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答案,急~~两天内在线等~~谢谢~~
你好:
1 、 热力学体系的形成是在什么时候完成的? ( C . 十九世纪末)
2 、 第一次科学革命发生在? ( B . 十六、十七世纪)
3 、 教父哲学高度厌离尘世,后来发展为? ( C . 托马斯主义)
4 、 希腊科学的一个致命的弱点是? ( A . 缺乏知识的系统化、理论化)
5 、 公元前5世纪,谁提出四根说? ( B . 恩培多克勒)
6 、 大儒徐光启与西方传教士利玛窦联合翻译的著作是? ( B . 《几何原本》)
7 、 传教士传播的西方文化,对中国近代影响较大的是? (C . 基督教)
8 、 下列不属于中世纪教会大学授课内容的是? ( C . 农学)
9 、 五四以后提倡科学和民主,当时引入的“科学”主要是? (B . 西方的技术)
10 、 两种文化的问题的提出者是谁? ( B . 斯诺 )
11 、 氧气的发现者是? ( C . 卡尔・威尔海姆・舍勒)
12 、 被认为是近代化学之父的人是? (C . 拉瓦锡)
13 、 教父哲学对科学知识发展不利的原因不包括:(D . 现实主义的表达方式)
14 、 对教父哲学的理念描述错误的是:(D . 重视周遭事物)
15 、 下例选项哪一个不是芝诺关于运动的悖论:(D . 白马非马论)
16 、 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万物的本源是:(C . 数)
17 、 孟德尔对遗传学的贡献包括:(D . 以上都是)
18 、 在中国古代官本位的思想下,以下哪项比较有地位:(D . 天文学家)
19 、 第一个有意识,系统的在代数中使用字母的数学家是:(C . 韦达)
20 、 奥斯特发现的是:( A . 电流的磁效应)
地球上是怎样有人类的?
地球上之所以有生命的产生和存在,是因为地球上有水,有大气,有组成生命物质必要的碳、氢、氧、氮等元素,有适中的地表气温。这些因素彼此关联,互相影响,持续长久地存在,使生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发生、发展、进化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适中的地表气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如果地球表面平均气温比现在高得多,则由于热扰动太强,原子根本不能结合在一起,碳、氢、氧、氮也就不可能形成分子,更不用说复杂的生命物质了;如果地球表面平均气温比现在低得多,则因气温过低分子将牢牢地聚集在一起,只能以固态和晶体存在,生命也无法形成和生存。那么,地球上为什么会有现在这样的适合于生命发生、发展和进化的温度条件呢? 1 日地距离适中 地球位于太阳系中,日地平均距离1.5×108km。地球距离太阳远近适中,太阳辐射到达地球上的能量使地球表面南北纬60°之间的广大地区温度在0℃~27℃(见表),这样的温度条件适合生命的产生和发展。水星、金星、火星的组成和密度虽然和地球类似,但因为距离太阳太近或太远,表面温度和地球相差悬殊。如水星和金星距离太阳太近,它们距太阳分别为5.8×107km和1.07×108km,因此吸收太阳辐射能量要比地球分别多61%和28%,表面温度很高,像金星表面温度高达465℃~485℃;而火星距离太阳比地球远52%,表面温度又较低,大约在20℃~-140℃之间。 2 地球公转轨道的偏心率小 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的偏心率处在变化中,最小时为0,最大时为0.067,变更周期为102000年,现在为0.017,因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的偏心率较小,日地距离变化不大,所以当地球处在近日点时地球表面温度不会太高,处在远日点时温度不会太低。水星公转轨道的偏心率为0.206;火星公转轨道的偏心率为0.094,因偏心率大,距太阳远近距离变化大,所以其表面温度变化大。 3 地球自转速度较快 地球自转速度较快,昼夜交替周期为24h,昼夜平均各为12h。这样因白天时间短,日照时间短,而不至于使地表温度升的过高;因夜晚时间短,地表散热时间短,而不至于使地表温度降得过低。水星的自转速度很慢,在水星上看来,一个“水星日”大约相当地球上的176天。这样因白天时间长,太阳照射时间长,白天温度可达427℃;同样,因夜晚时间长,散热时间长,夜晚最低可达-173℃。 4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大小适中 地球总质量约为5.974×1021t,表面积为5.1×108km2,体积1.083×1012km3,地球体积和质量大小适中。质量太大会吸引住太多的二氧化碳,而使“温室效应”加剧,气温增高。