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和老子的观点有何不同?

bdqnwqk6个月前学者9

赞成楼上“梦露居士”的观点——尽管人们常说“老庄”,其实他俩差别挺大。

关于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现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曾为周朝“守藏室之史”(管藏书的史官);生卒年月不详,应在公元前500年前后——孔子说,曾向他请教礼的学问。后来,周朝式微,老子遁匿。出函谷关时,写了五千言的《道德经》。 以上概源于《史记.老子传》。

一,“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老子的本体论。

1,“道”是世界总根源。“道”为“万物之宗”;他说,“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道”没有父母,是最开始的根儿。

2,“道”的本质是“无”。“道”的特点是:“其上不皦(jiǎo),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因此,“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是“无”,生出来的“一”是最原初的物质“元气”,所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3,“道”是超时空的绝对,先于天地时间而生。“道”,“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独立运行,永不改变。世上其他的都不行,“天地尚不能久”;只有“道”可以,“道乃久”。

4,最关键的,“道”是独立意志。一是,“道”无所求、无所争、无所私,“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二是,“道”不受约束,“道法自然”,随意任性,“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二,用“玄览”的直观方法认识“道——老子的认识论。

1,不赞成靠感觉经验获取知识。主张“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要“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

2,也不赞成靠间接经验获得知识。“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学知识多了,对道的掌握就少了;不如反过来,不断减少自己的知识,达到无为境界,也就掌握了“道”。

3,认识“道”要靠“玄览”这种神秘的直观办法——先要“涤除”,把自己内心打扫干净,清除杂物,以“致虚极,守静笃”,然后“玄览”,去发现“大象无形”、“道常无名”之“道”。这种悟“道”的方法,有点儿类似于“参禅”。 三,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1,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包括美丑、损益、刚柔、强弱、福祸、荣辱、智愚、巧拙、大小、生死、胜败、攻守、进退、静躁、轻重等等都是。

2,事物都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3,强调要关注事物的变化,不过解决的办法有些消极。“兵强则灭,木强则折”,“物壮则老”。他主张“知其雄,守其雌”,“知其荣,守其辱”,“知其白,守其黑”。这样,就能够“柔弱胜刚强”。他赞赏水,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所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四,“小国寡民”——老子的社会理想。

1,持“现实批判主义”态度,表示了对当时社会的不满。“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老百姓饥寒是大小地主造成的。“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芋”——这样的贵族和强盗没有区别。

2,他反对当时的周礼。“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礼是忠信的不足,是大乱的祸首。

3,主张回到原始的“小国寡民”状态。“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輿,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关于社会治理办法,他主张,“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太聪明了不好管。他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所以,要先“使民常畏死”,具体办法是,“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常使人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以上就是老子学说的梗概了。

关于庄子。 庄子 ,名周,宋国蒙(现河南商丘东北)人;当过漆园小吏,后来辞职了;生卒约为公元前369-前286年,比老子晚了约150年左右;曾大义凛然地拒绝楚威王的拜相之聘,说了一句很像《红楼梦》里的话——“没的污了我的名头”。没有证据证明,庄子师从过老子的弟子。但其思想核心,应来自老子。司马迁把他收入《老子传》中,说他学识渊博,其学说无所不及,写了十余万字的著作,大多是寓言式的。

一,进一步阐发老子的“道”。

1,“道”是本源,是非物质性的。“道”“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天地鬼神,都在“道”之后,靠“道”显示作用。“有先天地生者,物邪?物物者非物”——能产生“物”的“道”是“非物”——精神性的。

2,不同意老子的“从无到有”。《齐物论》里说,世界有开始,那在前面就一定有没开始;没开始也应该有没开始的开始;既然有没开始的开始,还会有没开始的开始之前的没开始……,这么推论下去,就没完没了。他说,干脆就不要说“从无到有”,根本就没有“有”。如此看,老子的“道”是客观精神的话,庄子的“道”,反而接近主观精神了。二,某种程度的“二元论”。

主张“道”是天地鬼神之前的根本,但又认为自然界是最高的权威。

1,主张自然界的事物,都是自己活动的结果——风发出的各种声音,都是风自己产生的;风停止,也是自己停止的,不是听了哪个主宰者的命令。庄子反对有神秘主宰者存在,他从这个角度来解释“天道无为”。

2,认为自然界已经安排好了一切。《逍遥游》里说,自然界已安排了日月照明,可是人们点的火把还不熄灭,这对于光来讲,不是太为难它了吗?适时的雨已经下了,可是人们还要灌溉,这对于湖泽来讲,不是太劳累它了吗?

