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艺术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有人说哲学是形而上的艺术,艺术是形而下的哲学。哲学与艺术就像是人的左右脑,左脑负责理性、右脑负责感性。所以当面对同一个问题时大家的理念或许一致,但表达方式却南辕北辙。
以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为例,在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转折的历史背景下,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封建主义思想受到抨击,强调人性的人文主义哲学思想盛行,同时期在艺术领域,美术方面,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不约而同地开始借宗教题材反应人体美,并将故事的主题定位为普通人,文学方面,但丁的《神曲》、薄伽丘的《十日谈》、拉伯雷的《巨人传》都是深具人文主义思想的代表作。
再以19世纪中期的欧洲为例,当资本主义的黑暗逐渐凸显,不满情绪开始泛滥。哲学领域中,康德的批判哲学开始大行其道,卢梭宣称“人生而自由,却无不在枷锁之中”。美术领域,同一时期,现实主义美术在法国兴起,他们通过表现当前时代的黑暗与斗争来对现实加以批判。文学领域以福楼拜为代表的冷静现实主义与屠格涅夫为代表的抒情现实主义同时批判了当时的社会问题以及资本家的庸俗与猥琐。
不论是艺术启发了哲学还是哲学引导了艺术,可以肯定的是,在同一时代背景下,人们具有共同的情绪,就像是很多食材被放入同一口锅,艺术、哲学、科学等等相互感染,殊途同归,最终被熬制出了属于那个时代共同的味道。
哲学和艺术间有很大的不同。哲学动用的是我们的理性思维,而艺术需要感性思维。换句话说,哲学是要说服我们的,而艺术是要感动我们的。
做个简单的比方,男人和女人吵架经常感到有理说不清,因为,男人总是在一遍遍用自己的理论分析为什么这样做,为什么不能那样做,这些道理女人其实都是懂得,但无论你的理论多么严密也无法让她信服,原因很简单,女人是感性的动物,她更需要你从情感上打动而不是理智上说服。这时候,搂住她,说句最肉麻的情话可能比什么都管用。
研究哲学要尽量摈弃个人情感,做到客观,研究者必须置身事外,从第三人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所以哲学家经常是冷静的、死板的,很多时候不解风情。而艺术家的创作恰恰需要尽可能多的调动个人情感,将自己融入到作品中,只有更多的情感参与才能更好的打动自己的观众。从这点来说,哲学和艺术是有重大区别的。
但哲学和艺术本质上又是相通的,因为,无论哪种学科最终都是在描述我们人类所面对的世界以及我们自己。就好像瞎子摸象,我们都是瞎子,在自己的角度揣摩着这个世界,哲学家通过自己的触摸仔细的分析其中的道理,试图建立自己的逻辑,而艺术家却将自己融化在大象的身体里,告诉我们大象的温度、大象的气息。没有谁是更准确的,只是角度和方法不同。最好让哲学家和艺术家坐在一起聊一聊,交流一下自己摸象的体会,我们就能更全面、准确的了解这个世界。这就是学科交叉的意义。
席慕容《青春》诗歌赏析,急!!!
【作品赏析】
因为美和时间打的是一场失败的战争,所以诗人含泪“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然而,需要我们很好总结的仍然很多。尤其我们青春的爱情,难道不是我们一生都享受不尽的财富吗?有了这份财富,诗神就永远青睐我们,不管是40岁、60岁,以至最后我们不得不辞别人世,照样可以说:我拥有过无怨的青春。
青春是一首长诗,这里选取器中的一首,也是著名的一首。
追怀青春,是人之常情,历来以此为主题的诗甚多。席慕蓉这首《青春》却是独出机杼之作。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人生的结局已快结束,前景不会发生什么变动了;“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该流的泪都已流了,人生的滋味都已尝遍,不会再遭逢什么希望未曾遭逢过的悲欢了。
青春已经过去,它日今已成回忆。诗把茫茫的回忆集中在那个“夏日”,这是精巧的选择。因为夏天最热烈,火热的青春中的热烈夏日,自然最令人难忘。但它已“不再回来”,离开现在已很远很远。
第二节中的“你”不是指第二个人,而是指代青春时代的“我”。“你只如云影掠过”——青春岁月很匆促短暂;“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我”当时未尽情享受青春的欢乐,“你”已“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消失于迷茫之中,青春时代就这样结束了!诗行中,弥漫着悠悠的遗憾。
惆怅遗憾之情,凝结成一个新鲜的意象——青春是“装订得极为拙劣”的“一本太仓促的书”。由于太仓促,所以才“装订得极为拙劣”;而“太仓促”正是对上文“如云影掠过”的描述的回应。扉页已“发黄”,表明这本书已很“古老”,而“我”还“含着泪”“一读再读”,舍不得丢开,对青春的无限依恋感情被形象地表现出来。
意象源于生活,来自感情,出于构思。以书来比喻青春,席慕蓉是诗界中的第一人。可谓“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笔下所无”,前者指诗容易引起众多人的共鸣;后者指诗写得有特色,乐于为人们所接受。这首诗正是内容上的共性与表现手法上个性的统一,以独特的方式来表达人们所共有的感受——对青春的怀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