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者雕塑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思想者雕塑有肌肉感,生动传神,真实的表现出了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特点。
《思想者》在20世纪初,人们把它作为一种改造世界力量的象征。
作品形象包含着静和动两个对立的因素。静(沉思)是暂时的,动(在强壮体魄中孕育着的无穷精力)是绝对的。《思想者》静坐着,但他的神情和姿势却给人不稳定的动感,似乎即将行动。
因此,不能把《思想者》理解为消极的、低沉的形象。他有着改造世界的双手,他全身充满着精力。人们在欣赏《思想者》时,自然地会想到当代受压迫和凌辱,但是有力量的无产者。
在1905年,列宁嘱咐俄国社会民主党第三次代表大会的两名代表从伦敦路过巴黎回国时,“务必要看一看罗丹的《思想者》”。列宁希望俄国的无产阶级战士从这件雕塑作品中吸取勇气和力量。
扩展资料:
《思想者》采用了俯身低头支颏的坐姿。首先:雕像要体现的是一种直面人类死亡与苦难的思想,这应当是一种理性、冷静、深刻,充满着矛盾痛苦的心智活动过程。
要体现这样一种痛苦思索的主题,雕像的总体动态趋向应当是相对比较“沉静”、“沉重”、“沉凝”的。而与站姿相比,将身躯、肢体折叠收缩起来的坐姿,更有重量感、体积感,沉稳厚重,更适于表现这样一个主题。
采用这样一种俯身低头的坐姿,是因为雕像在《地狱之门》这件巨雕中所处的位置及作用使其需要与处于其下方的群雕有一种交流、呼应乃至统领的关系,而这种俯身低头下视的姿态自然是合适的。
这样的姿态也是人们在沉思时最常采用的一种姿态,从观众欣赏理解的角度考虑,这也是一种最易为观众接受并认同的姿态,或者,换言之,这类的姿态造型实际上可能有陷于一种相当“滥俗”的造型的危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思想者 (罗丹创作雕像)
罗丹是法国的著名雕塑家他的著名雕塑有思想告诉人们什么
所谓思想,就是人脑以客观事物或现象为基础,以信息和感受等相关因素为中介,借助于语言、逻辑等形式而发生的过程。思想是人的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人类的一种独有的能力。由此可以得知,思想不只是思想家或伟人精英们才能做的事,也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做的事,只是绝大部分内容仅仅适用于自己、作用于自己,对他人思想没有多少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而已。
在这些思想中,可能没有伟大的思想,都是一些平凡的思想,但是它对自己的重要程度,丝毫不亚于思想家或伟人精英的思想,因为人们都是凭借着自己的思想去安排自己的工作与生活的。从这一认识去看,每一个工作者、生活者,实际上都是一个思想者。
罗丹塑造的这一形象,是每个可以用大脑考虑事情的人都应当去认真体会、感受,理解的共同形象。
有谁知道雕塑艺术和哲学的关系
只能举例解释一下哲学与雕塑艺术的关系 至于什么是艺术,艺术的价值如何衡量,各人的想法不同,不做累述了。公元前6世纪的时候,希腊的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实验发现弦长一定比例时候可以发出和谐的声音,于是他得出结论,音乐的和谐是由数的比例造成的,他将这个说法推广开来,认为宇宙的和谐与美,也源于数的比例。(希腊语“宇宙”本义就是秩序)希腊伟大的雕塑家波利克里托的代表作《持矛者》(雕塑界的“法规”)正好体现了毕达哥拉斯学派所数的比例,以及对美学本质的理解。也因此朱光潜先生甚至把波利克里托看成是毕达哥拉斯的门徒之一。雕塑者对世界的理解正好恰如其分的反映到其作品中去。可见,哲学与艺术(包括雕塑在内)是息息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