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中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人会是哪个地方的?
安徽合肥人物理学家杨振宁!
就目前来讲,中国可能获得诺贝尔奖的可能是:
1.中国量子信息之父,潘建伟老师,浙江东阳人。
在量子信息领域已经拿完了所有可能拿到的讲,并且发表过RMP,在中国大陆的风头无两。NS这样的文章几十篇,只剩下诺贝尔奖没有拿过了。
2.清华副校长,薛其坤老师,山东省临沂人,
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是物理学的一大进步,是最基础的实验研究进展。
目前就这两位吧。本来张首晟老师也有可能拿的,可惜他英年早逝。
中国为什么出不了诺贝尔奖获得者(除了莫言),基础学科研究水平真的是那么差吗?
最近是诺奖颁发的时期,尤其我们的近邻日本平均每一年一个诺奖,已经十八年了。而我们除了莫言的文学奖外就是屠哟哟的生理医学奖。相比两国的科研人员体量和科研经费投入,若以诺贝奖作为产出指标的话,那我们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日本在2001年出台的《第二个科学技术基本计划》明确提出要在21世纪头50年里培养30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按现在的势头,日本提前完成这个50年计划是极有可能的。而我们也有各种雄心壮志的科技计划,这些计划的确为我国的科技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国防军工领域除外,我们其他领域有诺奖级的成果的确不多,这是为什么呢?
一、历史原因的人才断档,是我国包括科技领域在内的各领域均引人才断档而产生巨大的后遗症
二、科研体制,我国科研人员巨多,但实际上很多科研机构或院校的科研实力与科研生态是差的触目惊心的。这些机构和人员的存在大大的浪费了宝贵的科研资源。应该裁撤这些科研机构以及转变一些人员的职能。让做科研的人尽情的做科研,让教学的全身心教学。
三、评价体制,基础科研注定是漫长而没有确定性的。那么就要让做基础科研的人员充分发散思维自由探索,不要搞什么考核,真正做科研的人,成就感才是最大的鞭策力和动力。当然,若这样,不排除一些人会因没有考核压力来耗日子浪费科研支持资源。那么就去研究一些其他国家支持基础科研的方式与方法。
四、时间。虽然我们目前落后,但随着更多真正做科研的英才的积累和海龟人的归国,良币在政府与社会“觉醒”中护航慢慢的在驱逐劣币。相信未来10-20年我国也会有一个重大成果爆发期。当然,若我们的科技相关体制若能更早的适应现代科学的发展,那么我们重大成果会更早更多的出现。
如果拿范冰冰8.83946亿的偷逃税罚款去设个中国版的“诺贝尔奖”,每年奖励10位顶尖级中国本土科学家,每人奖励和瑞典诺贝尔奖金同等的600万,可以连奖15年(不含银行利息)。[奸笑]可惜,600万如今在北上广深还不够买不足100㎡的小房子。中国鲜有诺贝尔奖,可是遍地是为水泥盒子贴脸的诺贝尔瓷砖。[捂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