质料,确实泥土的形式,由此整个世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逻辑链条。最高级的形式是神。最低级的质料是纯质料,它不是任何东西的形式,而是构成一切的最原初材料。但是亚里士多德的纯质料是指纯粹的潜在,它的任何现实性必须依赖于形式的给予,因此仍然不是现代意义上具有广延等性质的物质概念。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亚里士多德的纯质料概念是古希腊哲学中最接近现代物质概念的一个了。
到了中世纪哲学时期,物质的概念完成了一次最为重大的抽象。完成这次抽象的人是亚里士多德主义的追随者,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托马斯·阿奎那。他在研究亚里士多德哲学时发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如果纯质料真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在形式给予它现实性之前是纯粹的潜在,那么就意味着质料本身是不存在的,因为只要一个事物存在,那么它必须具有一定的现实性,至少它的存在就是现实而不能是潜在。而如果纯质料在于形式结合之前是纯粹潜在那么它的存在也将成为潜在的,那么纯质料将不会存在,既然质料本身不存在,那么形式与谁结合呢?更况且托马斯·阿奎那还认为质料是实体个体化的原则,因此质料这个概念就必须重新加以审视。为此托马斯·阿奎那设立了一种名叫第二性质料的新概念,他认为纯质料只是人们假想出来的,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只在理论中存在。在现实中最低级的质料也会拥有一定的现实如长、宽、高等,并非完全被动,形式只不过给予了它们更多的现实性。很多哲学家认为物质这个概念在此时才算真正的萌芽,因为比起之前纯质料的概念,第二性质料自身已经拥有了一些属性,不再是完全被动的。这已经非常接近现代物质这个概念了。
到了近代笛卡尔、斯宾诺莎等人对物质概念再一次完成了抽象,他们把第二性质料所拥有的长、宽、高等性质抽象为了广延,并把它当作物质的根本性质。至此人们已经逐渐形成了物质这一概念。到了法国启蒙涌动时期百科全书派哲学家霍尔巴赫、狄德罗等人纷纷开始物质的构成和其多样化的原因,但他们的机械唯物主义还是使得他们总把物质的概念具体化,例如霍尔巴赫用水火土气来描述物质的构成,狄德罗用异质元素来描绘物质的构成及多样化。但值得一提的是他们此时已经开始对物质本身进行探讨,这有别于古希腊时代人们同样用水火土气等概念去解释世界中的一切的行为。这说明此时物质的概念已经基本形成。这也是一些哲学学者把法国启蒙哲学看作是以物质论为中心的哲学的原因。截至马克思的时代,才开始扬弃这种机械物质观。进而形成了用物质来表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体对象的现代辩证物质观。
此外多说几句,一些唯心主义者对物质概念的成熟、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例如莱布尼茨提出不可分的点与连续性之间的矛盾,就促进了机械物质观的瓦解和辨证物质观的形成。
我己经尽力了,希望我能帮到你。如果我的回答能抛砖引玉,使得更多真知灼见得以出现进而能更好的解答你的问题,那么不论大家对我的回答是褒或是贬,我都会欣慰的,我都会认为我的回答是有价值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