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丘成桐教授不承认华为“700数学家”,难道应用数学真的比不上基础数学吗?
丘教授当然是大数学家,甚至堪称当今世界数学家的泰斗,是公认的数学界领袖级人物。但是,尽管如此,大概也没有垄断数学家定义的权力,更不应该把数学仅仅定义为那么几个“数学家”玩的别人根本看不懂的游戏,如果是这样,数学将真的死去!
其实,历史上数学,包括纯粹理论数学,真正有生命力的,能够对人类发展做出巨大影响的那些理论,没有一个是完全脱离现实世界的理论。说这些对丘教授来说,当然是班门弄斧,但是从欧氏几何到牛顿莱布尼茨的微积分,再到黎曼几何,高斯空间,都离实际世界不远,哪怕是丘教授的卡拉比-丘空间,也是在与超弦理论这个物理理论结合以后才显得有意义,所以实际上很难找到没有实际意义的严格意义上的纯粹数学。
至于数学家,理论物理学家,或者基础理论科学家,怎么定义?冯.诺伊曼,香农,图灵,算数学家还是数学工程师?当玻尔,还有惠勒等,帮助美国研制原子弹的时候,他们是量子物理学家,还是工程师?谁能够把他们分清楚?这些大师们自己又愿意把它分清楚吗?
以前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们割裂了基础理论和应用,武断的质疑基础理论研究有没有用,这种倾向当然非常短视,现在基本被大家抛弃,现在大家公认并且绝对肯定基础理论研究对于人类发展的贡献。
但是,如果实事求是的看待历史,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真正对人类发展有贡献的基础科学理论研究其实不是全部,甚至不是大部分,而是一小部分,大量的研究,后来都被证明毫无用处而被人类抛弃。因此,现在当某个基础科学理论研究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是不是也有一个将来会不会有用的问题?
比如数学,开创一个新的数学体系或者数学方法,和改进某个定理成立的条件,恐怕不能相提并论吧?至于那种一天到晚热衷于证明某个数学难题,或者改进人家的现有成果的“数学家”们,比起为华为研制芯片和操作系统提供更加先进算法的“数学工程师”们,究竟哪个更加高明,更加值得普通人尊敬,更加应该称为“数学家”(如果“数学家”是个值得炫耀的荣誉的话),恐怕也是一目了然吧。
应用数学根本就没必要去与基础数学作比较,没有任何意义,各自做好各自的事情足矣。
近日,在清华大学举办的华人数学家开幕式上,华人数学天才、大会主席丘成桐表示:“我在报纸上看到,很多大公司负责人讲他们有多少多少数学家。不过,到底是数学家,还是做数学的工程师?我们在做的都是数学家,但我不认为他们跟华为里的700个数学家有很多往来。”丘成桐在我国数学界有一点的地位,且向来快人快语。目前是哈佛大学终生教授。他说过,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帮助中国把数学事业搞起来。
对于这个问题,谈几点浅薄的看法:
1、其实,丘成桐想要表达的也就是,搞应用数学的人该不该称之为数学家,基础数学和应用数学,哪个更数学。
2、个人觉得,这两者并不冲突,无论数学还是其他学科,其存在的意义是为人类服务。比如2X3=6,如果这个数学公式只停留在理论上,那它基本没什么意义。只有在菜市场上利用2元/斤X3斤=6元帮助了人们的生活,为人类发挥了作用,才可以真正体现出这个数学公式存在的价值。否则,即便研究出再高深的数学理论,如果其无法应用到实际中,那这样的数学知识便可有可无。
3、基础数学最终的目的是要转化为应用数学,因此,如果硬要将二者放在一起做比较的话,应用数学比基础数学更具实际意义。中国自古做学问者清高,但基础数学与应用数学是并存的两个数学门类,没必要去一较高下。
4、至于说华为的那700为数学人才,是否称得上数学家,其实并不那么重要,只是一个头屑、称呼而已,与张三、李四没有本质的区别。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叫什么,而要看他为人类做出了哪些实际的事情。这几百才数学人才将自己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华为技术研发,为华为在技术领域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他们,哪来的华为鸿蒙系统。所以,无论他们叫不叫数学家,他们的存在都是有价值的,因为他们利用自己的数学知识 为华为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丘教授没必要较真华为的那700为数学人才是否称得上数学家,专注于自己的数学研究,实现自己“帮助中国把数学事业搞起来”宏大愿望更有意义。基础数学和应用数学同等重要,无需分伯仲。
【谢谢朋友们耐心阅读,欢迎关注、评论等,发表看法,一起互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