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述哪一项说法正确表达了加速原理
a、V1、V0都是矢量,大小与方向。
A选项,位置变化:L=Vt+1/2at*t 如果V大,L也可以变化大 不能选。
B选项,v1=V0+at,如果V0=0,a与v方向垂直,速率变化无0,只是方向改变。不能选。
C选项,匀速直线加速运动,V在变,a就不变。
所有选D。v1=V0+at,a与v0方向相同,那么v1就是做加速运动。
附加:物理要熟悉原理,不要老靠记公式来作答。熟悉几个代表性强的物理实例,可能会简化
重离子加速器的作用是什么?
1988年12月12日,中国最大的重离子加速器在兰州建成,并引出碳离子束。这是中国高科技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它的建成将为中国重离子物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提供重要手段,标志着中国的回旋加速技术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重离子物理是60年代末由原子核物理开拓出的一个蓬勃发展的新领域,在其他学科,如原子物理、生命科学、材料科学。新能源研究等,重离子束亦显示出日益重要的应用前景并形成了诸多重要的交叉学科。7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将1.5米回旋加速器改建为重离子加速器,初步开展了重离子物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后来又提出了建造大型重离子加速器的设想。方案经过论证和初步物理设计,于1997年11月被列为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动工兴建。它的建设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全国100多个单位参与了设计、制造和安装,所有部件全部是中国生产的。建成后的重离子加速器系统由注入器、主加器、8个实验终端和前后束流输运线组成,可加速元素周期表钼之前的73种元素的离子,是中国能量最高、加速离于种失最多。规模最大的重离子加速器,其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外也只有法国和日本建成了这样的加速器。
重离子加速器的工作原理可以形象地比喻为用一个原子核作为炮弹,用另一个原子核作为靶子,轰击后如果形成新的原子核,就产生了一种新的物质。用重离子加速器产生的重离子轰击原子核,可以帮助人们揭示物理结构和运动的奥秘:经重离子柬辐射可以改变材料的性能,改变生物遗传特性,在原子物理、分子物、固体物理、材料科学、辐射生物学方面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重离子加速器的建设是涉及多学科专业的综合性科学技术c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建成后,根据国际重离子加速器技术发展趋势和开展原子物理前沿领域研究的实际需要,2000年,我国又决定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上续建电子冷却存储环(cRS)重大科学工程。目前该工程进展顺利,现已完成注入线和主环全部设备的加工。安装等工作,预计2004年年底可以主环联调。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的建设历程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重离子加速器的发展,原子核物理开拓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领域――重离子物理。在其它学科,如原子物理、材料科学、生命科学、新能源研究、天体物理等领域,重离子束亦显示出日益重要的应用前景并形成了重要的交叉学科。 为使我国在重离子物理的前沿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由国家投资建设了兰州重离子加速器(HIRFL)。经过三个大科学工程的建设及多次改进,兰州重离子加速器现已经发展成为我国能量最高、规模最大的重离子研究,它由电子回旋共振(ECR)离子源、1.7米扇聚焦回旋加速器(SFC)、大型分离扇回旋加速器(SSC)、新建的冷却储存环(CSR)主环和实验环、放射性束流线、实验终端等主要设施组成。
近代物理所于20世纪60年代初建成了1.5米经典回旋加速器,通过轻核反应实验研究,为中国氢弹研制作出了贡献。70年代初,在国际重离子物理迅猛发展的形势下,将1.5米回旋加速器改建成能加速较轻重离子的加速器,在中国率先开展了低能重离子物理基础研究。
1976年11月,中国国家计委批准由近代物理所负责设计建造兰州重离子加速器的主加速器系统,主要建设一台大型分离扇回旋加速器及几个实验终端。同时,由中科院匹配经费把原1.5米回旋加速器改建成1.7米扇聚焦回旋加速器作为注入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的主加速器SSC和注入器SFC于1988年建成,其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199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SSC与SFC联合运行,可以把重离子加速到中等能量,用以开展远离稳定线新核素合成、中低能重离子碰撞和热核性质、重离子束应用等研究。
1991年8月,原国家计委批准成立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向国内外开放。1997年在主加速器SSC上建成具有创新结构的中能放射性束流线(RIBLL),为我国开展放射性束物理研究创造了条件;2006年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超导高电荷态ECR离子源建成并投入运行,使HIRFL的束流强度显著提高;再加上一批改造项目的实施,使HIRFL的运行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为使我国重离子物理研究继续在部分前沿领域保持国际先进性,同时深入开展重离子治疗肿瘤等交叉学科研究,近代物理研究所经过多年的预研及反复论证,并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在HIRFL上扩建多用途的冷却储存环(CSR)工程。CSR作为国家“九五”重大科学工程,于1997年6月经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审议通过,2000年4月经国家发改委批准开工建设,2008年7月通过国家验收,正式投入运行。CSR突出的创新点是,高品质同步环和大接受度实验环双环运行,并配以空心电子束冷却,大幅度提高了束流累积效率、重离子束的能量、流强和束流品质,使一些极端条件下的高精度测量成为可能。工程建设坚持自主创新,自行研制的设备超过70%,在超高真空、磁铁及其电源的设计加工、自动控制等方面都达到了国际同类装置的先进水平。CSR的投入使用为中国重离子核物理、放射性束物理、高离化态原子物理、核天体物理、强子物理等基础研究,以及生命科学、材料科学、航天科技等应用研究提供了先进的实验条件,201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