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感的心理学原理是什么?
仪式感是一种积极向好的表达形式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看,仪式可以让个人有归属感,可以确认个人身份标签和集体标签的匹配与认同。
从个体心理学角度来看,仪式可以让个人生命划分出一个个有特殊意义的节点,在漫长的生命时光中赋予事件特殊的意义。
《小王子》里则说:仪式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一位心理专家曾说过:在小小的仪式中,其实就是一种强烈的自我暗示,让自己的注意力更集中、更认真、更用心。
仪式,会把人们内在的情绪感受对外呈现出来,并且和其他人进行分享,从而让人们获得安全感和神圣感。
神话学派主要观点是什么?
人类学派(泰勒)/又称“进化论学派”“一线进化论”、比较神话学/又称“太阳神话理论”(缪勒)、神话——仪式学派(弗雷泽)
人类学派
文化进化说:文化的发展是按照阶段进化的,都要经历野蛮、半开化和文明三个阶段。各种文化现象如婚姻、社会制度、生产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神话、故事、传说等也有一个进化(或退化)的过程。
万物有灵论:人类信仰的早期形式,源于人类的蒙昧和无知,是很多文化现象,包括神话、故事、传说等产生的基础。
残余论:仪式、习俗、观点等从一个初级文化转移到另一个较晚的阶段,它们是初级文化阶段的生动的见证或活的文献。
心理一致说:无论是什么民族,人类在心理方面都是一致的,而且人类生活的物质环境也处处大同小异。
多源论:人类文化表现出极大的相似性,根据“心理一致说”的观点,人类既然在心理和物质生活环境方面具有相似性,所以任何一个民族都会产生于其他民族相类似的文化现象。
观点:
神话是古代社会与文化的“残余物”
神话随着文化的“进化”而逐渐“退化”为传说和故事
神话研究可以帮助我们“逆向”推导出原始社会与文化的形态和特点
比较神话学
主要观点:
语言的四个阶段:词的形成期 方言期 神话期 民族语言期
语言疾病说:由于语言形成和发展过程的特殊性,导致后人对古代词汇的意义及其用法的知识的缺失,造成后人对古人遗留下来的语言文字资料理解上的障碍。这是神话产生的基础。
太阳中心说:古人对创造神话没有多少兴趣,他们只是比较喜欢用“诗化”的语言描述自然现象,这里所谓的自然现象多半与太阳的运行及其运行规律有关。我们现在看到的神话大都与太阳的运行及其规律有关。
神话——仪式学派
1 弗雷泽和拉格兰
早期的人类不需要神话,只有仪式,仪式,大多数情况下为巫术仪式,是人类实践和观察的结果。
当人们不满意仪式的结果,(因为巫术仪式常常会失败),或者说人们不再满意简单地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仪式过程的完善与否,神话就出现了。早期的神话多侧重于描述以往(古代)的成功和失败的仪式,以前仪式主持人的虔诚和献身精神。此时,神话的作用是双重的:一是为现行的仪式树立典范,而是确立一个仪式评价的标准。
神话和仪式关系密切,或者说神话源于对“仪式”的描述,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仪式在先,神话在后。
2 葛斯特:
仪式(巫术)在早期人类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人类观察和实践的结果。
仪式:仪式的目的是从现实的角度表现一种状态、处境或者说过渡。
神话:神话的意义是从观念和抽象的角度表现这种状态、处境或者说过渡。
早期的神话和仪式是共同存在的,或者说从语言和行为两个方面一起表现人类对某种状态、处境或者说过渡的理解。
神话和仪式的关系:在人类社会的早期,神话和仪式互为一体,无所谓谁在前,谁在后。
真正神话学派的创始人是德国的格林兄弟。十九世纪中叶,欧洲继格林兄弟之后,出现了许多神话学派,较有代表性的是“语言学派”和“人类学派”。代表人物分别是英国的麦克斯缪勒、斯宾塞和兰格·安德鲁兰、泰勒。中国神话学的研究开始于“五四”以运动以后,黄石,林惠祥、茅盾、袁珂较有代表性。
神话学派的观点认为,民间文化源出神话,其他的民间文学如民间故事、叙事诗、传说等也从其中而生,神话也反映了民族的集体心理,因此要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必须由神话入手。另外,因为语言是神话的载体,因此他们也特别注重语言上的研究和分析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