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伟的量子纠缠通信能不能获得诺贝尔奖?

bdqnwqk7个月前基础13

量子通讯技术完整的说法是量子加密通信技术,它是应用性质的科学。而诺奖的物理学奖只奖励基础科学,所以如果规定不改,恐怕不会得诺奖。

不过不必把诺奖看得那么邪乎,只要对人类进步有益就行。

有人说量子通信是骗术,太可笑了,这“骗术”是不是太离谱了点?你以为整个国家乃至全世界的科学家都是傻瓜蛋?

其实,量子通信技术有很多国家都在搞,只不过潘建伟团队走在了最前头。

衷心祝愿量子纠缠通讯能够走向实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立下奇功。应用领域应不是诺奖范围,但是她的意义远比获得诺奖要大上一千倍一万倍!即使最终未能如愿,也依然是实现中国梦路上难能可贵的尝试!

这些物理学家都是谁啊?

这,这,这,这就是大名鼎鼎,空前绝后的第五届索尔维会议。让我们先仔细看看这张照片之中都有哪些人。

这张拍摄于1927年10月的照片堪称量子力学开山鼻祖们的英雄谱,照片上共29位科学家,其中有17人先后获得诺贝尔奖。前排左起第三位的居里夫人是唯一的女性,也是其中唯一一位同时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的科学家。居里夫人左手边是连续五届索尔维会议的主席亨德里克•洛伦兹,洛伦兹由于对塞曼效应的理论解释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狭义相对论里面的洛伦兹变换关系就是由他老人家推导得出的,洛伦兹左手边就是大名鼎鼎的爱因斯坦先生(爱因斯坦是谁,我想我就不用介绍了),第二排右起第一位是“最会踢足球”的哥本哈根学派的领袖人物尼尔斯•玻尔,接着是波恩、德布罗意、康普顿、狄拉克等,第三排最中间的是“风流才子”薛定谔,薛定谔左手隔一位是泡利、泡利左手是海森堡。

该照片是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第五届索尔维会议期间的合照,该年度索尔维会议的议题是“Electrons and Photons”即“电子和光子”,从题目上我们也可以看出,会议的核心就是量子力学的问题。两大关键人物当然是爱因斯坦和玻尔两位老对手,争议的焦点就是量子力学的完备性问题。这一场激烈的对决已经过去了九十年,围绕量子力学的争论和探索还远没有结束。

量子论于1900年提出,最初是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为解决黑体辐射问题而提出光的辐射似乎是“一份一份的”,并不是连续的,而是只能取某个最小数值的整倍数,即物体只能以 为单位进行辐射或吸收光,称为“基本作用量子”,我们现在知道 就是普朗克常数。1905年,爱因斯坦为了解释光电效应,将普朗克的“量子”概念引入,进一步提出“光量子”,并提出了几个著名的公式。

后来,玻尔在解决原子的稳定性和氢原子光谱问题的时候,提出了原子量子论,也被称为旧量子论。年青的德布罗意受到光量子以及原子量子论的吸引,放弃了历史学的研究,转而研究物理学,在仔细研究光量子学说和原子量子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物质波”的概念,认为不仅光波是一种粒子,粒子也有对应的物质波,只不过由于波长很短,在实际中很难观察到粒子的波动性。

“物质波”到底是一种什么波?直到波恩提出概率波假设才解决了这一问题。布喇格父子的晶体电子衍射实验证明了物质波猜想。薛定谔在物质波基础上提出波动方程,建立了波动力学。后来海森堡等人又建立了矩阵力学。

可以说,量子力学一开始就与“光、电子以及原子”密不可分,而这些粒子,与人类一直苦苦追求的物质结构的“基本单元”有很大关系。

量子力学是一门严肃的学科,而不是意淫的结果。有的民科口口声声说要“推翻”量子力学,他们自己却解不开初中的二元一次方程式,这真是天大的笑话。还有的神棍说量子力学证明了灵魂存在,把量子力学往神学上面扯,既显得极端无知,更显得不自量力。

这张照片是近些年来在网络上很流行的一张照片,哪怕是纯粹的文科专业的读者,也可能不止一次见过这张照片。这是1927年第五届索尔维会议与会者的合影,这次会议就量子力学问题产生了激烈的争论,由此产生的争论甚至到现在也没有结束。这届索尔维会议也成了最著名的一次会议。

索尔维是一位化学家和企业家,他依靠发明的一种制碱法赚了大笔财富,他用自己的财富举办了多届索尔维会议。下图是第一届索尔维会议的照片,前排左三就是索尔维。在这张照片上你也能看到很多大牛科学家的熟悉身影。

再回到第五届索尔维会议上。我最早是在读195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赛格雷的《从X射线到夸克》上看到的这张照片,当时我还几乎记住了所有人的名字。如今对不起几位物理学家了,有几位的名字真的记不住了。那就在能记得的人中找几位八卦一下吧。

前排左四是洛伦兹,当时是德高望重的科学家,连接了经典物理和现代物理。还记得中学时学过的洛伦兹力吗?还记得狭义相对论里的洛伦兹变换吗?就是出自他之手。出席第五届索尔维物理会议时洛伦兹已73岁,第二年去世。

洛伦兹左手边的是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坐在了正中间,那时他已成为物理学界的领袖人物。爱因斯坦的左手边是郎之万,在第一届索尔维会议的照片中,郎之万也是在爱因斯坦的左手边。喔,可能有一些人听说过他和居里夫人之间的故事。居里夫人右手边的是打开了量子之门的普朗克,参会时他已将近70岁。

第二排左三是小布拉格,他和他的父亲老布拉格一起登上过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领奖台,当时小布拉格25岁,是迄今领奖时最年轻的。有一些材料中说他是沾了老子的光,其实不是。小布拉格后来也成为了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

第二排中间的是“性灵出万象,风骨超常伦”(这是杨振宁形容的)的狄拉克。第二排的德布罗意出身法国贵族,本可以当他的纨绔子弟,却搞起了物理。他凭借着博士论文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第二排最右的就是玻尔,量子力学的旗手。第五届索尔维会议就是因为有了他和爱因斯坦的争论而变得精彩纷呈。

最后一排左三是艾伦菲斯特,可能有人不熟悉他,他的学生乌伦贝克和古兹密特名声要大一些。乌伦贝克和古兹密特给出了电子自旋设想后,曾一度感到漏洞太大想停止发论文,而艾伦菲斯特已把论文投出,并说了一句“你们还年轻,有点问题没关系”。后来,电子的自旋成了非常重要的概念。乌伦贝克和古兹密特本可以凭此得诺贝尔奖,可是诺贝尔奖没有给他们,这是诺贝尔奖的遗憾。

后排中间是薛定谔,他的方程、他的猫、他的《生命是什么》、他的情史,样样都很有名。

就这些吧,他们的故事永远不会讲完。

忽然有了一个问题:如果当今物理学界举办类似的会议,你认为谁会坐在前排中间?

本人的所有回答均为原创,禁止任何形式的侵权,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