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学与经典物理学的矛盾具体给介绍一下,谢谢.
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原理否认了经典物理学的机械决定论。因为我们在测量一个粒子的位置和速度时,需要用至少一个光子来撞击粒子,通过测量光子运行轨迹的改变来确定粒子的位置,然而粒子受撞击,速度改变了。也就是说,我们精确测量位置的同时,不能精确测量速度,反之亦然,也就是这个粒子运动情况是不确定的,无法得到一个足够精确的数据来预言它以后的行为
量子力学是主观唯物论么?它在本体论和认知论上与经典物理有何异同?
当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相对论的代表人物是爱因斯坦;量子力学的代表人物是波尔。爱因斯坦和波尔对量子力学的哲学论战一直延续至今。
以下仅从哲学方面解释一下这场论战:
在这场论战中,爱因斯坦无论是在本体论还是认识论上,观点都与17世纪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相一致。在本体论上,他相信有一个独立于人的主观意志而存在的客观世界,这一世界有其自身的统一性和先定的和谐性,按自身的规律运动发展,科学的任务就是要揭示出这种规律。在认识论上,爱因斯坦坚信人是最终能够揭示出自然之奥妙的。至于通过什么途径去把握客观世界的真谛,他认为只有直观的知识才能从纯粹的本质去考察事物,把握事物。
而波尔则与爱因斯坦的观点不同。波尔在本体论上相近于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但又不同于康德,在认识论上却独具一格。在本体论上,波尔承认有一个独立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客观存在,但这种实在又不就是经验世界,实在本身要比经验世界更加抽象。这就有点近似康德的观点,康德曾把经验之外的世界说成是“自在之物”,这种自在之物也是一种抽象的实在。在认识论上,波尔和康德就大不一样,康德宣称人是无法去认识自在之物的,他认为科学与知识是属于现象界的,而自在之物是属于本体界的,在这两者之间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波尔并没有做出这种划分,他虽然和康德一样,特别强调对现象的依赖性,但是他把现象看成是通向抽象实在的桥梁。——这就是量子力学在哲学上的意义。
从物理学的一般意义上讲,因为人是由生命客体组成的,所以人自身也是物理学的研究对象,人也应当服从物理规律。但量子力学家认为这只说对了一半。为什么呢?因为人还是一种有生命体,是一种有意识,有思维的高级动物,从这一方面说,人并不受物理学定律的制约。不确定性原则的意思就是:必须经过“互补”的方式,人才能够真正认识抽象实在。——这就是不确定性原则的意义。
科学是发展的,量子力学也不是不可超越的终极理论。虽然量子力学在解释原子和亚原子这一领域的经验事实上取得了成功,但正如过去所有的理论一样,量子力学也终究要被更新的理论所取代,它只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一定阶段的产物。所以,量子力学的结论并不是绝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