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庄子》和王阳明,三者的理念是否大致相同?你怎么看?

bdqnwqk5个月前学者14

《道德经》,《庄子》和王阳明三者的理念是否大致相同?这个问题可以这样说吧:

虽然《道德经》,《庄子》是客观唯心主义的道家文化思想,而王阳明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儒家文化思想。但是倡导的都是文明社会的思想理念,只是用不同文化思想来表达而已,确实是大致相同。首先来论述一下《道德经》的思想理念:《道德经》文中核心思想,一个字概括就是“道”。而道的内涵解释就是“无”。无为才自化,清静才自正。具体地说就是无为自然,无欲不争,无形自化,无动清静,无强自弱。最后达到正直的本心和本性,由此《道德经》中这个“道”就会充分显示“德”的具体体现。也就是隐含在内的就是“道”,显现出来的就是“德”,这样一来人就会在社会中自然而然的会有道德行为了。这就是《道德经》中倡导的思想理念。

其次论述一下《庄子》的思想理念:庄子在《逍遥游》一之中有句话“窅然丧其天下焉”说明无亡是摆脱各种缚束和依靠的唯一途径。只要做到忘掉一切,就能达到人生,自由,自在,自乐的人生境界。人生在世,什么是真正的有用和无用,表明就是不能为物的大,小,多,少衡量,人的志气不能受物财来拘束。《庄子》追求的思想就是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是人生的起点,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一切,可谓“无欲望”任其自飞。这也就是《庄子》倡导的思想理念。

最后来论述一下王阳明心学思想理念:“心即理也,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而心意之所体现,必有其物,物就是其事。王阳明的思想主张“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把“心”作为倡导社会中的人们,复原其心体所共同的与万物为一体的本心,通过自我道德修养就会有“良知”之心。这也说明王阳明高扬主体意识的能动性,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就是“心外无物”的涵义。如果一个人没有心外欲望,就能把自己的主观意识能动性发挥出来,这就是王阳明的思想理念。

∴综上所述,《道德经》《庄子》和王阳明三者之间都有一个共同的思想理念,那就是都在共同倡导人的心中“无欲望”。心中“无欲望”才能为事成功,心中“无欲望”才能自由自在快乐生活,心中“无欲望”才能有自我道德修养,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得到更大的大挥。总之,《道德经》,《庄子》和王阳明的共同理念,都在倡导一个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社会,都在倡导一个以人为本自我道德修养的社会,倡导一个文明和谐社会。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让我们共同为当今的社会越来越美好作出努力。

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是儒家,是儒家思想的又一个高峰,是更接近于中华文化本质的儒家思想,但阳明心学同时又融合了儒释道三家思想,特别是道家思想。

对于庄子,你是如何评价的?

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人, 祖上是宋国国君宋戴公。他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和思想家。创立了哲学学派庄学,战国时期是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庄子博学多才,博文广智,游历过很多诸侯国,对各学派都有所研究并进行过分析评判。楚威王听说他的才华横溢,并派派使者带着厚礼,请他去做相国。庄子笑着对楚国的使者说:“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可你就没有看见祭祀用的牛吗?喂养它好几年,然后给它披上有花纹的锦绣,牵到祭祀祖先的太庙去充当祭品。到了这个时候,它就想当个小猪,免受宰割,也办不到了。你赶快给我走开,不要侮辱我。我宁愿象乌龟一样在泥塘自寻快乐,也不受一国君的约束,我一辈子不做官,让我永远自由快乐。”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多彩的思想世界和文学意境,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瑰丽诡谲,意出尘外,乃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庄子之语看似夸言万里,想象漫无边际,然皆有根基,重于史料议理。

庄子成就在于他对天地万物的思考,庄子在今天的西方也是大名鼎鼎,霍金就曾在前年回答了一个庄子的问题,有人问庄周梦蝶的问题,霍金后来就此结合西方的一个哲学命题缸中之脑做了一个梦想瓶。

但是你知道吗?缸中之脑这个哲学命题是西方哲学大师普特南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提出来的,也不知道他在提出这个哲学命题前读过庄周梦蝶的故事吗?也就是说这个哲学命题上庄子领先西方数千年。

除此之外庄子中还记载了惠子的哲学思想,其中惠子提出的十个哲学命题至今有人研究,庄子本人提出的哲学命题有很多,以后会挨个给大家详细介绍,这些哲学命题都能启发人心,开启智慧。

庄子则更融入了我们中国人的生活,中国古代文人如果官场失意,或是一心追求艺术都会主动成为庄子的门徒;老人病人会养生这里很多思想内容都是出自于庄子;年轻人读书求文采更不能不学庄子,鲁迅就曾说庄子是“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郭沫若在1940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详细列举了鲁迅在词语、题材方面对《庄子》的引用,指出鲁迅“爱用庄子所独有的词汇,爱引庄子的话,爱取《庄子》书中的故事为题材而从事创作,在文辞上赞美过庄子,在思想上也不免多少受庄子影响的反映。”

