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专业和物理专业很难学吗?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5个维度,其内涵分述如下。
素养1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能从不同层次认识物质的多样性,并对物质进行分类;能从元素和原子、分子水平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形成“结构决定性质” 的观念。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素养2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能认识物质是运动和变化的,知道化学变化需要一定的条件,并遵循一定规律;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有新物质生成,并伴有能量的转化;认识化学变化有一定限度,是可以调控的。能多角度、动态地分析化学反应,运用化学反应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素养3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具有证据意识,能基于证据对物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通过分析推理加以证实或证伪;建立观点、结论和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知道可以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建立模型。能运用模型解释化学现象,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素养4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认识科学探究是进行科学解释和发现、创造和应用的科学实践活动;能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能从问题和假设出发,确定探究目的,设计探究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在探究中学会合作,面对“异常”现象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素养5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具有探索未知、崇尚真理的意识;赞赏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能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向左转|向右转
扩展资料:
所谓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化学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关键能力”属于智力因素,“必备品格”主要属于非智力因素,“正确价值观念”属于价值取向。
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党的教育方针通过核心素养这一桥梁。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参与,重在强调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
责任担当。主要是学生在处理与社会、国家、国际等关系方面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具体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等基本要点。
实践创新。主要是学生在日常活动、问题解决、适应挑战等方面所形成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等基本要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化学专业研究一个反应为何会发生,而化工专业则研究怎么通过这个化学反应大规模生产需要的产品。在处理具体问题时,化学专业的学生首先考虑实验室,化工专业的学生则需要考虑大型的化工厂。如果对化学、化工行业不感兴趣,没有从事科研工作的打算或是希望本科阶段进入就业市场的学生来说,就要谨慎选择化工专业。具体来说,具备以下特质的学生更适合化工专业:
1、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基础,化工专业的必修课中有大量数学、物理、化学课程。以清华化工系的培养计划为例,118学分的专业教育课程中就有56学分的数理化基础课程,而专业主修课程也需要学习高难度的化学、物理知识。对化工专业缺乏兴趣的同学,学习的过程可能会比较煎熬,面临繁重的课业和相对局限的出路,也会更容易陷入迷茫。在选择专业时就需要了解相关专业的基本内容、主要出路和发展路径,避免贸然以高中学科的认识而选择了不适合的专业,付出不必要的时间成本。这也是创知路撰写专业白皮书的主要目的。
2、钻研能力和严谨细致的态度,化工专业的培养目标偏向学术研究型人才。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工业界,对化工专业学生的学术背景和科研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要求学术掌握扎实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具备基本的研究和分析能力。化工专业的课程设置,课量多、难度大、要求高。在研究生阶段,除了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学生还具备更强的钻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许多创新,也并非是灵光闪现,更多是在实验室中日复一日研读学术论文和报告得来的。与化学专业一样,化工专业的培养计划中有大量的实验和实践课程,包括物理实验、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仪器分析实验、化工实验等等。这些实验课程十分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实验基础知识、严谨细致的态度和抗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