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杜威的美学理论,审美经验来源于日常生活经验,那么为什么不是所有的日常生活经验都上升为审美经验?

bdqnwqk3个月前学者13

杜威美学有寻求连续性、回归日常生活的基本立场,其中包括恢复艺术品的经验与日常生活经验之间的连续性,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的连续性,以及美的艺术与实用的或技术的艺术之间的连续性。其次,杜威美学与他的一元论经验哲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艺术即经验”的基本命题。
总的说来,杜威美学谈得最多的是恢复艺术与非艺术之间的连续性。这种恢复包括几个层次。第一是艺术品的经验与日常生活经验之间的连续性。我们并非只在接触艺术品时才产生经验,在日常生活中,经验是无处不在的。任何能够抓住我们的注意力,使我们发展兴趣,给我们提供愉悦的事件与情景,都能使我们产生经验。我们关注一个爆炸性新闻,听到一则笑话,农村孩子跑十里、二十里去看火车,在城里工作和居住的人不远千里万里去旅游,所获得的都是经验。这些经验过去被认为与艺术经验毫不相干。艺术经验被当做穿着礼服在音乐厅和剧院里正襟危坐听音乐和看戏,被看成是去博物馆和画廊观赏艺术名作,被局限于阅读文学名著。艺术理论的研究,只是从这些艺术经验出发,或者说,只是从公认的艺术作品出发。杜威认为,建立在这种认识基础上的艺术理论,是一种空中楼阁。这是艺术理论走向形式主义,变得苍白无力的原因。因此,在他看来,艺术哲学家的任务是致力于“恢复作为艺术品的经验的精致与强烈的形式,与普遍承认的构成经验的日常事件、活动,以及苦难之间的连续性
这是以偏概全的说法。我认为,确切地说审美经验来自于部分日常生活经验。或者有的经验是可以上升到审美的,但人们还没发现。

有什么好看的哲学书籍,老师们推荐一下

黑格尔《小逻辑》《精神现象学》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实践理性批判》
叔本华《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 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老子《道德经》 《周易》 《金刚经》《六祖坛经》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维根特斯坦《逻辑哲学论》
马克思《资本论》 帕斯卡《思想录》 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 休谟《人性论》 威廉詹姆斯《实用主义》 杜威《实用主义》

爱默生写过什么书?有哲学性的并且著名的

爱默生作品不多,他擅长演讲,爱写散文,作品收录于《论文集》第一集和《论文集》第二集,包括《论自助》(Self-Reliance)、《论超灵》(The Over-Soul)、《论补偿》(Compensation)、《论爱》(Love)、《论友谊》(friendship)等12篇论文。
爱默生集散文作家、思想家、诗人于一身,他的诗歌、散文独具特色,注重思想内容而没有过分注重词藻的华丽,行文犹如格言,哲理深入浅出,说服力强,且有典型的“爱默生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