老庄是中国版启蒙思想道家思潮的产物,属于全世界最早熟和最广泛传播的启蒙思想,无论如何和真正的宗教相去甚远,始终带有强烈的批判精神、人文关怀及无数色彩(这不妨碍公羊学派取代黄老学派后黄老在汉末演化为宗教自组织)。

每当政情动荡,社会大乱时,儒学思想便失去效用,而道家思想则应时而兴。因为道家并不抱持着冠冕堂皇的道德原则,而能深人人性,切中时弊,彻察动乱的根由;它正视人类不幸的际遇,又能体味人心不安的感受,对于饱经创伤的心灵,尤能给予莫大的慰藉与现实关怀。因而,中国历代的变动纷扰,对于儒家而言是一种沉重的负担,结果每每由道家承担起来。而道家集大成的人物,便是庄子。

庄周上不受青睐于庙堂,下不被拥戴于闾阎,唯有贫穷退隐一途,愈走愈窄。他在世时,名利两空,一样也未捞到,已经非常寥落。身后寂寞,意料中事,元怨无尤。

庄子的一生穷愁潦倒,不值得大家学习,但是庄周的文章确实精彩,在人生失意不顺的时候读读,倒也可以让自己安心。

文化领域创作者云龙

喜欢中国古典文化的人,没有几个不心仪道家的;心仪道家的人,没有几个不倾心庄子的;倾心庄子的人,没有几个能够说明白为何喜欢他。我倾心庄子,且常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自比为庄生,今天就尝试着谈谈庄子吧。我心目中的庄子,是诗人,也是儿童;是士人,也是愤世者;是哲人,也是孤独者;是达者,也是狂人,有时似乎还是个玩世不恭的游世者。

首先,庄子是诗人,是极富想象力的诗人,也是极其无邪的儿童。翅若垂天之云的大鹏鸟,让后世的人们过足了自由想象的瘾,甚至连李白、苏东坡这样的千古奇才也为这气势所倾倒;在蜗牛角上争战的触国和蛮国,钻到庄子梦中的蝴蝶与骷髅等等,无不让人觉得新鲜、奇特。说他是儿童,因为大抵只有儿童才会有这样的想象力,而且庄子的文字也偶尔显示出童趣来。且不说《逍遥游》篇中的那些超乎寻常的想象,就是那讨论濠水中的鱼儿是否快乐的片段,似乎不是严肃的思想争锋,而是庄子有意在逗弄惠子。他似乎有意以赏玩的艺术心态看待事物,而非冷静的认知心态。明明知道惠施说的事实,还故意在语言的耍小聪明,完全像是要强的小孩子在斗嘴。而庄周梦蝶那段,则是又一让我共鸣之处了。我在儿时,常做飞翔的梦,有时竟自以为能够飞起来,就算白天的尝试失败了,也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原有的感觉。在儿童那里,梦与现实好像是浑融相通的,并没有分界,而庄子梦蝶物化的情形,与此是很相似的。

其次,他又是个士人,是个才华横溢,关心现实的知识分子,也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的愤世者之一。知识分子这个舶来词,颇近似古中国的士人概念,二者内涵中都有关心天下大事,尤其是关心民众的疾苦,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等因子。用知识分子来指称庄子,似乎并无不可。庄子,这位常常宣扬自然、无为的思想家,正是因为看清了“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现实,才会有那样的主张。我以为,读《庄子》,最好先读《人间世》篇,然后再读他篇,这样才能够更好的理解庄子其人及其思想。该篇呈现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人们生存状态,把无道之世的种种乱象都揭露出来了,看完这篇,再读别的篇章,收获想必是很可观的。

作为士人,或者说知识分子,庄子又有矛盾的、复杂的。一方面,他厌恶浊世,不遗余力的批判它;但在另一方面,他并未提出相应的改造办法,而是宣扬远害保身观念。可以说,他是个未丧失良知,但无力也不愿同黑暗社会作斗争的绝望的知识人。他的思想,也是一个被残酷的现实压迫到内心的生命所生发出的,是弱者进行自我调解甚至麻醉的工具。他的生命激情与能量,被严峻的现实所封印,只能在想象的审美的世界里驰骋。他是不幸的,因为他无力、弱小,无法改变混乱黑暗的现实;他又是幸运的,在思维的世界里,他找到了生命在现实中失却的自由,这一自由甚至比现实世界的自由更深刻更恒久!

