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鉴赏的感悟鉴赏:

bdqnwqk6个月前学者10

感悟式鉴赏所要求的主要是从观看者自身的经验出发,充满想象力和激情地去欣赏美术作品。在欣赏过程中,可以任由思维驰骋而不受限制。这种鉴赏方式比较适合于写意性和表现性的艺术作品,因为这类作品所追求的不是客观地记录形象,而是通过主观化的形象处理来表达艺术家的情感。

我们一般是从哪些方面展开对美术名家名作的欣赏?

画家生平,代表作,所属流派,美术史地位。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技法,思想意义。
从中应该获得的教益:美术史的了解,创作技法的学习,该画家或作品的优点,也就是为什么能成为名作的原因

梵高的油画作品在艺术史上有怎样的意义?

通常艺术史或艺术评论家给梵高的定位是后印象派的主要代表,另外的主要代表还会有塞尚和高更。

梵高并非科班出身,恰好走出了自己独特的轨迹,有意思的是,塞尚和高更也都不是科班出身,他们都有着不同的绘画经历,分别成就了自己的风格。

梵高是个好学且执着的画家,他的绘画与他的人生经历是融合在一起,因此,这世界不会再有第二个梵高。然而,他的绘画风格却是深深着一批画家,比如那位画出《呐喊》的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还有现代绘画拍卖市场的热门,意大利画家阿梅代奥·莫迪利亚尼,在他们的画作中似乎都可以发现一些梵高绘画的影子。

您好,其实研究梵高的作品在艺术史的意义,到不如来研究梵高的创作方法论,他的人性和他的人生哲学。作为梵高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意义,可能后人给与太多的评价,印象派三杰之一,突破了传统古典主义绘画开创了全新的绘画理念等等。都对都准确,但是从创作方法论的角度来看,西方绘画都有“传承”,古典主义从拉斐尔后就形成了一整套古典主义方法论,继承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艺术风格,不论后期怎么演变什么新古典主义、洛可可艺术、巴洛克艺术等等,其基础都是古希腊古罗马的底子。于是在十九世纪,画家开始思辨,思辨的一个非常主要的问题是,古典艺术经历了几百年其核心仍然是文艺复兴所提倡的艺术理念,这种几百年的传承在十九世纪还有没有必要再继续下去,一批前卫艺术家开始寻求变革,但是理性告诉他们这种变革一定是在理性范围之内的,仍然要有传承,但是他们不像文艺复兴的前人艺术家一样将古希腊古罗马艺术作为传承的基础,而是从艺术的源头来寻找灵感,他们找到了古老的非洲艺术,非洲作为人类的起源,他们的艺术更古老,那时的艺术不单纯是体现美,更多的体现“巫”的功能性,更概括更直接,像毕加索、莫迪里阿尼、高更、包括梵高等等一批艺术家都在非洲图腾艺术中汲取营养。那么另一部分艺术家对古老的东方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作为当时中国还是个闭关锁国的国家,跟西方交流并不密切,所以中国的艺术对于当时欧洲艺术家仍然是陌生的,而日本在明治维新后打开国门同西方交往,将东方艺术带到了西方,梵高的艺术就汲取了很多日本浮世绘的绘画风格。

从另一方面来讲,很多人都认为梵高是画痴,是个艺术巨人。其实,在我看来梵高的世界没有艺术,就像我上面所讲,当时艺术家收到古非洲艺术影响很大,其中他们要学的不光是非洲艺术的形式,而且还要学习非洲艺术创作理念,当时古非洲是没有艺术家的,所有艺术创作者都是巫师,宗教领袖,部落首领等等,也就是说他们的‘艺术’是工具,创作出来的艺术是“控制”别人的思维让人崇拜的,梵高亦然,梵高的作品朴实无华,他将艺术视作工具,他在创作心像,创作图腾他的作品也是为了控制别人思维的让人崇拜的,所以我们才会看到他的艺术的淳朴、直接、有甚者是刺眼、充满了符号性和概括意义,这不就是巫的艺术么。

最后,作为梵高的艺术到底在艺术史上有什么意义,那是后人评价的,我记得易中天说过,与其研究历史不如研究人性,那么在艺术史上这样的方法论不也同样适用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