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徒伊朗作家?
法罗赫扎德,伊朗女诗人。生于马赞德兰。出身书香门第。小时候迁居德黑兰。自幼聪明好学,性格开朗。16岁结婚,一年后开始发表诗作。
50年代接连出版《囚徒》(1955)、《围墙》(1956)和《叛逆》(1958)3部诗集,褒贬不一,引起文坛轰动。
《囚徒》收诗44首,发表后7年内再版了3次,颇受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和妇女的欢迎。作品表现出穆斯林妇女炽热如火的纯情,内心深处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和憧憬,以及诗人以象征手法表述爱情欲望和冲动时,慑于封建伦理道德和传统宗教观念的压力而产生的复杂矛盾心理。
《围墙》收诗25首,从字里行间不难看出作者依然没有摆脱“囚徒”的处境:四面“围墙”高耸,令她插翅难飞,只得在“阴影世界”挣扎、苦熬。但诗人并不肯逆来顺受、忍气吞声,她坚定地表示:哪怕“丧失理智”,也不愿亏待自己的“一片真情”;宁肯亵神犯罪,也要畅饮“爱的香醇”。这种把“求爱”置于“敬主”之上的反叛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叛逆》包括一首长诗和17首短诗。顾名思义,作者意在表现与传统的宗教道德观念实行彻底决裂。法罗赫扎德从“奴性”和“神性”两个方面,探讨了罪恶的本源问题。认为人类的命运比诱惑人类犯罪的魔鬼更加可悲;而这个充满诱惑和罪恶的世界之所以如同地狱一般,乃是圣明的真主使然,她恨不能“代替真主”另造一个“充满阳光、友谊和爱情”的新世界。女诗人对传统宗教观念的反叛,自然被视为大逆不道,招来守旧派和卫道士的讽刺谩骂和诽谤攻击。
发表于1963年的《重生》,收诗33首,是法罗赫扎德最后一部诗集。从诗歌内容来看,她不再局限于个人内心情感的表达,而是把目光投向更加广阔的社会空间。
在《土地的标志》和《绿色的梦幻》等诗篇中,诗人看到社会的腐败、堕落,当权者的虚伪奸诈和劳苦大众遭受的苦难。她的思想感情发生了变化,对社会本质的认识更加深刻。与先前天真烂漫、富于幻想和激情的她相比,更添了几分成熟和老练,诗风也显得更加深沉和含蓄。
1967年因意外车祸去世。
伊本鲁世德的著作?
伊本·鲁世德既是著名医学家,著有百科全书式的医学著作《医学通则》,也是出色的伊斯兰法学家、天文学家和哲学家。他继承和发展了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中科学和理性的学说,融合了东西方阿拉伯哲学家的思想成果,被誉为伊斯兰哲学的集大成者。伊本·鲁世德是“双重真理论”的奠基者之一,主张理性和天启、哲学与宗教并不矛盾。除了天启的信条,一切事物都应受理性的检验和判决。
伊朗的通用语言?
伊朗从公元前550年居鲁士大帝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波斯帝国至今,其语言文字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古波斯语时期(公元前550年至公元前331年)、中古波斯语时期(公元前250年至公元651年)和近波代斯语时期(公元9世纪初至今)。
古波斯语是楔形文字,有36个字母,从左至右书写。现在古币、图章、石碑及崖刻上仍有留存。最详细的是伊朗西部比斯通山上的崖刻。这一崖刻共420行18900个字,记述了大流士皇帝内征外讨、开疆扩土、当政治国的情况和对天神的颂赞(天神是琐罗亚斯德教即拜火教的主神)。
中古波斯语即巴列维语。分安息巴列维语和萨珊巴列维语,两种语言大同小异。安息巴列维语有25个字母,一个字母代表数个不同的音素。萨珊巴列维语多存留于宗教、历史、文学著作当中。当代普通伊朗人已读不懂巴列维语著作,只在伊朗大学中讲授。我国新疆出土的不少摩尼教经文著作残片(现存德国)是用安息巴列维语写成的。近代波斯语又称达里波斯语(宫廷波斯语),是伊朗当今通用的语言。它源于东部霍拉桑的方言,于8世纪末至9世纪初开始普及。据传阿拉伯人占领波斯西部后,当朝末代皇帝耶兹德卡尔德率众东逃至霍拉桑,其宫廷用语就是这种语言。近代波斯语采用阿拉伯字母(32个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