再次,他是哲人,也是孤独者。思想家大概分为两种,一类以逻辑严密,体系完整见长;另一类则以见识透辟,深刻冷峻为特征。无疑,庄子属于后者,而这类人的思想的生命的气息更浓,也更让人动容。他说“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又说“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等等。深刻,是对现实的犀利的解剖,往往源自绝望与偏激。因为深刻揭示了现实的重要侧面,所以人们往往能够原谅甚至忽略其中的偏激。庄子像老子一样,反感礼乐、仁义等人为规范,认为它们是导致社会混乱,自然人性被遮蔽的重要原因,甚至因此把黄帝、尧舜等儒家贤君嘲笑批判一番。(至于老庄们对社会混乱的批评,是有道理的;不过,似乎颠倒了因果,事实应当是,社会秩序失衡了,才会有那么强烈的需要仁义、礼乐等来规范,使社会重新达到平衡的状态。)他常深刻地揭示出社会动乱的原因,“上诚好知而无道,则天下大乱矣”。而在关于生命等方面,庄子的灼见就更多了。比如,“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指出欲望与人们的智慧之间所存在的对立之关系;“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则启示世人,生命所需的条件其实极有限,没必要劳神费思的去争夺;等等。

哲人,在思想境界上高于众人,因此更易孤独,在天下无道的时代,尤其如此。每个个体都希望自己的声音,能够得到回应,所以对知己的渴求是很强烈的。在《大宗师》篇,庄子连续几次描绘了几位朋友,莫逆于心的故事则曲折的表达了他的孤独感。而《徐无鬼》篇“运斤成风”的故事,则借郢人之事,表达了他对知己惠子的怀念之情。在《齐物论》中,他则直接抒发了知音难遇的孤独感:“是其言也,其名为吊诡。万世之后,而一遇大圣知其解者,是旦暮之遇也。”这里,庄子对知音几乎是绝望了,似乎无论是他所在时代,还是后世,都很难出现真正懂他的人了。这种孤独里,不知含有多少悲哀之情啊。

最后,庄子又是达者,也是狂人,有时似乎还是个玩世不恭的游世者。在庄子那里,巢由楚狂诸人,比黄帝、尧舜和孔子们要智慧的多。这些高士们懂得生命的真正意义,不为伤身害己之事,能够认清天下大势,善于全身养性。所谓“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惟有德者能之”,这已完全不同于孔儒 “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执着精神了,代之而来的是把现实的一切当作命运来看待、接受。他认为“得者时也,失者顺也”,主张“安时而处顺”,推崇“哀乐不能入”的“悬解”境界。而《庄子》中,有多处直接提到达者,并将其作为极高的人生境界来加以推崇。

达者,或者叫做狷介之徒,往往也是狂人。这里的狂者,不是孔子所说的进取者,而是以异于世俗的非常言行,来表明他们特有的主张和见解。子桑户死后,其二友竟然临尸而歌,这让子贡等人困惑不已;后来,庄子妻死,他也有类似的做法,即鼓盆而歌。这些惊世骇俗的行为,传达了庄子对于死生一体的看法。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作是他所推崇的面对死亡等无可奈何之事的态度。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看待死亡,或许人们就不会局限于生死有别,生乐死哀的分别中了,甚至为生命能够返回本真而感到欣慰。这其中,似乎含有一定的游世倾向。而庄子那些吊诡的文字,在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游戏笔墨。他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庄周这里强调的万物大小短长的相对性,他未必不知道秋毫之末为小而泰山为大,彭祖寿永而殇子短命。他通过这种有悖常识的方式,来表达他特有的思想,对于人们的冲击往往更大,带来的启发往往也更深刻。而他的这些表达,颇有游世的味道。而且《天下》篇,直接指出了《庄子》之言多非庄重严肃的话,原因是“天下沉浊”,“不可与庄语”。

总的来说,庄子通过将生命所面临的问题艺术化审美化,从而达到对苦闷的消解,在现实中无能为力的人们,在精神的思维的界域里获得了逍遥游。这既是残酷现实压迫的结果,也是庄子的主动选择。他的思想,在修身养性,化解逆境中的心理郁结,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是有效的积极的。然而,若要将其当作社会和人生各领域的指南,则是要闹笑话要碰壁的。鲁迅先生说,他曾中过庄子的毒。我猜想,这种毒大概就是相对主义的毒,就是习惯于消解矛盾回避问题,从而不能直面人生与社会的倾向,这种倾向和心态无益于人生的幸福,也无益于社会的进步。

因此,我以为在人生的不同情境下,对于庄子的取舍也应有别,否则就要走弯路,甚至会误入歧途。这或许人们在接受外物时,都应加以注意的,对于接受那些魅力十足的东西时,尤其需要谨慎,否则就会被原本是美的好的东西毒害。我读李白、苏轼和《红楼梦》等作品时,也遇到类似的问题,基本上从一个不加判别的审美接受,走向了一个渐趋理性,将艺术和生活分开的过程。由于情况类似,此处不再重复了。

六年前旧作,略改于樱花盛开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