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子运动的能量来自哪里?

bdqnwqk5个月前问题14

磁场里高速流动的物质转化为金属氢。

太阳初级射线进入地球磁场产生金属氢。

金属氢(等离子体)的“磁力矩”相互切割聚合形成新元素的同时释放电磁波。

可见:金属氢聚合形成新元素是物质常温、常压下的一种稳定状态;能量(电磁波)是聚合反应伴生的。

粒子运动的能量来自哪里?异性相吸,同性相斥,是这个世界最基本的物理现象。两块磁铁放在那里,NS极距离接近时,

会自动吸引在一起;反之,费很大力气也不能合到一块。这种吸引或排斥的原力是天然的,没有

外来能量输入干预,正电荷与负电荷也是如此。

中国早在西汉末年就有“碡瑁吸偌”的记载,也就是“被摩擦后的玳瑁可吸引细小物体”之意;

1600年英国物理学家吉伯发现,不仅琥珀和煤玉摩擦后能吸引轻小物体,相当多的物质经摩擦后

也都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但这些物质经摩擦后并不具备磁石那种指南北的方向性。为了表

明与磁性的不同,他采用琥珀的希腊词ηλεκτρον来标注,并把这种性质称为“电的”,是现代

电学的基础,所有的微尘粒子分为两类,带正电荷的一类,带负电荷一类。正负电荷间吸引或排

斥的原力,是粒子运动能量的来源之一,如布朗运动中,分子微尘的无序运动本质就是这种原力

作用。

万有引力,也是原力的一种,苹果自动掉到地上来,不会自己朝天上跑。电荷的电场力,与万有引力具有相似:

电场力的计算使用库仑定律,公式表示为:F=K·Q1Q2 ╱R^2

重力的计算,使用牛顿的万有引力方程式:F=G·M1M2╱R^2

两个公式如出一辙,两个力都遵循平方反比律,不是巧合,这表明两种力具有共同的本质,都是物质和其内部的粒子运动的能量来源。

二者的最大区别,是比例常数值的区别,也就是上面两式中的K和G的区别,

K=9×109 牛·米2/库2 ,G=6.67x10^-11牛·米2/千克2,

公式中Q1Q2代表两颗粒子,M1M2象征两个星球。

微观,物质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核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原子整体平衡中性;

宏观,天体星球与原子类似,都是中性,宇宙星辰排列,自动在深空找到平衡位置。

重力场和电场一样,对所有的中性物质都有作用力,在对中性物质的作用力的问题上都具有普遍性,可以说是“万有”的,这也是电场力与磁力最本质的区别。

中性物质能被电场吸引。这是为什么呢?这要充分理解法拉第的观点,即电场具有叠加性质。带有正、负两种电场是所有中性物质的共性,也就是“万有”特征,这是物质间的引力之源。

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中性物质的电场平衡被破坏,原子领域的正负电场被叠加后与外电场发生作用力,这就是中性物质能被电场吸引的原因。现代科学把自然原力,分为四种基本力,引力,电磁力,弱作用力和强作用力,其中弱作用力和

强作用力,用于原子内部结构;引力和电磁力,主要表现在原子外部。19世纪60年代,麦克斯韦

提出了一个数学公式,将电力和磁力统一为电磁场理论,20世纪70年代,温伯格·萨拉姆在一个

统一式中,把四种基本力简化为三种,但没能完全成功,直到目前都没有形成统一的说法,都不

如古中国的阴阳论简单明了。

回到开始的问题,粒子运动的能量来自哪里?现代科学认为,上述四种基本力的相互作用,都是粒子运动的能量来源,运动过程中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古中国阴阳论认为,运动是趋向平衡或打破平衡的双向太极过程,同性相吸异性相斥是一切运动的本因和原力,能量不生不灭。两种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