由于地表面积与质量比值很小,为0.085m2/106t,即每百万吨地球质量所占的表面积只有850cm2,可见地球热量的散失很慢。 5 大气层的保护作用 地球外围有一层厚厚的大气层,当太阳辐射进入大气层后,太阳辐射中约有19%的能量被大气直接吸收,约有30%的能量被大气反射、散射到宇宙空间,这样到达地面的能量大大减少。如果没有大气层的吸收、反射、散射等保护作用,白天地表温度将比现在增高1倍,以至更高。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除少部分被地面反射外,大部分被地面吸收。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以长波的形式辐射出去被大气吸收。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及其他能量后,以长波的形式向周围辐射,其中大气辐射的64%的能量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回到了地面,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如果没有大气层存在,就没有大气逆辐射存在,夜晚地表温度将比现在低33℃,以至更多。另外,大气的存在使地球上形成了大气环流。大气环流使高低纬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得以调整,使地区间得以平衡,不至于有些地方的温度过高,有些地方的温度过低。 6 水的调节作用 世界海洋面积辽阔,占地球表面积的71%,水深巨大,平均深度为3800m,体积13.7×108km3。水的比热大,热容量大,1km3的海水温度降低1℃放出的热量,可使逾3000cm3的空气温度升高1℃。如果全球100m厚的表层海水降温1℃,它放出的热量就可以使全球大气增温60℃。 夏天,太阳辐射强,但因海水是透明的液体,太阳辐射可以传至较深的地方;再者通过潮汐和波浪也可把浅层吸收的能量传递到深层。因海水的比热大、热容量大,夏天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大量地储存在海水中,而不是完全地辐射传递给大气,所以造成夏天气温不是太高。冬天时,太阳辐射较弱,海水得到的能量较少,但海水夏天储存的太阳辐射能量在冬天辐射出来,使冬天的气温不致过低。这样海洋像一个巨大的空调机,调节着地球表面的温度。 地球上的水可以进行气态、液态、固态三态的转换,可以在海陆间、海上、内陆进行循环,伴随着水循环和水的三态的转化,使能量产生转换和转移。当一种或多种原因使气温升高时,固态的水就会转变成液态的,液态的水也会转变成气态的水,这种转化过程中就会吸收大量的能量,使气温升得不至过高;当一种或多种原因使气温降低时,气态的、液态的水就会转变成固态的水,汽态的水也会转变成液态的水,这就会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使气温降得不至过低。伴随地球上水的三态转变和水循环的实现造成能量的转移和转换,使不同的时间、不同地域的能量得以交换。 世界大洋面积广大,彼此相通,在大气环流及其他因素作用下海水运动形成洋流。大气环流和洋流共同作用使高低纬之间的能量得以输送和平衡。 各纬度上辐射差额温度与实际温度的比较 温度℃(平均值) 纬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辐射差额温度(对于不流动大气、海水的计算) 39 36 32 22 8 -6 -20 -32 -41 -44 实际观测温度 26 27 25 20 14 6 -1 -9 -18 -22 温度差数 -13 -9 -7 -2 +6 +12 +19 +23 +23 +22 由上表可见,由于大气环流和洋流输送热量的结果,热带温度降低了7℃~13℃以上,中纬度地区温度有所升高,纬度60°以上地区升高了20℃以上。据最新的资料,赤道实测温度比辐射差额温度降低了14℃,而极地则提高了25℃。因此,因大气和水的存在而形成的大气环流和洋流在缓和赤道与极地间南北温差上确实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扩大了生命生存的地域范围。 由于以上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地球表面温度白天不是太高,夜晚不是太低;夏天不是太高,冬天不是太低;间冰期时不是太高,冰期时不是太低;低纬度地区不是太高,高纬度地区不是太低。现在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为15℃,陆地表面平均温度为22℃,适合各类生命物质的生存和发展。
求采纳
