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的生存的优势

bdqnwqk3个月前基础12

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的重要内容,变电领域的发展重点是智能变电站,智能变电站对智能电网的建设将起到先驱作用。
智能变电站的主要优势:
(1)光纤代替电缆,设计安装调试都变得简单
(2)模拟量输入回路和开关量输入输出回路都被通信网络所取代,二次设备硬件系统大为简化
(3)统一的信息模型,避免了规约转换,信息可以充分共享
(4)可观测性和可控性增强,产生新型应用:如状态监测、站域保护控制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引进了电子式互感器、合并单元智能终端、交换机等新装置;采用了IEC 61850标准、IEEE1588新标;其中继电保护系统、通信网络结新体系结;同时研发了一些新功能。
而智能变电站本质优点主要体现在:过程设备数字化,主要为电子式互感器/合并单、智能终;信息传输的网络化,主要为IEC 61850标及网络通信技术。
变电设备智能状态监测技术还处于发展起步阶段,根据其现状及特点,有以下建议:
(1)将成熟的监测技术引入电网一次设备,提高智能一次设备的监测有效性和准确性。智能一次设备已成为明确的发展方向,只有进一步提高智能一次设备实用性,才能保证其良性发展。
(2)促进智能一次设备状态监测技术与传统二次技术的融合,真正实现测、计、控、检、保五大功能与一体,其信息共享畅通、功能融合良好、运行操作可靠。
(3)进一步开发智能一次设备的综合分析系统,实现状态评价、寿命预估、故障诊断的高级应用功能。使得智能组件的设备状态综合评价结果与专业技术人员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
(4)加强智能设备入网的检测、检定工作。智能设备尚处于发展阶段,产品不成熟,只有建立健全入网检测、检定工作,将该工作体系化、常态化、标准化、专业化,才能保证产品质量,切实提高一次设备智能化水平。

智能化变电站的系统结构

在变电站自动化领域中,智能化电气的发展,特别是智能开关、光电式互感器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出现,变电站自动化技术进入了数字化的新阶段。在高压和超高压变电站中,保护装置、测控装置、故障录波及其他自动装置的I/O单元,如A/D变换、光隔离器件、控制回路等将割列出来作为智能化一次设备的一部分。反言之,智能化一次设备的数字化传感器、数字化控制回路代替了常规继电保护装置、测控等装置的I/O部分;而在中低压变电站则将保护、监控装置小型化、紧凑化,完整地安装在开关柜上,实现了变电站机电一体化设计。
智能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在物理上可分为两类,即智能化的一次设备和网络化的二次设备;在逻辑结构上可分为三个层次,根据IEC61850通信协议定义,这三个层次分别称为过程层、间隔层、站控层。所谓“过程层”就是由数字化变电站技术引进的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组成。

智能建筑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有哪几个关键技术

变电站自动化监控系统的结构组成分类有很多种,一般来说比较常用的分法是把它分成这几个部分组成:
1. 间隔层:就是在现场运行的那些设备的数据采集,保护和控制装置。比如:综保继电器,保护控制柜,多功能电表啊等等。他们是和一次设备联系最紧密的部门,实际的数据采集,设备控制都是由它们来完成。
2. 通信层:间隔层和站控层(见如下)的数据需要通过一些通讯电缆/光缆进行传输,中间还得有一些通信设备比如通信管理机,交换机之类的,用来负责数据的分发和传输,以及原始数据的存储等等。
3. 站控层:其实我们通常所说的后台了,包括电脑,打印机监控屏幕等等。在这一层要对搜集上来的数据进行一些应用开发,以便显示在终端屏幕上;一些遥控指令也从这一层发出去,通过通信层最后送到间隔层去执行。
哪些部分是核心,就看你怎么理解了。我认为以上这三个部分都很重要,缺一不可。就好像站控层是大脑,通信层是组成身体的神经,心脏和血液和骨骼和肌肉;而间隔层是我们的神经末梢和手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