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新派是什么性质?

bdqnwqk3个月前学者13

有的学者认为,戊戌变法“应属于社会革命的范畴”,称它是“失败了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戊戌变法的目的之一就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如果变法成功,中国将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所以,戊戌变法名为变法,实为改变中国社会性质的资产阶级革命。只是因为维新派没有发动群众,仅仅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帝,最后因遭到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镇压而失败,因此,戊戌变法又是不彻底的。因此,这场变法是“一次失败了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也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戊戌变法的领导阶级是以康、梁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其目的在于发展资本主义,这场变法促进了资产阶级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同时,在变法中,维新派采取改良的办法,用自上而下的方式来推行。因此,这场变法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历史书上说的是这种

殷夫别了哥哥原文意思?

《别了,哥哥》是近代诗人殷夫于1929年创作的一首新诗。这首诗是作者收到哥哥(徐培根)一封语重心长的劝告信后做出的公开答复。作者在诗中婉拒了大哥的好意劝导,并将自己的信仰、追求和盘托出,作为“向一个阶级的告别词”。这首诗,既表达了兄弟间的手足深情,也袒露了一个为革命信仰献身无悔的战士的襟怀与人格,是一首真挚动人的现代政治抒情诗。

别了,哥哥

别了,我最亲爱的哥哥,

你的来函促成了我的决心,

恨的是不能握一握最后的手,

再独立地向前途踏进。

----

二十年来手足的爱和怜,

二十年来的保护和抚养,

请在这最后的一滴泪水里,

收回吧,作为恶梦一场。

----

你诚意的教导使我感激,

你牺牲的培植使我钦佩,

但这不能留住我不向你告别,

我不能不向别方转变。

----

在你的一方,哟,哥哥,

有的是,安逸,功业和名号,

是治者们荣赏的爵禄,

或是薄纸糊成的高帽。

----

只要我,答应一声说,

“我进去听指示的圈套”,

我很容易能够获得一切,

从名号直至纸帽。

----

但你的弟弟现在饥渴,

饥渴着的是永久的真理,

不要荣誉,不要功建,

只望向真理的王国进礼。

----

因此机械的悲鸣扰厂他的美梦,

因此劳苦群众的呼号震动心灵,

因此他尽日尽夜地忧愁,

想做个Promcthcus偷给人间以光明。

----

真理和愤怒使他强硬,

他再不怕天帝的咆哮,

他要牺牲去他的生命,

更不要那纸糊的高帽。

----

这,就是你弟弟的前途,

这前途满站着危崖荆棘,

又有的是黑的死,和白的分,

又有的是砭人肌筋的冰雹风雪。

----

但他决心要踏上前去,

真理的伟光在地平线下闪照,

死的恐怖都辟易远退,

热的心火会把冰雪溶消。

----

别了,哥哥,别了,

此后各走前途,

再见的机会是在,

当我们和你隶属着的阶级交了战火。

晚清文学革命最早倡导者?

晚清文学革命开始于1917年。它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是适应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而发生的。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封建思想的批判必然地转向对封建主义文学的攻击,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反对旧文学,是提倡新文学的一场文学革命运动。在中国文学史上竖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志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开始。

文学革命的倡导,几乎与新文化启蒙运动同时。

1915年6月,李大钊提出“要以其优美之文学,高尚之思潮,助我国民精神之发展”。

1915年11月,陈独秀提出“吾国文艺犹在古典主义理想主义时代,今后当趋向写实主义”。

1916年8月,李大钊又呼吁中国的新文艺要像欧洲的一些文艺一样,为“自我觉醒之绝叫”,以“惊破”众人之“沉梦”。

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2卷5号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陈独秀称赞胡适是“首举义旗的急先锋”。

胡适此文功绩有三:

a、提出文学历史进化观:“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今日之中国,当造今日之文学”。

b、提出“文言合一”,“白话文学为中国文学之正宗”。标志着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的同时转换,并非只是形式不涉及内容。

c、批判了一些旧文学技巧,代之以新技巧。所谓文学“八事”: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呻吟、务去陈词滥调、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高举文学革命大旗,正式提出“文学革命”口号的是陈独秀。1917年2月,他发表的“文学革命论”,提出三大主义:

a、推到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到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到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b、把“明之前后七子及八家文派”斥为“十八妖魔”。

c、旧文学种种弊端与国民性互为因果。要革新政治,改造社会,必须革新文学。

胡、陈的文章在当时被文学青年奉为“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