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物理研的实验需要什么准备
题目目的实验时间材料与试剂实验方法、流程结果(包括预想的与实际的)原因分析:成功或失败,各是为什么总结记录人见证人
实验,指的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根据科学研究的目的,尽可能地排除外界的影响,突出主要因素并利用一些专门的仪器设备,而人为地变革、控制或模拟研究对象,使某一些事物(或过程)发生或再现,从而去认识自然现象、自然性质、自然规律。
在基础物理学发现大统一理论后,基础物理学还能做什么研究?
没有什么统一理论,正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物理学到现在人类还只是一个初步探索的阶段,有太多没有研究透的关系,能做的研究太多了,比如黑洞,比如引力波。
所谓终极规律他只是一个根本法则,并非所有问题的标准答案。就好比计算机就是二进制编码,但是你搞明白了二进制并不等于你可以实现计算机的功能。
物理也是如此。有了根本法则,只是“原则上”我们可以解决一切了,但是要解决具体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就好像有了牛顿第二定律,还要继续研究怎么解释天体运行,怎么解决盖楼的问题,怎么送东风快递。
有了爱因斯坦场方程,还要研究黑洞咋回事,宇宙咋来的,引力波是个啥。
不仅如此,实际上可以求解的问题仍然是寥寥无几,在牛顿力学中二体问题可以精确解,三体问题就混沌了,广义相对论中只能解极个别的黑洞,连二体问题都没法算,直到它诞生九十年后(2006)才有了比较成熟的数值解法,而且至今全球只有两三个课题组可以做。
总的来说:
即使发现了无可撼动的终极规律,物理学家仍然有许多工作可以做,而且随着社会发展,需要解的模型会越来越多越来越难。
王贻芳在基础物理领域有哪些重要的研究成果
王贻芳曾师承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专业研究高能粒子。
王贻芳曾参加L3,AMS,Palo Verde和KamLand等实验,在中微子物理、e+e- 对撞物理、宇宙线与天体物理、探测器设计与建造、数据分析方法等方面发表了二百多篇文章。首次出“Swap Method” 以解决时间不对称信号中的时间对称本底问题,对低本底中微子实验具有重要意义;首次完整地计算出宇宙线引致的中子产额及能谱,扫除了国际上围绕这一问题二十多年的混乱,对低本底中微子实验、质子衰变、双b衰变、暗物质寻找等均有重要意义。在国外领导完成了多项实验工作,如负责Palo Verde 中微子实验的电子学、触发、数据获取、离线软件以及物理分析;AMS 与 KamLAND 实验的蒙特卡罗模拟与设计等。曾先后担任 L3 实验的新粒子寻找组组长与多光子态物理分析组组长,在新粒子寻找,tau物理,QCD等方面有多篇以L3合作组名义发表的文章。
自加入高能所以来,主要从事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担任了北京谱仪总体(BESIII)主任,成功领导了新北京谱仪的设计、建造,现任BESIII国际合作组发言人,领导BESIII的科学研究。另一个是中微子物理与探测器的研制。提出了在大亚湾核电站用反应堆中微子测量中微子混合角sin22q13的完整实验计划,包括探测器的设计,本底的估计,误差分析和解决办法,最佳实验点的选取等。现任大亚湾实验国际合作组发言人和工程经理,领导了实验的设计、建设和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