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优秀的伊朗电影推荐?

bdqnwqk5个月前学者12

戈达尔说过:电影始于格里菲斯,止于阿巴斯。

阿巴斯•基阿罗斯塔米出生于伊朗首都德黑兰,这位电影大师以一己之力让伊朗电影被世界所熟知。

2017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有幸在大荧幕上看到了阿巴斯的所有作品。今天给大家推荐5部他的代表作,让大家对伊朗电影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何处是我朋友的家》

豆瓣评分8.6分,简单的故事,纯真而美好。

主人公放学时意外拿走了同桌的作业本,他想起老师白天威胁同桌如果还不完成作业就要开除他。

小男孩不得不在夜晚将至时,踏上给同桌还作业本的艰辛路程。

由于不知道同桌住的村庄在哪里,他到处碰壁,不断寻找。

一个简单的小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孩童的纯真,电影结尾作业本中的小黄花温暖了所有人。

这部电影获得了第42届戛纳电影节艺术电影奖。

《橄榄树下的情人》

豆瓣评分8.3分,一部关于拍电影的电影。

伊朗大地震后,一位导演带着摄制组来到了小乡村,选了两位没有任何表演经验的男女青年侯塞因和塔赫莉。

地震前,侯塞因是个穷小子,塔赫莉家庭优渥,两人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地震摧毁了塔赫莉的一切,侯塞因还是那个穷小子。

拍戏中,侯塞因喜欢上了塔赫莉,他一遍又一遍的说错台词,做错动作,就为了能多跟塔赫莉说几句话,但塔赫莉对他爱搭不理。

电影拍完后塔赫莉走路回家,侯塞因跑过之字形山路,穿过一片橄榄树林,在这个大远景长镜头中,我们看到侯塞因追上了塔赫莉,他一定是在告白。

《生生长流》

《橄榄树下的情人》《何处是我朋友的家》《生生长流》共同构成了阿巴斯的“乡村三部曲”。三部电影虚虚实实,共同构成了伊朗乡村风貌。

《生生长流》豆瓣评分8.6分,这部电影更像是在记录,记录大地震后的场景。

人们并没有沉溺于悲伤的情绪中,而是选择了积极面对,重建家园。

阿巴斯在电影中一路寻找《何处是我朋友的家》中那个小男孩,让人分不清哪些是现实,哪些又是电影,而这,正是阿巴斯的魅力所在。

《樱桃的滋味》

除了“乡村三部曲”,阿巴斯的《樱桃的滋味》《随风而逝》《特写》等等都是伊朗电影的代表作。

《樱桃的滋味》是一部对观众很不友好的电影,说白了就是非常催眠。

阿巴斯在电影中大谈自己对生命的理解,抛弃生命或是拥抱生命,是一个深刻的话题。

《特写》

豆瓣评分8.5分,这部电影是半剧情半纪录的形式,非常能体现阿巴斯的风格。

虚实之间,表现了一个狂热影迷的行骗历程。

当然,伊朗并不只有阿巴斯的电影,但阿巴斯对伊朗电影的影响和贡献无疑是最大的,这可以在纪录片《与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的76分15秒》中看到。

其他经典的伊朗影片还有:《一次别离》《小鞋子》《推销员》《黑板》《面纱之后》《魔毯》《生命的圆圈》等等。

最近因为机缘巧合,看了伊朗导演阿斯哈·法哈蒂的电影《一次别离》,并被影片中所展现的伊朗社会所震撼和吸引。

该片以白描的形式,通过一对夫妻的离婚简介反映了伊朗社会现代与传统、道德与法律、城市与谎言、婚姻与爱情、父母与子女、移民与留守等众多问题。以纪录片的摄影手法,最大化还原了伊朗生活的真实面貌。

随手查阅了一下,目前对于伊朗电影史的系统研究资料并不丰富,而且如果想要“系统地”观赏伊朗电影,在目前的条件下也比较困难,因为片源难寻。

接下来我将结合伊朗电影发展的历史,为大家推荐几部伊朗优质导演的优质影片。

1900年8月18日,一段用赛璐珞胶片记录的日常生活影像,宣告了伊朗电影的诞生。此时,据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放映《火车进站》不到五年。

然而,伊朗电影诞生后便被锁入王宫,成为节庆气氛的时髦点缀,直到4年后,才在德黑兰第一次与大众见面。

此时,伊朗电影的观众主要是上流社会的绅士淑女,但不久就因为宗教势力的干预而夭折了。

到了巴列维王朝(1925-1979)时期,尤其是二战后,伊朗电影产业才开始逐渐恢复。涌现出了以达鲁希·梅赫朱依为代表的第一代导演。

他们继承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写实风格,用朴素的镜头讲述现实,开拓了伊朗乡土写实电影的道路。

1979年是伊朗电影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这一年,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对伊朗的社会文化带来了巨大的改变。新政权倡导“伊斯兰电影”并以“腐蚀观众”的罪名清洗了一大批导演,彻底淘汰了革命前那些暴力、大腕歌星等快餐电影的粗俗作品,电影音乐、美丽的外景、精致的化妆、特技镜头等电影手段开始受到重视。