关于“人从何处而来?”这个问题,全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人 们都曾提出了大量内容迥异的神话传说和宗教故事,《圣经》里“创 世记”的“上帝造人”是其中较为著名的一个。直到1859年,英国生 物学家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用进化论代替神创论,用自然选 择取代“上帝的旨意”,来解释地球上存在不同物种的这一事实。 1871年,他又在《人类起源及性的选择》中正式提出了人是从猿进化 而来的理论。 然而,进化论者在当时只能从解剖学、胚胎学等相关学科取得间 接证据,以及按照一般的进化原理来论证从猿到人的理论,直接的即 化石的证据在当时还是缺少的,为这种理论提供实物依据就成为当时 众多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的课题。 主持过陕西公王岭蓝田人遗址发掘工作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 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黄慰文说:“达尔文的理论在当时是少数派, 因此关键是要从地层里找到从猿到人的化石和考古材料,这就是一个 多世纪以来科学家们在世界各地寻找的东西。” 从“欧洲中心”到“神秘东方” 十九世纪,人们曾抱着欧洲是人类进化中心的观点,当时,史前 考古多集于这门学科的发祥地法英等欧洲国家,产生这种思想是很自 然的。然而在二十世纪初,亚洲这块幅员广大、人口众多而又神秘莫 测的古老大地吸引了他们的目光。 1890年冬,荷兰解剖学者欧根・杜布瓦在西南太平洋万顷碧波之 上的“千岛之国”发现了爪哇直立人化石,这在当时如“一石激起千 层浪”,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和争议。但除此之外,人们对于早期人类 在亚洲的活动还所知无几。然而,这并末动摇这些有识之士的信念, 他们相信:亚洲“可能”充当过人类进化的宽阔舞台,“可能”是最 古老的人类工业的巨大扩散中心。当然,这种相信虽然缺乏确实的考 古发现,但也并非是毫无根据的臆测:亚洲毕竟拥有旧大陆的“半壁 江山”,是连结新大陆和大洋洲的通道和地理上的“世界中心”;晚 新生代喜马拉雅山的隆起使亚洲广大地区干旱化加剧而具备了适于古 猿下地并向人类演变的环境。正是在这种信念激励下,来自美、法、 英、瑞典、瑞士等国的科学家们纷纷涌向亚洲,其中就有神秘的东方 古国――中国。人们都想知道,这块盛产丝绸、陶瓷和孕育了五千年 古老文明的土地,是否也曾是人类起源的摇篮呢? 1914年,法国传教士桑志华创办的天津北疆博物院,在黄河流域 开展古生物学和石器时代考古的调查工作。6年之后,桑志华在甘肃庆 阳县北面的晚更新世黄土堆积中发现了3件人工打制的石制品,这是第 一次在中国土地上发现旧石器。 1925年―1926年,美国中亚探险队考古学主任纳尔逊在长江三峡 地区调查史前遗迹。 1921年,中国北洋政府聘请的矿政顾问、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 约请了年轻的奥地利古生物学家丹斯基共同在北京周口店考察,发现 了龙骨山遗址,并于1921年和1923年两次试掘中发掘出两枚北京人牙 齿化石。1927年4月,中国地质调查所与北京协和医学院合作,由中国 地质学家李捷与瑞典古生物学家步林负责,正式开始在周口店遗址的 大规模发掘,当年就获得化石材料500箱。 1929年,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委派年轻的裴文中负责周 口店遗址的发掘工作,12月2日,从一个称为“猿人洞”的地方发现了 第一个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这是在世界古人类化石研究史上划时代 的重大事件,令国内外为之震惊。北京人在周口店一带生活的年代, 从距今70万年至大约20万年前,遗址上发现了40多个个体的人类化石, 这在世界上是非常罕见的。 黄慰文说:“这一阶段在中国有很多考古发现,为‘亚洲是人类 演化的巨大舞台’这种预见提供了丰富证据,特别是周口店北京人遗 址的发现和研究。” 从“亚洲中心”到“非洲中心” 进入50年代,考古学者在我国辽阔的国土上,寻找到了不同阶段 的古人类文化遗存,虽然化石材料不多,但中国古人类的一些特征仍 然在这些标本上有所体现。 1954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在贾兰坡主持下 开始发掘丁村旧石器中期遗址。 1963年,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在陕西蓝田县陈家窝村发现 了一件直立人的下颔骨化石,属中更新世,距今约60万年。 次年,又从公王岭发掘出一件直立人头骨化石,即今天所说的蓝 田人,年代距今115万年左右。 