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变化》这本书中“引力是惯性的源泉”这一观点?惯性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惯性是由引力造成的,而引力是由时空的扭曲造成的。
惯性的本质就是质量和运动。没有质量就没有惯性,光是电磁波没有质量,就没有惯性,一切波都是如此。声波在空气中传播介质空气虽然有质量,但声波本身没有质量,声波一样没有惯性。。。惯性的本质是质量和运动,有质量的物体还不能体现出惯性,只有通过运动才能表现出惯性来。为什么呢?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改变了运动状态做了功。这个过程是需要时间的。时间十分重要。。。在桌面上放一条纸条上面放一把小刀。快速用力抽出纸条,小刀不跟纸条运动,纸条抽出离开桌面,小刀原地留在桌面。这就是惯性,小刀要保持原来的相对静止状态。为什么呢?因为要改变有质量的小刀运动状态,必须有作用力,有了力和位移就是做功,做功就需要时间。快速抽出纸条时,传递力给小刀的时间不夠,做不了多少功,轻微改变了运动状态,显出了惯性。如果慢慢地拉纸条,惯性就不显示出来。惯性的本质是质量,运动。时间体现惯性。
有资料称,引力的速度等于光速,那么光速不变原理适用于引力吗?请举例说明?
首先得弄清楚引力是怎么产生的,而后才可能知道引力的速度为什么就是真空光速。
本体是物理悬案,爱因斯坦相对论学派与哥本哈根量子论学派,因为执迷神逻辑,所以他们不可能解释清楚。
不过,根据现有的经典动力学实验方程,我们可以找到一些线索,进而可以抽丝剥茧。
虽然,实验方程本身只反映态函数关系,但因为符合客观实际情况,就必然暗藏天机。
我猜,敏锐读者已经想到万有引力定律实验方程F=GMm/R²...(1),没错,就拿它开刀!
方程(1)告诉我们,引力有三个因素。
引力因素1:实体质量的乘积效应Mm。这里必有两个问题:为什么引力与质量有关?为什么引力大小与质量乘积效应有关?
现在来顺藤摸瓜。实体质量主要取决于原子核的质量,原子核质量主要取决于质子的质量,因为中子是“质子电子场量子”的复合粒子。
看来,问题归结到质子的质量。质量是什么呢?质子为什么有质量?
大家知道,这个世界最稳定的粒子只有两个:质子与电子,除了极端条件下的湮灭反应与超真空消弭,从来没有证据表明质子与电子会有什么变态变异。电子暂且不谈,专论质子吧。
毫无疑问,质子是一个自旋体。根据粒子物理学,质子自旋的惯性离心力:F=m*c²/r...(2)。
式(2)表明:质子内秉质量(m*)半径(r)以固有光速(c)自旋,产生固有惯性离心力(F),对应:
质子固有的惯性势能:Ep=F·r=m*c²...(3)。
方程(3),叫惯性势能方程(inertial potential energy equition)。与狭义相对论依据洛伦兹变换推导出来的“质能转换方程”截然不同。
惯性势能,是粒子维持自我独立存在的不可利用的固有能量。
将方程(3)改写成:m*=Ep/c²...(4),就是惯性势能对应的质量定义式,即质量的动力学定义:
质子质量是质子光速自旋势能以维持自我独立存在的惯性指标。
根据①油滴实验,②湮灭反应,③粒子参量,电子质量:m(e)=9.109534×10⁻³¹kg,质子质量:m(p)=1.6726485×10⁻²⁷kg,中子质量:m(n)=1.6749543×10⁻²⁷kg,
有以下的“七个质量规定”:
1.电子质量:m₀≈9.11×10⁻³¹kg
2.光子质量:=场量子/引力子质量:g=m₀
3.质子质量:m(p)=m*=1836m₀
4.中子质量:m(n)=1839m₀
5.原子质量:m(a)=n₁(m*+m₀)+n₂m(n)...(4),即:m(a)=(1837n₁+1839n₂)m₀...(5),
其中,n₁是质子数,n₂是中子数。
6.摩尔质量:m(mol)=6.023×10²²m(a)。
7.实体质量:m=nm(a)...(6),n是原子个数。
质量怎么产生引力,需要一个物理模型。
这还得从自旋说起。得有一个自旋体模型。大天体自旋成球状,粒子也该自旋成球。
粒子自旋越快,两极越靠近,球形越成扁平。光速自旋的质子很像上凹下凸的扁陀螺。
顶部的凹锥是自旋轴的北极(N),底部的凸锥是自旋轴的南极(S)。
质子陀螺的负压差机制的三部曲,如下:
①从上往下看顶部,质子顺时针旋转,凹锥内空间被推压,锥前部急遽高压,来不及释放压强,导致反推压力效应,表现为轴向正压强。
②从下往上看底部,质子逆时针旋转,凸锥外空间被穿越,锥后部急遽低压,来不及填充压强,导致真空引力效应,表现为轴向负压强。
③质子陀螺的“顶部正压”与“底部负压”在质子外空间形成负压差,即真空引力场。
根据超对称,自旋离心力(F)=真空场引力(F')
质子真空场引力:F=F'=m*c²/r...(6) ,
质子引力势能:Ep=Ep'=m*c²...(7)
电子真空场引力:F=F'=m₀c²/r...(8)
电子引力势能:Ep=Ep'=m₀c²...(9)
那么,质量乘积效应该如何解释?这个问题放在引力常数的物理意义一并解释。
引力因素2:实体距离的平方效应R²。这里也有两个问题:为什么引力会因场半径增大而急遽递减?实体引力场的本质是什么?
