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学的物理公式有哪些?

bdqnwqk4个月前基础12

物理公式有如下:

1、压力公式:F=P(压强)*S(受力面积)

2、压强公式:P=F(压力)/S(受力面积)

3、质量公式:m=密度*v(体积)

4、功:W=FS=Gh (把物体举高)

5、功率:P=W/t=FV

6、功的原理:W手=W机

7、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8、机械效率:η=W有/W总

物理的公式有哪些?

物理的公式有:

1、电流强度:I=q/t{I:电流强度(A),q:在时间t内通过导体横载面的电量(C),t:时间(s)}。

2、欧姆定律:I=U/R {I:导体电流强度(A),U:导体两端电压(V),R:导体阻值(Ω)}。

3、电阻、电阻定律:R=ρL/S{ρ:电阻率(Ω),L:导体的长度(m),S:导体横截面积(m2)}。

4、安培力F=BIL(注:L⊥B) {B:磁感应强度(T),F:安培力(F),I:电流强度(A),L:导线长度(m)}。

5、洛仑兹力f=qVB(注V⊥B);质谱仪{f:洛仑兹力(N),q:带电粒子电量(C),V:带电粒子速度(m/s)}。

6、磁感应强度是用来表示磁场的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单位T,1T=1N/Am。

高一的物理公式有那些啊?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
  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F2)

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

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 F1⊥F2时:F=(F12+F22)1/2

3。
  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

4。力的正交分解:Fx=Fcosβ,Fy=Fsinβ(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β=Fy/Fx)

注:

(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

(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

(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

(5)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
  

四、动力学(运动和力)

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3。
  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

4。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 {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

5。超重:FN>G,失重:FN>r}

3。受迫振动频率特点:f=f驱动力

4。
  发生共振条件:f驱动力=f固,A=max,共振的防止和应用〔见第一册P175〕

5。机械波、横波、纵波〔见第二册P2〕

6。波速v=s/t=λf=λ/T{波传播过程中,一个周期向前传播一个波长;波速大小由介质本身所决定}

7。声波的波速(在空气中)0℃:332m/s;20℃:344m/s;30℃:349m/s;(声波是纵波)

8。
  波发生明显衍射(波绕过障碍物或孔继续传播)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相差不大

9。波的干涉条件:两列波频率相同(相差恒定、振幅相近、振动方向相同)

10。多普勒效应:由于波源与观测者间的相互运动,导致波源发射频率与接收频率不同{相互接近,接收频率增大,反之,减小〔见第二册P21〕}

注:

(1)物体的固有频率与振幅、驱动力频率无关,取决于振动系统本身;

(2)加强区是波峰与波峰或波谷与波谷相遇处,减弱区则是波峰与波谷相遇处;

(3)波只是传播了振动,介质本身不随波发生迁移,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

(4)干涉与衍射是波特有的;

(5)振动图象与波动图象;

(6)其它相关内容:超声波及其应用〔见第二册P22〕/振动中的能量转化〔见第一册P173〕。
  

六、冲量与动量(物体的受力与动量的变化)

1。动量:p=mv {p:动量(kg/s),m:质量(kg),v:速度(m/s),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3。冲量:I=Ft {I:冲量(N•s),F:恒力(N),t:力的作用时间(s),方向由F决定}

4。
  动量定理:I=Δp或Ft=mvt–mvo {Δp:动量变化Δp=mvt–mvo,是矢量式}

5。动量守恒定律:p前总=p后总或p=p’´也可以是m1v1+m2v2=m1v1´+m2v2´

6。弹性碰撞:Δp=0;ΔEk=0 {即系统的动量和动能均守恒}

7。
  非弹性碰撞Δp=0;0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