3,以消极悲观来表述“二元”思想。人可以认识和掌握“道”,但是在自然界面前仍然一筹莫展。《齐物论》里说,人“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从生下来一直到死,总是在与物(自然界)交锋、磨擦,像奔驰的马永不停歇;终生劳碌,也看不到成功,以致疲惫不堪还不知道最后的归宿,这岂不是太悲哀了吗?所以,《人世间》里主张,“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自然界是不可战胜的;人的作为不可能改变命运。所以,“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知道做不到而不去做,这就是最高的道德了。 三,最著名的是相对主义认识论。

1,认为任何事物都没有质的确定性。《秋水》里,记载了他和惠施一段观鱼的对话——他说,鱼游的多快乐呀!惠施反驳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快乐呢?他回答说,你也不是鱼,怎么知道我不懂鱼的快乐呢?庄子认为,细小之木和粗大房柱、丑和美、宽容和狡诈、奇怪和妖异等等,从“道”的角度讲,都没有区别。同样,物也无所谓成和毁的区别,因为成也就是毁,毁也就是成,其结果总归一样。

2,主张事物的异同完全由观察者的主观认识角度决定。《德充符》中说,“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以不同的角度来观察,肚子里的肝胆,会象楚国和越国那么遥远;但若从事物相同的观点来认识,就可以说万物毫无差别。《秋水》篇,详细论证了事物本身没有确定的性质、特点,所谓事物的性质、特点,都是认识者主观加上去的——“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以功观之,因其所有而有之,则万物莫不有;因其所无而无之,则万物莫不无。”“以趣观之,因其所然而然之,则万物莫不然;因其所非而非之,则万物莫非。”——贵贱、大小、有无、是非等等,都是由认识者的主观决定的。

3,认为主观的认识能力是受限的,因此认识是不可能的。《齐物论》里说,人睡在潮湿的地方会腰腿痛,难道泥鳅也这样吗?人爬到高树上会恐高,难道猴子也这样吗?那么,人、泥鳅、猴子三者,究竟谁算知道正当的住处呢?也就是说,谁对居所有正确的认知呢?他接着举例说,美人毛嫱、丽姬 ,人以为是美的,可是鱼见了她们吓得钻入水底,鸟见了她们吓得高飞,麋鹿见了她们赶快跑开。那么,人、鱼、鸟、麇鹿四者,究竟以谁的尺度作为衡量美与不美的标准呢?他的结论是——“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涂,樊然淆乱,吾恶能知其辩?”——是非标准本就一团混乱,人的认识无法判断,正确的认识不可能取得。庄子还讲了“梦蝶”的例证,“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不知周也。俄然觉,则遽遽然周也。不知周之梦 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搞不清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因此,探寻认识是没有意义的,只能是——“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但最好的办法,是取消彼此是非,这即“谓之道枢”——这是“道”最核心的理念。 四,最值得关注的是他对精神自由的奔放追求。

1,满怀激情地宣扬精神自由是前无古人的。《逍遥游》里说,大鹏飞翔,要靠长风和大翼的帮助;行千里者,要带足三个月的口粮,这种需要条件的情况,还是不自由的。传说列子,能御风飞行,且能飞半月之久,这比一般人自由多了,但列子也还要有风才能飞,所以列子也不是真的自由了,而且他能去之处也有限。真正的自由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变),以游无穷者,彼且悉乎待哉?”——不依赖条件的境界才是彻底的自由。

2,认为这种绝对自由,要摆脱自身的束缚。导致不自由的原因,不外乎生死、寿夭、贵贱、贫富、得失、毁誉等——其实这些都不应该成为“有己”、“有待”的负担;要想到“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天地岂私贫我哉?”——一切就可以心安理得了。他认为,“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至人”、“神人”、“圣人”是庄子对理想人格的三种不同称呼。

3,总结了达到绝对精神自由的方法。概括起来就是,“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这又和老子主张的“悟道”差不多了。《大宗师》里说,“今之大冶铸金,金踊跃曰:‘我且必为馍铘’,大冶必以为不祥之金。今一犯人之形,而曰:‘人耳人耳’,夫造化者必以为不祥之人。”——不要以为自己就是可以铸成宝剑的好钢,也不要以为自己就是可以成为英杰的可造就之才,忘我才行。