这一时期伊朗电影的特点,除了技术的改善,还有伊朗政府对伊朗电影行业的掌控,电影人的创作自由受到了极大地限制。

因此,1979年后伊朗电影逐渐发展成两种主要形式:

·官方推崇的为宗教及政治服务的宣传片。

·国际上收到认可的蕴含人生哲理的儿童片。

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就是第二代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和莫森·玛克玛尔巴夫。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Abbas Kiarostami,1940-2016)

他是伊朗电影的“灵魂人物”,不仅是举世公认的电影巨匠,而且伊朗电影复兴的功臣。

他早期的作品以短片见长,如首部抒情短片《面包与小巷》;

1974年,他推出了第一部剧情长片《旅行者》(虽然只有74分钟),细腻地描绘了一个叛逆的乡村问题少年,执意要到首都德黑兰看足球比赛。

80年代,他相机拍摄了一些反应伊朗学龄儿童面临的问题的纪录片,如《一年级新生》(1985)、《家庭作业》(1989)等。

1987年,他制作的《何处是我朋友的家》在当年的卢卡罗电影节上获奖,为他赢得了第一次国际声誉。

1997年,他导演的《樱桃的滋味》摘得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然而却因为在领奖时亲吻颁奖嘉宾凯瑟琳·德娜芙的脸颊而在伊朗引起轩然大波并遭到封杀。此后他更多地活跃在欧洲参与合拍。

莫森·玛克玛尔巴夫(Mohsen Makhmalbaf,1957-)

他是真正从伊斯兰革命后起步的“新一代”导演代表人物,最突出的成就之一是创立了集电影制作、教学培训于一体的“马克马巴夫之家”。

他导演生涯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关注政治和思想原则为主,讨论生与死问题,代表作有《抵制》(1985)等。

第二阶段更注重表现自我意识,认为影片的隐喻比剧中的内容更重要,代表作有《骑单车的人》(1988)等。

第三阶段的影片更注重情节的展现和人物的塑造,代表作有《伊朗电影往事》(1992)、《演员》(1992)和《电影万岁》(1995)等。

第四阶段的影片注重对自我的突破和再创造,偏重电影语言的诗化运用。代表作有《魔毯》(1996)、《坎大哈》(2001)等。

1997年,穆罕默德·卡拉米当选伊朗新总统,伊朗电影迎来了又一次大发展。

卡米拉面对全球化挑战,对伊朗电影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和扶持措施,比如宣布进口影片解禁,取消了若干制约电影发展的条款,将一些被禁的影片投入市场等。

这一时期,伊朗影片产量激增,涌现出了马基德·马基迪、贾法尔·帕纳西等第三代导演。

马基德·马基迪(Majid Majidi,1959-)

他是演而优则导的典型。曾多次主演第一代导演马克马巴夫指导的影片,并以代表作《小鞋子》(1997)成为中国国内知晓率最高的伊朗导演。该片也成为首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伊朗影片。

他的早期作品多以儿童片见长,注重表现人物朴实真挚的情感。后期也创作了许多如《巴伦》(2001)等反映难民等群体生活题材的电影。

他的代表作还包括《父亲》(1996)、《天堂的颜色》(1999)、《风吹柳树静》(2005)等。

贾法·帕纳西(Jafar Panahi,1960-)

他是伊朗最有影响力的导演之一,曾担任第一代导演阿巴斯的助理导演,他的多部作品曾荣获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柏林电影节银熊奖。

他早期的作品同样以儿童片为主。比如荣获戛纳电影节金摄影机奖以及东京电影节金奖的第一部作品《白气球》(1995),以及摘得了卢卡诺电影节金豹奖金豹奖和纽约影评人协会最佳外语片奖的第二部作品《谁能带我回家》(1997)。

之后,他的电影更多着眼于伊朗社会的局限性,并引发热议。比如不仅入围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而且获得了金狮奖和贾比西影评人奖的双料肯定的《生命的圆圈》(2000)。

2010年,帕纳西因拍摄敏感题材影片惹怒当局,被捕入狱并禁止拍片。

随着伊朗文化和政策的不断开放,以巴赫曼·戈巴迪、阿斯哈·法哈蒂等第四代导演迅速崛起。

巴赫曼·戈巴迪(1969-)

他出身少数民族,作品中更多地描绘库尔德人的生活。他喜欢在电影中展示现实世界的人,以及库尔德族多年来遭受的苦难。比如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摄奖的第一部长片《醉马时刻》(2000)和《半月》(2006)等;

他的代表作还包括与伊拉克题材相关的《祖国之歌》(2002)、《乌龟也会飞》(2004)等。

阿斯哈·法哈蒂(1972-)

法哈蒂被誉为伊朗的“电影天才”。他的电影均自编自导,作者风格强烈。题材上聚焦于伊朗社会现实,对性别权力差异,中产阶级焦虑和精神迷失,两性在婚姻中的泥沼、困境,宗教、道德等情感和人性抉择等现实问题,进行可客观理性的呈现。

他从第二部电影《美丽城市》开始引起关注,第三部电影《烟花星期三》曾摘得2006年芝加哥国际电影节的最高奖项,第四部电影《关于伊丽》则摘得第59届柏林电影节的最佳导演银熊奖。之后的《一次别离》和《推销员》均摘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