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杨振宁竭力阻止中国建设大型高能对撞机?

bdqnwqk4个月前基础14

终于等到这个问题了,不请自来。

如果问我怎样看待杨振宁不同意中国建设大型高能对撞机,我只能说见仁见智。不愿意做过多的评论。但我个人还是很认可建设对撞机的。

第一,这个对撞机不算特别劳民伤财的工程,看着总工程款很大,据说要一千四百亿亿,但并不是一次性要把这个钱全部拨到位,如果按王贻芳的观点,第一批建设从2022年开始到2030年,八年时间,一共需要四百亿。第二批建设从2030年开始到2050年,二十年时间,一共需要一千亿。前者平均一年八十亿,后者平均一年五十亿。以我国现有的经济总量来看,并不是一笔很大的开支。是可以支付得起的。当年的三峡工程,相对而言花的钱可比这个多得多,当年也是有支持有反对,都不能说谁对谁错,都有道理,都是为国为民。但我们以结果来看,这个三峡工程对我国的经济有多大的提高是有目共睹的,也是不能否认的。当年能建三峡,现在为什么不能建对撞机呢?

第二,为了抢高科技人才。现阶段世界四分——中,美,欧,俄。其中以美欧的经济能力,科技能力最高。为什么?当年的高科技技术人才大多都在美欧。特别是美国,培养,招揽了多少高科技人才,这些人才为什么选择美国?可能很多人将因素归结于简单的经济原因,我认为这是极其荒唐的。小编我曾经看过钱学森教授的工资单照片,有五百块,在当时,工资在国内仅次于元帅,高于十位大将。可以说,国家在待遇上给予钱老的规格是超级高的。所以来说,顶级科技人才在经济上一般是不存在问题的。那缺什么?缺良好的实验环境。这里我再举一个例子,居里夫人。这位伟大的女科学家是我最敬仰的。如果谁说居里夫人爱钱,简直就是胡说八道。居里夫人本身是波兰国籍,后面长时间在法国工作生活,在54岁的时候,更是和两个女儿去了美国。为什么居里夫人不为波兰服务呢?很简单,以波兰的国力,如何能支撑居里夫人的实验要求。只有法国,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才能支撑居里夫人的实验要求。那么,如果我国通过建立对撞机建立较为完备的实验室,那么对全世界高科技人才有着极其巨大的吸引力。

第三,弯道超车。诚然,我国现在已经是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现在最主要的竞争对手也就是美国。但有一点必须注意,现在的美国绝不是巅峰状态的美国,美国现在的国家机器最多也就开动了百分之六七十,如果一旦有大规模冲突,美国国家机器全力发动,这个爆发力是极其恐怖的,当年美国二战期间就曾经展示过其惊人的国力。现在我国确实有很多方面是超过美国的,但那是美国没有发全力的结果,不是没有能力,而是懒得发力。一旦发力,我们还能领先几个方面真的不好说,毕竟我们真不知道美国有没有隐藏什么我们不为人知的科技实力。但我们现在的科技在理论上都是用的二战期间以爱因斯坦为首的那批科学家成果,如果我们能将这个理论基础扩大,甚至是跳跃式发展,形成代差,那就不一样了。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大刀长矛对飞机大炮会是一个什么结果。

当然,说了这么多,并不是说杨老的建议没有道理,而且即使我国建立起了对撞机,也未必能达到前面我所展望的那些未来。但,做了,总有机会。不做,一点机会都没有。

钱,我们不是拿不出来。有成果,我们能大翻身,不能,也并不是赔不起。国家发展有时候该赌的时候就该赌一下。小日本当年在对阵北洋水师并不占绝对优势的时候就主动出击,一战成名,奠定了后期大国的地位。那可是全部身家啊,如果我们连这点钱都不敢赌,凭什么超越一个科技,经济,军事都是全世界居首的国家呢?凭什么称民族伟大复兴呢?

完全赞同和支持杨振宁的看法和做法:高瞻远瞩、坚持反对“中国建设大型高能对撞机”的初心30年不改。

针对中国是否建设大型高能对撞机?物理学界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形成了以CEPC的主要提出者和推动者、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所长王贻芳VS诺贝尔奖获得者、中科院院士杨振宁为首的正反两派,双方各持己见。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并在全社会引起广泛的讨论。

作为一个旁观者、一个只学到高中物理的普通老百姓,通读、理解了两方的辩论和观点,客观、冷静地分析后发现:杨振宁的观点全面、细致,让人心悦诚服,引为高见。

一、时间点

杨振宁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表述了这样的观点,并不是在中国高能物理学家2012年提出CEPC计划(建设大型高能对撞机)后才反对。

不是突发奇想的不成熟观点,不是同行相轻,不是为了反对而反对,而是站在高能物理学科的巨大高度上发表的高瞻远瞩、真知灼见。

二、高能物理的学科发展趋势

20世纪后半世纪最红的物理学是高能物理,可是到了八十年代的时候,高能物理重要的观念都已经有了。世界高能物理的发展前景,并不在于高能加速器能量的增加,而在于物理观念的突破。“盛宴已过”一针见血的指出了:现在大对撞机是‘没落’的时候了。

21世纪将要发展的是什么呢?看清未来趋势是一个科学家头等大事。盲目的拼命上项目,这不是一个纯粹的科学家该干的事。

三、中国建设大型高能对撞机大约需要1000亿元左右的人民币。

王贻芳的观点是:我们愿意把20年所有人的钱集中在一个装置上,所以产生的效益比分成100个研究要高。

杨振宁的观点是:中国GDP虽然已跃居世界第二,但仍然只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有数亿农民与农民工,还有9000万的贫困人口,还有急待解决的环保问题,教育问题,医药健康问题等等,钱应该花在更需要的地方。

两相对比,你是否发现有莫名的熟悉感。对的,这跟很多城市主政官员的政绩工程同一个逻辑思路:宁愿花未来几十年的钱去搞仅仅有可能的大项目,去出政绩,而不是把钱花在更需要的其它项目上。为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如此行事,何其触目惊心!

四、高能物理的现实意义

七十年来高能物理的大成就对人类生活有没有实在好处呢?

杨振宁的答案是“没有”。至少未来三十、五十年内不会有。

真的有必要花1000亿建设大型高能对撞机?是否应该投入到更需要、更迫切的科研项目中去?

五、高能物理的发展的基石

杨振宁一针见血的指出: 美国高能物理发展能取得许多成绩核心要素是:一是经费充足,二是人才众多。

经费:现在中国每年的基础研究经费有900亿,数理化天地生6个领域。物理占1/5,一年大约有30亿科研经费。跟美国、欧洲各国的科研经费相比,完全没有可比性,差距很明显。

人才:60余名中国科学家(其中近四十人为台湾科学家)参与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的强子对撞机实验,中国的高能物理人才贮备可见一般。

花费1000亿建设大型高能对撞机,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高能物理的现状。

结语:

王贻芳的核心观点是:中国需要建设大型高能对撞机,谈的是需要性。盲目跟风,不知风向已变。

杨振宁的核心观点是:我懂高能物理,我认为你不要走这个方向。盛宴已过,高瞻远瞩,没有必要性。

高下立判!科学需要脚踏实地的努力和付出,不能急功近利,功利主义害已害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