根据方程(7):正因为空间有场量子吸收了引力势能,才导致实体引力场急遽递减。
根据方程(7):实体的惯性质量≡真空场的引力质量,即:m=m'=V'ρ'...(10)
根据方程(6):正因为惯性离心力与真空场引力之间互相互制衡,才使天体有自由空间。
明确一点:由于引力场密度很小,在统计质量时,可忽略不计,但在核反应中不可忽略。
引力因素3:实体配空间的引力常数G。这里还有两个问题:引力常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呢?引力常数G取决于哪些前提条件?
式(6)是核力方程,也是所有力的总根源。单独的核力是巨大的,但万有引力远远低于核力。
这是因为:除了低温等离子体态,质子都处在约束态。在原子与中子的内部,质子与电子之间洛伦兹力(弱电力),会削弱核势能。
尤其是:质子与质子之间的随机分布、原子之间的随机分布,要么因为同极相斥抵消了各自核力,要么因为异极相吸减弱了各自核力。
可见:质子强力因为约束力与电磁力而大大弱化,这些复杂因素的综合表现的指标值,就是万有引力实验统计平均出来的引力常数。
另外,质量乘积效应(Mm),一方面反映了两个实体亚原子之间的矩阵分布效应,
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小质量m可以作为大质量M引力场的试验质量。例如:
令m=1kg,大质量天体的引力场方程改写成:F=GM/R²...(11),而GM是常量,令G'=GM,有引力场的最简方程:F=G'/R²...(12),
现在可回答:引力与光速的关系按方程(3),质子光速自旋角动能Ep=m*c²,在南北两极形成脉动负压差,推压空间场量子(即引力子)做径向推涌(场效应),形成引力波。
设质子光速自旋1周,则啮合场量子以光速自旋1周,场量子之间也以光速啮合,即场量子的推涌速度也是光速。
显然,引力波与电磁波、声波一样,也是介质波,服从介质波统一波速公式:c=fλ...(13)。
其中,f是引力子的频率,λ是引力子波长。另外,设引力子也是陀螺自旋体,故有引力子的半径为:r'=λ/2π...(14)
引力波(场)与电磁波(场)的区别与联系
引力波或引力场,主要来自“质子光速自旋”推压“场量子或引力子”的场效应。
电磁波或电磁场,主要来自“电子绕核/进动”推压“场量子或光量子”的场效应。
引力子与光量子,都是场量子的激发态,它们的推涌速度都是真空光速。
因为电子惯性势能激发的场量子叫引力子。因为电子动能激发的场量子叫光量子。
Stop here。物理新视野与您共商物理前沿与中英双语有关的疑难问题。
这问题太深刻了,能得诺奖!
物质、时空、运动、信息(能量),“四位一体”,没法分开。你看到或感知道有物质存在,你必然是在时空中感知到;物质必然“放”在时空中,发出了信息,同时,它也包裹了、占有一定时空。宇宙大爆炸说那个奇点上没时空、没这、没那,这就是胡说八道,骗不过去了,只好拿这么脑残语搪塞。
宇宙中的物质都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信息互达而可知的。宇宙大爆炸说,宇宙膨胀超光速,几百亿光年外的宇宙不可知了、没法联系了,膨出“人界”了,据说到了“鬼界”,不知到没到“上帝界”。你都不知道它存在、没法知道它存在、它对你没联系、没丁点影响了,你非要搞个“平行宇宙”、多维宇宙…,“定义”它存在干啥?有神棍说,现在许多人是从“平行宇宙”掉来的。没联系、没影响咋就掉下来了?既然能掉下来,那还是有联系,有影响、有“邮差”通信嘛,还不是可知,一体的东西,这不是悖论嘛!
由此可知,宇宙就只有一个,既不“平行”,也不“高维”,还不“光速膨胀”,更没有什么“断线的部分”。宇宙中的物质就是这样,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地可知在一起。物质间的信息联系就是物质间的力引起的相互作用。
物质间从来都没有真正接触、碰撞在一起;物质间从来都“隔着”时空;即物质无论分割到多小都有时空结构,无论多小的物质粒子距离到多么近,总是“隔着”时空,形成了互相围绕的时空拓扑结构。物质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结果,就是物质时空拓扑的形变、变换、分形运动、同伦(同胚)运动、同伦(同胚)变换、破裂重组等。这时,物质时空拓扑的形变、变换、运动、破裂重组都要放出相应能量的光(光子)。光是物质电磁时空拓扑变换、形变的产物、信息。
引力波是物质引力时空拓扑变换的产物、信息。所以说,光和引力波都是物质时空拓扑的信息,或叫信使,负责传递宇宙中物质间相互作用信息的信使。信息、时空与物质是不分彼此的“兄弟”,所以,这信息、信使速度就是时空拓扑上的“根本拓扑属性”,就是时空拓扑不变量,由时空性质“决定”,或者说,信使与时空“相互决定”、“相互影响”。
所以说,引力波、光是由时空“决定”的速度,都是光速。时空性质由物质(密度)决定,物质(密度)又由时空反馈决定,时空上的信使也反馈作用在时空上,由时空拓扑不变性质反作用而影响到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