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强化的含义及表现?

bdqnwqk3个月前学者14

一、强化的含义

强化理论是由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提出的。30年代,通过“斯金纳箱”的实验,斯金纳得出了一个结论:人或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会采取一定的行为作用于环境,当这种行为的后果对他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在以后重复出现;不利时,这种行为就减弱或消失。他据此提出了著名的强化理论。任何能够提高一个特定反应出现概率的事物都是强化,强化在有机体条件反应的形成中起着关键作用,强化决定了动物的行为是否会发生变化,新的行为模式要练习多次才能形成,以及形成后能保持多久。

二、常见的强化理论的运用

(一)强化:

1.正强化:个体做出某种行为或反应,随后或同时得到某种奖励,从而使行为或反应强度、概率或速度增加的过程。

2.负强化:对于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撤消或减弱原来存在的消极刺激或者条件以使这些行为发生的频率提高。

(二)惩罚:行为反应出现后呈现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行为反应。

(三)消除:行为出现后,撤销强化物,使行为反应发生概率降低。

三、强化物

凡是能增强反应概率的刺激和事件都叫强化物,反之,在反应之后紧跟一个讨厌的刺激,从而导致反应率下降,则是惩罚。

四、强化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1)依照强化对象的不同需要选择不同的强化措施

强化对象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该用何种强化措施。       

(2)分阶段设立目标

把实现总目标的复杂行为过程分解成许多小目标来完成,每实现一个小目标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使每一阶段、每一步骤行为的积极性得以保持巩固,就可以达到有效地控制、矫正和改变行为的目的。

(3)及时反馈

当学生做出良好行为后,要予以及时强化,否则,这种行为容易消退。要求教育者在教育教学中要贯彻及时反馈的原则,敏锐地观察到学生的进步,哪怕是一小点,都要及时给予强化,使学生的进步行为进一步发展起来,最终达到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目的。 

(4)正强化为主,负强化为辅 

教育工作者大量运用积极强化来教育学生,用积极强化物来使学生形成和维持良好行为。要多鼓励学生,不要滥用惩罚。

强化理论有助于对行为的理解和引导。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强化理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塑造良好行为。

什么是强化法?

强化法(reinforcement methods)是指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原理设计出来的,目的在于通过强化(即奖励)而造成某种期望出现的良好行为的一项行为治疗技术。强化理论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斯金纳、赫西、布兰查德等人提出的一种理论,也称为行为修正理论或行为矫正理论。

最早提出强化概念的是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在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中,强化指伴随于条件刺激物之后的无条件刺激的呈现,是一个行为前的、自然的、被动的、特定的过程。

通过扩大和强化试验对象的作用,以提高试验效果的方法称为强化试验法.例如板凳的承重试验

斯金纳的理论?

强化理论。

斯金纳提出了强化理论,是以学习的强化原则为基础的关于理解和修正人的行为的一种学说。所谓强化,从其最基本的形式来讲,指的是对一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的后果(报酬或惩罚),在某种程度上,将决定这种行为是否会在未来重演。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强化可分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在管理中,强化是对组织强化这些行为所需的行为进行奖励;负强化被定义为持续重复行为,减少或消除不愉快的刺激。

标签: 斯金纳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