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莫言,杨振宁,这三人有何贡献?

bdqnwqk7个月前基础12

屠呦呦,对人类的贡献是发明了青蒿素,提高了治疗疟疾的效果,降低了疟疾的病死率。

莫言,以丑化祖国迎合西方而获奖。他制造了一堆文学垃圾,为西方丑化中国提供了依据和帮助。

杨振宁,物理学家,为世界物理学研究作出了贡献。

莫言是不能与两位相比的。两位都是为祖国做出贡献的人,杨振宁虽然身在外国,但对我国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莫言做了什么贡献我们也清楚。不去评论他了,耽误时间。

杨振宁和李政道发现的宇称不守恒有什么用?为什么两人能因此获得诺贝尔奖?

杨振宁和李政道为解决粒子物理学的τ-θ之谜,在1956年提出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设想,并给出了几种实验验证方案。1957年初,实验证实在弱相互作用下宇称的确不守恒,顿时引起了巨大轰动,当年他们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从获奖到现在已经有60多年,宇称不守恒产生什么经济价值或者在技术领域得到什么应用了吗?可以非常明确地回答,没有。那为何这个发现还如此重要呢?

这里需要了解一下什么是宇称守恒和不守恒。简单的说宇称守恒就是镜像对称,你照平面镜时,镜子里的你和你自己就是镜像对称的。日常生活中,研究镜子外的物体运动,可以总结出一套规律;研究镜子内的物体运动,同样也可以总结出一套规律,并且和镜子外的物理规律是一样的,这就是宇称守恒。如果镜子内物体遵循的规律不同于镜子外物体遵循的规律,这就意味着宇称不守恒。

在杨振宁和李政道发表他们的宇称不守恒设想之前,宇称守恒被认为是天经地义,弱相互作用下的宇称守恒并没有被实验精确检验过,直到实验发现弱相互作用下粒子照镜子时内外真的不一样,宇称守恒在弱相互作用下被推翻。

粒子世界的规律可谓是宇宙中最基本的规律,杨振宁和李政道的宇称(P)不守恒打碎了人们想当然的认识。后来科学家们进一步发现,电荷(C)时间(T)也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对称,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得到了加深。有科学家认为,正是因为宇宙存在着这样的不对称,宇宙大爆炸时才会产生不一样多的正反物质,才会形成我们今天的星系、宇宙以及生命。

这样的认识太基本了,所以技术应用领域根本跟不上节奏,还没有投入到生产应用。未来的人类会比今天的我们更加熟练使用各种不守恒。

科学上有很多伟大的发现与验证在日常生活中都没有得以利用,大众更不知道是什么东东,但被一些专业人士推崇备至,甚至获得权威奖项,如诺贝尔奖。

杨振宁与李政道在1956年共同提出的“宇称不守恒定律”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有人并不知道宇称不守恒是什么,它也没有在哪个工业或技术上有任何应用,为何会受到那么多科学家认可与重视?

虽然我也并不很了解宇称不守恒定律,但它可以简单的理解为镜中反映出的像与现实中的事物不是完全对称的,也就像平时照镜子的人和镜中人不会全部一致,如真实的人伸出舌头?,而镜中人却是眨眼睛。这当然是任何人也会深感诧异。

杨振宁和李政道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宇称不守恒定律有什么用?在物理学家眼里,所有物质世界都是旋转对称的,大自然都遵循单纯的物理原则,如时间对称的能量守恒对称、空间对称的动量守恒对称、空间旋转的角动量守恒、正物质与反物质世界的镜像守恒都对称。

我们根据这些物理定律,以此能较客观的认识世界。

镜像守恒对称就是宇称守恒,也就是粒子的自旋、电荷、质量、寿命…与它的镜像粒子都相同。就像我们照镜子时,镜中人和你是完全一样的,你举手?,镜中人也同时举手?,人们对此没有任何疑问。而杨振宁与李政道在1956年深入研究了τ、θ平时也是完全对称的粒子,但在弱相互作用环境里,它们竟然不对称现象。于是他们提出了宇称不守恒定律,也因此轰动一时,后来很多物理学家都验证了他们的正确性,他们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了解了这么多,大家也都对宇称不守恒定律有点认识了。许多科学家都承认:“如果没有杨和李的研究工作,现今的物理科学会是怎样子?”以往都认为时间能回到过去某个对应时间点,但现在却改变了这个观点,认为时间不可能会回到过去预定的点。

另外现今的宇宙就是正物质宇宙,但原来的宇宙是正、反物质并存的,正反物质性质都相同,它们互相碰撞会释放大量能量而湮灭。如果这样,宇宙会由于它们互相湮灭而变得空荡荡,哪里会有这个930亿光年的庞大宇宙?杨和李的发现就解释了哪些反物质可能就是由于宇称不守恒而消失了。

因此,虽然杨和李的宇称不守恒定律并没有在技术或工业等领域得以应用,却颠覆了人们对反物质镜像世界传统的观点,使人们更客观的认识到了宇宙起源,纠正了物理学长期的反物质粒子错误。

只有人们正确的认识了宇宙世界,才有可能改变宇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