一年之后,云南元谋又出土了两颗距今170万年的直立人牙齿。 同样是在60年代,华北的山西西侯度这个早更新世遗址的发现, 其年代也已冲破一百万年的“年代极限”。 黄慰文惋惜地说:“但是由于这些发现没有及时公布于众,而当 时非洲、尤其是东非又出现了一系列重大发现,这些都吸引了来自西 方的许多考察队,人们的目光再次转向西方。”这些发现中,有 1959年在坦桑尼亚奥杜威峡谷早更新世地层早期发现了人类化石和共 生的旧石器。它们证实原本争论不休的到底是人是猿的南方古猿类中 包含有会制作工具的、后来被命名为能人的“真正的人”,它的年代 为距今180万年,比爪哇人、北京人所代表的直立人几乎早了100万年。 随后,能人化石和最古老的石器工业陆陆续续在埃塞俄比亚、扎伊尔、 肯尼亚和南非等地发现,年代可回溯到距今260万年。 这些接连不断的发现使越来越多的人相信非洲是人类起源的中心。 而且,达尔文在《人类起源及性的选择》中就曾认为非洲的大猩猩和 黑猩猩同现代人类的亲缘最近,因而推论人类的早期祖先曾生活于非 洲大陆。40年代末,美国考古学家莫维士又提出“两种文化”理论, 按照这个后来被称为“莫维士线”的理论,旧石器时代初期的欧、亚、 非大陆分为先进和落后的两个文化圈,西面是一个以地中海为中心, 包括非洲、欧洲和中东以及印度半岛,称为“手斧文化圈”;东面一 个包括东亚和东南亚,缺少手斧,只有简单的石片和用粗砾加工的砍 斫器,称为“砍斫器文化圈”。这又强化了达尔文关于人类起源于非 洲的理论倾向。 因此,一些学者对于来自非洲以外、尤其是亚洲的发现难免抱着 一种警惕的和怀疑的目光,甚至认定东亚不会发现早于距今100万年的 人类遗迹。 黄慰文认为,50年代以来,非洲大陆寻找早期人类遗迹的工作蓬 勃发展,重大发现接连不断,很多材料不是比我们早一点,而是早一 大截,差距就拉大了,很自然增强了“非洲起源说”的分量。 “走出非洲” 70年代以来,在我国许多地方发现了不少新的、有的保存还较好 的人类化石: 在安徽和县、湖北郧县、南京汤山,发现多处直立人化石; 在贵州桐梓、山西许家窑、陕西大荔、辽宁金牛山、安徽巢县, 又发掘出多处早期智人化石; 在中国南方,巫山人遗址和安徽人字洞遗址,又把100万年甩在后 面,叩响了200万年的大关。我国科学家对重庆“巫山人”遗址出土的 大量石制品进行古地磁和电子自旋共振法测定证实,200万年前我国就 已出现了在长江三峡一带活动的古人类。而人字洞遗址中与人工制品 共生的哺乳动物群几乎全部由绝灭种组成并含大量上新世的成分,性 质比巫山的更古老,原研究者据此估计其年代可能为距今200―240万 年,即早更新世刚刚开始; 在华北的泥河湾盆地,相继发现的多处旧石器遗址,如小长梁、 马圈沟以及新近公布的大南沟。泥河湾的大南沟据发表的报告推断属 于上新世,年代有可能达到距今300万年。 与此同时,在旧石器文化研究上也取得重要突破。例如,“莫维 士线”由于广西百色盆地出土了距今73―78万年的手斧而被打破了。 这些发现是新中国考古学的重大突破,进一步动摇了“人类起源于非 洲”的人类进化学说,从而为在我国境内寻找更为古老的人类化石以 及文化遗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华文明的起源问题曙光初露。 中国的古人类与旧石器考古从本世纪20年代算起已经历了80年, 人类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历史大幅度向昔日延伸。近二、三十年来无 论在材料积累还是研究水平上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近20年来中 国考古学的新成就更是为世界瞩目。 黄慰文认为,最近20年来,特别是近年来,亚洲地区又有许多很 大的考古突破,发现了一些年代不仅突破100万年,而且是接近或超过 200万年的遗址,而且这部分遗址与非洲最早的人类化石和旧石器的年 代大体拉平。“虽然亚洲的一些新发现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但有一 点可以肯定的是,亚洲不能再被忽视了。既然亚、非发现的年代相当, 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人类起源是单一地区还是多地区起源的理论问题。 长时间以来,我们还是以‘单一地区起源说’指导工作,这种观点正 面临许多挑战。根据地质学研究成果表明,近500万年以来在全球环境 变动的趋势中,从非洲到亚洲一直到东亚形成了一个季风分布带,正 好是今天发现的人类化石的主要集中地,而500万年前正好是从猿到人 转变的关键时期,这个研究成果支持了多地区起源说。我们应该把是 亚洲还是非洲起源的争论放在一边,加强工作,避免偏见,客观地面 对世界各地新的考古发现。”
地球上原本没有人类,你知道第一个“人类”是怎么来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