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节制美德思想?

bdqnwqk3个月前学者11

儒家向来以奢侈淫乐为耻,而以节俭适度为评判德行的标准之一。

对于节俭、适度的生活观的关注,其根本原因在于儒家认为道德应该具有内在超越性。节俭作为一种生活观,无疑是具有生态意义的,因为过度消费已经成为生态保护中一个严峻的问题,而提倡节俭的生活观正是化解这一矛盾的途径之一。

在我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节俭的观念形成较早,但是由朴素自发的行为阶段上升为自觉理性的思想道德理论阶段,是由先秦儒家所完成的。不论是个人道德人格的完善,还是治国安邦的大局需要,俭约思想与勤俭行为都是不可或缺的,这一理念,由于儒家的大力提倡,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1.崇尚节俭的传统

提倡节俭并不是两汉经学的专利,而是继承了原始儒家的观念。如孔子的节用观,是跟儒家“爱人”、“惠民”的政治伦理思想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儒家主张统治者以德治国必须具备的道德观念。敬事、诚信、节用、爱人都是同一个层次的道德范畴,是对统治者的道德行为规范。

孔子还把“君子惠而不费”,即君子给别人带来好处,自己却节用而不浪费,作为“五美”(五种美德)之首,这不仅针对君子的,实际上也是对于统治者的道德要求。

儒家非常注重理念的践行,因而纵观整部《论语》,极少有形而上的大段理论论述,而都是结合实际事例做出评点。原始儒家对于生活观的重视,表现在各个细节方面。孔子常以生活细节来判断一个人的德行如何,如“巧言令色,鲜仁矣”,仅以一个言谈的细节,便判定某一类人并不具有仁德。

因此,孔子也将节用作为仁人君子日常生活的一种美德加以倡导。孔子主张节俭,反对奢侈,哪怕别人说自己简陋亦无妨。纵观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的俭约思想,可以看出,中华民族的俭约思想已经相当成熟了,已经由原来的朴素自发性阶段上升为自觉性的思想道德理论阶段。

2.对于物欲的内在超越性

节俭观念不仅是来自于儒家安贫乐道的传统,在对生活和消费上,儒家崇尚节俭,是是有着深层的含义:君子的德行,应当对于外在物质条件有所超越。

物质的欲望对于有德行的人而言,其吸引力应该是不足道的。内在超越性是原始儒家竭力追求的目标,从《论语》的很多章节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超越性所表现出的智慧。对于物欲的内在超越,也是儒家德行修养的一个重要环节。

《论语·述而》记载孔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句话言辞简洁,却传神地表达出原始儒家对于内在精神自由的向往,而物质条件不应成为对精神圆满的限制。因此尽管饮食较为简陋,君子也乐在其中。而物质财富的取得,如果不是合乎“义”的,那便犹如天边的浮云,君子是毫不看重的。

对于具有这种物质超越性的人,孔子是不吝于赞赏的,如他表扬自己的弟子颜渊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甚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重复一遍关于“贤哉,回也”的赞叹,充分表露出孔子的赞赏之情。《论语·述而》篇还有一句,孔子说:“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奢侈不能长久,而节俭却可巩固根本,维系家族的繁衍,两者相较,当然宁可选择后者。在《论语·子罕》篇中,孔子也说:“俭,吾从众。”他对贪恋物欲色欲并沉湎其中的人,态度鲜明地表示厌恶,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论语·八佾》记载,林放问孔子“礼之本”,孔子回答说:“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孔子认为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值得思考,虽然礼所表现出来的是一些仪式、礼仪,很形式化,然而礼的本质精神并不在于这种外在形式,也不鼓励学者去追求这种形式。

因此,礼,与其铺张,不如简单一些。所以即便是礼仪事务,孔子认为,最重要是内容,至于形式上,可以表现得简洁一些,不必铺张渲染。

儒家倡导节俭适度的生活观,除了这种道德的内在超越性,还在于儒家一贯所持有的中庸的理念。中庸,以程颐的解释,是“不偏之谓中,不易之为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儒家所追求的中庸精神,来源于对理性节制的追求,这一点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亦有共通之处。

没有约束而肆意滋长的情绪及欲望,在儒家看来,是粗鄙失礼的行为,欠缺教养的表现。是故谦谦君子,应当持节后发,不偏激、不偏颇,有节、有度,适可而止。《论语·尧曰》篇言:“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过度的消费或铺张,这是违背中庸理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