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四大要素谁提出的?

bdqnwqk3个月前学者21

施瓦布。

美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施瓦布认为课程由四个要素组成,这四个要素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

施瓦布是美国著名生物学家、教育家。在学科结构运动中他是仅次于布鲁纳的第二号核心人物,他不仅提出了独树一帜的学科结构理论,而且还躬行实践,亲自主持编制了 BSCS生物课程。

著名课程理论家拉尔夫泰勒 提出课程开发的四个环节

课程研发的重要性?

课程研制是为学习者的学习活动进行计划、实施和总结反馈的过程。它是一个动态过程,包括研究课程研制的阶段、模式等方面的内容。

1、钟启泉参照日本人的观点,把课程研制看成“是指借助学校教育计划——课程——的实施与评价,以改进课程功能的活动的总称。”这种理解的合理之处,一是揭示了其活动性,二是概括了课程研制的目的——改进课程功能,三是触及了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问题。但不明了之处有二,一是把课程等同于教育计划,二是似乎与课程改进概念有相混淆的地方。

2、陈侠没提课程研制,而提法与之比较接近的课程编订,并将其定义为:“实验、研究、编辑和审订教学内容的全过程。”这就揭示了课程研制的过程特征,但是也把课程研制游离于学校活动之外了。

3、英国的菲利普·泰勒和科林·里查兹在70年代末,考察了欧美运用“课程研制”一词的比较混乱的状况,把它定义为:“那些精心计划的活动总和,通过它们设计出学程或教育活动模式,并提供给教育机构作为其学程或教育活动模式的方案。”这把课程研制的活动性揭示出来了,但仅被当成悬浮于学校之外的活动。

4、美国的奥利瓦,则从分析课程的定义和课程的目的入手来探讨课程研制的涵义,这种理解,视野比较开阔,着眼于课程目的的实现,揭示了课程研制是与教育教学活动紧密联系的过程。但是,他只看到了学生学习经验的媒体,没能揭示这种媒体的实质。

教育史上系统的课程理论诞生于什么时候?

教育史上系统的课程理论诞生于1918年。美国学者博比特在1918年出版的《课程》一书,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这也是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由此确立了“课程论”这一教育学的分支学科,随后涌现出大批实力学者和研究成果,如美国学者布鲁纳及其结构主义课程论、德国学者瓦根舍因及其范例方式课程论、苏联学者赞科夫及其发展主义课程论等。

教育史上系统的课程理论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

课程是教和学相互作用的中介和纽带。

一方面连接着并受制约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础;另一方面连接并制约着教学的形式、方法,有怎样的课程及其内容就决定着要采用相应的教学形式和方法。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文化融会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