关于评价。 一,前述对老庄的评介,皆以现代眼光而言。 前述评介,不代表对老庄的臧否,只是介绍。必须把老庄还原到当时的年代,才可公允评价,不能以现在的眼光看待两千三五百年前的历史人物。

二,把老庄还原到那个时代,他俩就极其之伟大了。

1,他俩,在那个年代,已经探讨了世界上最早的哲学家们所探讨的本体论、认识论、自然界、思想自由、社会理想,其实还包括道德伦理等所有问题。西方,擅长讲古希腊,对东方有些不屑一顾。古印度哲学确实也比较早,但是是以宗教形式表述出来的。像老庄这样,绝无仅有,完全可以和古希腊叫板。 这不仅表现在哲学门类的齐全,更表现在深度上。当然,不是说老庄可以完胜古希腊,而是说各有所长,深度相当。

2,老庄思想,已足够思辨,千万别拿中国哲学缺乏思辨来说事。中西哲学的语境不同,但就老庄来说,其学说的缜密和逻辑性,是非常之高超的。 黑格尔,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不过他在对老庄的态度上极不严谨,具体不多赘述。

三,老子的“道”,几乎和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如出一辙,但比黑格尔早了两千多年。不能苛求老子2000多年前写出洋洋洒洒数百万字的巨著。然而,关于本体,关于发展,关于辩证法,在老子那里都具备了。黑格尔反而像是给老子做细化的补充。 老子对中国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不说道教。后来很多朝代的思想家,都可以从老子那里找到根源。老子关于“从无到有”的思想、发展变化的思想、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思想、柔弱胜刚强的思想、把握发展的度的思想等等,都极具价值。 四,庄子也足以让许多西方大哲学家仰视——笛卡尔的“二元论”,庄子早了两千年就讲了;休谟的不可知论,不如庄子讲的更生动彻底;尼采的悲观主义,还悲观得过庄子? 最关键的,西方在文艺复兴之后,才提出了人的精神解放问题。后来,到了康德,刚大张旗鼓地研究绝对精神自由。康德的先验概念,老子早提过了;而绝对精神自由,庄子不但早讲了两千年,而且讲的生动深刻。

以上不是“自嗨”,还是说,中西语境不同,不要用中国的模式套验西方;反之亦然。 对于老庄,还是要原到当时的时代——别用现在的标准否定他们;也不必言必称之,毕竟时代已经大大发展了。可以做的,是把对老庄的研究,归于理性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是大有可为的。

我们今天总说“老庄”,将老子与庄子并列,作为先秦道家的代表人物。

但是在汉代,人们提起道家就说“黄老”,直到魏晋时期人们重视庄子,才将老子与庄子并称为老庄。

那么老子与庄子的学说究竟有何不同呢?

其实从根上就不同。

老子是周朝守藏史,属于政府官员。他有感于天下大乱,因此要教育统治者如何治理天下。

老子学说归根结底就是“无为则无不为”,“夫唯不争,则天下莫能与之争”,认为要让百姓“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因此老子常被人批评为“愚民”。后来从老子学说中分出了法家一脉,主张通过制定法律达到君主的无为而治。战国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著过《解老》、《喻老》,也就是解读《老子》。后来汉初盛行的黄老道术,被今天的学术界称为道法家,属于道家和法家的中间形态。

其实在先秦,什么道家、儒家、法家并非泾渭分明,他们都是政治学派,探讨如何治理天下的问题,因此往往有一定重合。比如法家韩非子是儒家荀子的学生,他又推崇道家老子的学说。

庄子则是隐居的修真者。他的理想写在《庄子·逍遥游》中:“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所以庄子提倡“无用之用”,提倡“支离其德”。他看到俗世的纷扰污浊,因此追求出世隐居,不愿出仕为官。

《庄子》一书虽然推崇老子,但其中提到老子的地方比较少,反而庄子经常借孔子之口说出自己的主张。这也说明先秦各家没有明显的界限,庄子将孔子当成了得道之人。

《庄子·天下篇》中评价老聃的学说:“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与神明居。”而庄子的境界则是:“寂漠无形,变化无常,死与?生与?天地并与?神明往与?芒乎何之?忽乎何适?万物毕罗,莫足以归。”这是庄子后学眼中老子与庄子的区别,显然他们认为庄子更为超凡脱俗,无与伦比。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梦露居士”,阅读更多有趣文章。